1、“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B.明朝国力强盛
C.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D.郑和传播了和平与友谊
2、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A.公元前317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221年 D.公元前221年
3、社会主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党的好干部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焦裕禄
D.周恩来
4、王羲之的名作中被号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 )
A.《女史箴图》
B.《兰亭集序》
C.《水经注》
D.《洛神赋图》
5、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最早出现的是实物货币,现今又有了网络货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 )
A.交子
B.会子
C.契券
D.汇票
6、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唐朝时期曾为中日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7、两汉时期比较重视治理黄河的两位皇帝分别是( )
A.汉高祖 汉武帝
B.汉武帝 汉明帝
C.汉文帝 汉武帝
D.汉景帝
8、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有52处世界遗产,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北京人遗址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列对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B.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D.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9、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图的展品是出自
A.远古时期
B.商周时期
C.两汉时期
D.魏晋时期
10、北宋中期,宋神宗为摆脱统治危机,任用一人主持变法,他就是
A.赵普
B.王安石
C.司马光
D.寇准
11、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B.受封者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保卫周王
C.受封的对象是功臣和平民
D.随着周王室的衰落,成为春秋战国战乱不断的根源
12、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某些河段在今天依然承担着运输的作用。隋朝大运河开通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
A.灌溉了沿岸大量良田
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C.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缓和了社会矛盾
13、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14、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 华人都是黄色皮肤
B.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炎帝和黄帝
C. 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 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15、下面属于山顶洞人生活习性的是( )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会捕鱼 ⑤会缝制衣服 ⑥有爱美意识 ⑦会制作玉器
A.①②③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16、农耕经济的发展是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最为可靠的证据是( )
A.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铜容器残片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C.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D.“神农尝草”的神话传说
17、下图所示为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杂剧陶俑。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代表作是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
B.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
C.明代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
D.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
18、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19、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A. 知州 B. 通判 C. 宰相 D. 转运使
20、“朝秦暮楚”反映的历史现象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1、南宋抗金将领_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著名抗元将领______组织南宋余部顽强抵抗。
22、看图回答问题: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距今约 年,发现地点在 元谋县。请列举出我国境内另两个早期人类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23、唐朝时期,____六次东渡,最终于754年成功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记载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24、春秋后期,______和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5、____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6、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_,诗圣的是_________。
27、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______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南朝时的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28、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学术流派大量出现且互相辩论,史称“________”。
29、绘画
(1)题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_________占了主要地位。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_________开始形成。
(2)代表:东晋的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均为摹本。
3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
31、连线题
朝代 建立时间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国之君
夏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盘庚迁殷 桀
商 公元前1600年 阳城 开创世袭制 周幽王
西周 公元前2070年 亳 国人暴动 纣
32、列举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33、识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写出一个当时迁往中原的北方民族和一个北方民族政权进行的一场影响深远的改革。
(2)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原因是什么?人口南迁对江南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说说人口迁徙有什么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