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修筑长城,有利于文化的统一

    C.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交通四通八达

    D.焚书坑儒,有利于统一思想

  • 2、皮日休《汴河怀古》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歌旨在表明大运河的开通(       

    A.是老百姓承担沉重的得役

    B.促进了南北经济和交通发展

    C.提高了当时的造船技术

    D.是隋朝短命而亡的根本原因

  • 3、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陆游

    D.辛弃疾

  • 4、从夏、商两朝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统治者应该( )

    A. 重视教育   B. 勤政爱民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国力

     

  • 5、文物反映历史,下图文物为清代下令颁置,现存于西藏博物馆,它的作用主要是(  

    A.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

    B.选定驻藏大臣

    C.确定西藏的归属

    D.确定伊犁将军人选

  • 6、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贫穷、地域等)的区分。这就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的(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以德治国 D.实行仁政

  • 7、下列说法中,能准确反映唐朝科举制度特点的是( )

    A.分科考试,重时事评论 B.科目繁多,重诗赋考查

    C.轻视诗词,重实际能力 D.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

     

  • 8、东晋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被誉为

    A.书圣 B.画圣 C.医圣 D.药王

  • 9、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争不断,下列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阪泉之战

  • 10、汉朝是“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即汉朝分为东汉与西汉,这是以两汉都城的方位来进行区分。东汉的都城是(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成都

  • 11、中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及建立时间为

    A.东周、公元前771年 B.西周、公元前1046年

    C.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 D.夏朝公元前2070年

  • 12、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开始采取休息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13、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A. 兼爱,非攻

    B. “法治”,中央集权

    C.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D. “为政以德”

  • 14、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置铁官,把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

    A.实行冶铁官营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鼓励铁器私售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 15、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这些王朝都城都在健康,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南朝的四个王朝更迭顺序是(     

    A.宋、梁、齐、陈

    B.宋、齐、梁、陈

    C.齐、宋、梁、陈

    D.宋、陈、梁、齐

  • 16、某校七年级学生想参观距今约70—20万年之间的某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山西丁村 D.陕西蓝田

  • 1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孙中山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檄文?

    A.清帝退位

    B.刺杀宋教仁案件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军阀割据

  • 18、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时间政权分立的局面,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隋朝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     

    A.开通大运河

    B.科举取士

    C.赵州桥

    D.安史之乱

  • 19、下面示意图梳理了隋朝至明朝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创立科举制

    隋朝

    创立殿试制度

    唐朝

    _________

    明朝

    A.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反

    B.实行八股取士

    C.增加武举制度

    D.废除科举制

  • 20、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历史上称之为( )

    A.文景之治

    B.贞观遗风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___________朝。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___________

     

  • 22、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和欧阳询

  • 23、宋朝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叫_________,出现的插秧工具是_________

     

  • 24、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____”;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中,半坡人能够制作出精美的____(类型)石器。

  • 25、_______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______,史称北宋,他就是______

  • 26、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学习历史能让我们知兴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

  • 27、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被称为“____”的李白和被称为“____”的杜甫等。

  • 28、(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三大改造指的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类型的宪法。

  • 29、请你帮“我”找家。

    (1)我是一位河姆渡原始居民,我的家是________

    (2)我是一位半坡原始居民,我的家是________

    (3)造成图1和图2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A.生产工具B.生产方式C.人文环境D.自然环境

  • 30、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历史行政机构名称。

    (1)元朝时期在台湾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2)元朝时期在西域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3)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在新疆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

    (4)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1、秦国赵国 A:牧野之战

    2、武王伐纣 B:长平之战

    3、前221年   C:周武王

    4、前1046年 D:秦始皇

    5、前2070年 F:禹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

    (3)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进入了什么社会阶段?

    材料二 中共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是在哪一年召开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什么?

    材料三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后,我国工农业生产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