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汉初年,统治者之所以实行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其客观原因是( )
A.经济凋敝,国家贫穷
B.土地兼并严重
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D.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
2、公元4—6世纪,曾一度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①前秦
②北魏
③西晋
④东晋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4、“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5、开凿大运河的皇帝和开元盛世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 )
A.隋文帝和唐玄宗
B.唐太宗和武则天
C.隋炀帝和唐太宗
D.隋炀帝和唐玄宗
6、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在支援湖北高校捐赠物的包装箱上附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诗句出自唐玄宗时期日本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当时唐朝一位高僧有感于长屋亲王的一片赤诚,毅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大唐文化。这位高僧是( )
A.玄奘
B.鉴真
C.蔡伦
D.阿倍仲麻吕
7、“贞观之治”的出现不是偶然,下列与此无关的是
A.吸取隋亡教训
B.广纳贤才
C.减轻刑罚
D.创立殿试制度
8、下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标题是( )
标题: 时间:距今约7000年 内容:种植水稽 地位:中国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9、洋务派先后提出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自强、独立
D.科学、求富
10、我国历史上疆域版图面积最大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如图是《清明上河图》(局部)。对该绘画作品解读正确的是( )
A.作者是南宋画家张择端
B.折射出贵族文化的高雅
C.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繁荣
D.取材于清朝南京秦淮河沿岸风光
12、被称为“医圣”的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是( )
A.黄帝
B.华佗
C.扁鹊
D.张仲景
13、“人口多达百万,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这里描述的城市最有可能的是
A.陈朝都城建康
B.隋朝东都洛阳
C.唐朝城市扬州
D.宋朝都城东京
14、中央电视台的成语大赛,传承了中国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成语“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
A.桂林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15、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_________
A. 农业初兴 B. 聚族而居 C. 采集狩猎 D. 分富分化
16、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辨别真伪,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17、秦国蜀郡郡守经过精心设计,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由此可见都江堰的设计理念是( )
A.因地制宜
B.国家意志
C.巩固边疆
D.发展经济
18、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
19、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
层面 | 日常规范 |
个人 |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 |
家庭 | 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 |
政府 |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0、据史书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这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形成特点是( )
A.由多个部族交融而成
B.由单一的部族演变而来
C.靠部落战争完成交融
D.完全保留各部族的差异
21、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商朝最后一个王﹣﹣ 。
(2)主张改革,提倡法治的思想家﹣﹣﹣ 。
(3)改进造纸术的是﹣﹣ 。
(4)把西汉推向鼎盛时期的是﹣﹣ 。
(5)东晋的建立者﹣﹣ 。
(6)《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的作者﹣﹣ 。
23、五代十国的发展趋势( )。
24、唐朝时期,______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北宋司马光主编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5、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______”,其代表作有《兰亭集序》;东晋的_____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均为摹本。
26、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解决王国问题,听从了________(人名)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27、秦朝的国家机构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________。
28、_____居民制作出人面鱼纹彩陶,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目前,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朝的_____。
29、根据要求写出相关内容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周兴商灭的历史事件------
(3)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4)集儒家思想大成,深刻影响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书籍-----
(5)西汉时期,历经两代休养生息,营造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政治统治----
30、__________(人物)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31、铁人 雷锋
党的好干部 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 焦裕禄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32、列举秦汉以来的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3、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周)武王不循古而王,夏、殷(商)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管仲是如何扶助齐桓公称霸的?
(2)怎样理解“民到于今受其赐”这句话?
(3)材料二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在哪一年任用”卫鞅“进行变法的?
(4)材料二提到了”夏、殷商不易礼而亡。“请你根据学过的史实说一说,夏商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5)两则材料反映了人才和改革的重要性,请你结合当今实际,谈一谈这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