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最主要的表现是( )
A.统一了全国
B.加强了皇权
C.回族形成
D.疆域最为辽阔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材料中的“新皇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3、下面是某中学生创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地方权力的分散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思想控制的加强
4、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轩辕”指的是谁?( )
A. 女娲 B. 黄帝 C. 启 D. 大禹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6、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也以博大的 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 象的是( )
①唐蕃会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8、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
1.迁都成 2. 讲汉语 3. 改姓氏 4.通婚姻 5.穿汉服 |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
9、“气吞山河,驾风北指,壮哉;精忠报国,壮志未酬,命矣”这幅对联赞颂的是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10、七年级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玄奘西行”、“唐三彩”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朝灭亡 ②开元盛世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12、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应该查看下列那本书
A. 《农政全书》 B. 《千金方》 C. 《天工开物》 D. 《梦溪笔谈》
13、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临摹唐代大书法家的字帖,应该选择的是( )
A.王羲之和王献之
B.王羲之和颜真卿
C.王献之和欧阳询
D.柳公权和颜真卿
14、《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统一度量衡、文字,影响深远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D. 确立了中央集权管理制度
15、为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拨官员的是( )
A. 曹魏文帝 B. 北魏孝文帝 C. 北周武帝 D. 隋文帝
16、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此战是
A. 牧野之战 B. 阪泉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17、生产工具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8、《人民日报》于1979年元旦发表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材料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如表反映的史实是
起止时间 | 755年至763年 |
叛军指挥官 | 安禄山、史思明 |
结果 |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
影响 |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20、“雍正帝实现了中国近世独裁君主制的理想……他在某种程度上解散了官僚私下的团结,令每个人直属于自己”。下列使雍正帝“实现了独裁君主制理想”的机构是( )
A.转运使
B.通判
C.南书房
D.军机处
21、1004年,辽宋交战,第二年达成和议,史称(______)
22、历史之最
(1)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的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 时代。
(2)陕西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
23、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_______,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②从东晋方面看:东晋______,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24、玄奘根据在西域和印度的亲历见闻,在弟子的帮助下写成(____)
25、对后世楼房的出现提供启发的建筑是________。
26、-----------------------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1915年,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黄海海战中,率守军奋力抵抗,中炮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28、填空题:蒙古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29、春秋后期,________和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30、下图是《战国七雄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下列地点的相应英文字母号码。
A.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B.“围魏救赵”中的重要战役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32、列举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的三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的名称、时间、双方、结果。
33、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星光灿烂,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奇观。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寻觅春秋哲人】
材料一
(1)图一反映出孔子的什么事迹?图二反映了他在教学方面的什么主张?你知道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或主张吗?图三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什么观点?
【重温百家争鸣】
材料二
(2)把上述人物与下列内容对应起来。(填写字母序号即可)并将表格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人物 | 概况 |
| 学派: |
主要思想: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 |
| 学派:墨家 |
主要思想: | |
| 学派:法家 |
主要思想: | |
| 学派: |
主要思想:“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3)你认为哪一家学派的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