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曲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反映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最主要的表现是(     

    A.统一了全国

    B.加强了皇权

    C.回族形成

    D.疆域最为辽阔

  •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员。……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材料中的新皇帝在地方管理上实行(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 3、下面是某中学生创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实质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地方权力的分散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思想控制的加强

  • 4、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轩辕”指的是谁?(  )

    A. 女娲   B. 黄帝   C.   D. 大禹

  •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 6、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朝也以博大的 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 象的是(     

    ①唐蕃会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7、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曹操

    C.孙权

    D.诸葛亮

  • 8、下图记录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这些措施(       

    1.迁都成     2. 讲汉语     3. 改姓氏     4.通婚姻     5.穿汉服

    A.结束了南北分裂

    B.削弱了北魏实力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加强了君主专制

  • 9、“气吞山河,驾风北指,壮哉;精忠报国,壮志未酬,命矣”这幅对联赞颂的是

    A.寇准

    B.岳飞

    C.文天祥

    D.戚继光

  • 10、七年级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玄奘西行”、“唐三彩”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11、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灭亡       ②开元盛世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②③①

  • 12、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应该查看下列那本书

    A. 《农政全书》 B. 《千金方》 C. 《天工开物》 D. 《梦溪笔谈》

  • 13、学习书法,临摹古人优秀碑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临摹唐代大书法家的字帖,应该选择的是(     

    A.王羲之和王献之

    B.王羲之和颜真卿

    C.王献之和欧阳询

    D.柳公权和颜真卿

  • 14、《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统一度量衡、文字,影响深远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 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D. 确立了中央集权管理制度

  • 15、为废除九品中正制,而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拨官员的是( )

    A. 曹魏文帝   B. 北魏孝文帝   C. 北周武帝   D. 隋文帝

     

  • 16、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此战是

    A. 牧野之战   B. 阪泉之战   C. 巨鹿之战   D. 长平之战

  • 17、生产工具是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 18、《人民日报》于1979年元旦发表社论:“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材料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

    A.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9、如表反映的史实是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

  • 20、“雍正帝实现了中国近世独裁君主制的理想……他在某种程度上解散了官僚私下的团结,令每个人直属于自己”。下列使雍正帝“实现了独裁君主制理想”的机构是(     

    A.转运使

    B.通判

    C.南书房

    D.军机处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004年,辽宋交战,第二年达成和议,史称______

  • 22、历史之最

    (1)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的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   时代。

    (2)陕西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__。

     

  • 23、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_______,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②从东晋方面看:东晋______,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 24、玄奘根据在西域和印度的亲历见闻,在弟子的帮助下写成____

     

  • 25、对后世楼房的出现提供启发的建筑是________

     

  • 26、-----------------------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

  •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1915年,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黄海海战中,率守军奋力抵抗,中炮牺牲的清军将领是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 28、填空题蒙古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___,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 29、春秋后期,________________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 30、下图是《战国七雄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下列地点的相应英文字母号码。

    A.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B.“围魏救赵”中的重要战役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   )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   )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   )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   )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   )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   ) 河姆渡原始居民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的三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的名称、时间、双方、结果。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星光灿烂,呈现出百花怒放的奇观。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寻觅春秋哲人】

    材料一

    (1)图一反映出孔子的什么事迹?图二反映了他在教学方面的什么主张?你知道孔子还有哪些教育思想或主张吗?图三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什么观点?

    【重温百家争鸣】

    材料二

    (2)把上述人物与下列内容对应起来。(填写字母序号即可)并将表格内的内容补充完整。

    人物

    概况

     

    学派:

    主要思想: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学派:墨家

    主要思想:

     

    学派:法家

    主要思想:

     

    学派:

    主要思想:“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你认为哪一家学派的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