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阜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此图绘画的是皇帝接见使者的场面,图中的这次接见所成就的民族关系史上的和亲是(   )

    A.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B.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 2、工具的改进,可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A.战国时期 B.春秋时期

    C.西周时期 D.两汉时期

  • 3、商代青铜器中,有很多大型鼎器,此类器物是用来(          

    A.盛酒

    B.煮饭

    C.装饰

    D.祭祀

  • 4、下列哪一项不是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A.废除丞相

    B.统一车轨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 5、著名学者王立群这样谈论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他的评论中未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五代十国战乱纷争

    B.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C.饮酒之际巧释兵权

    D.点燃烽火戏耍诸侯

  • 6、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36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西域都护始设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北魏

  • 7、1899年一般被认为是“甲骨学”兴起元年,因为这一年学者 首次发现甲骨文。( )

    A.王国维

    B.罗振玉

    C.王懿荣

    D.郭沫若

  • 8、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能体现各民族以及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 绘画   B. 书法   C. 石窟   D. 诗歌

  • 9、为了纪念祖冲之,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是

    A.改进了造纸术

    B.研制“麻沸散”

    C.写出《水经注》

    D.精确计算圆周率

  • 10、“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咏史诗.长城》。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该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御匈奴②秦因暴政而亡

    ③修建 长城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④“焚书坑儒”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

  • 11、为了方便记忆,某同学画了如下示意图。此如图反映的内容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察举制

  • 12、秦朝时,中央负责掌管军事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 13、老师让欣欣做组长,他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原来是再现啊!

    A. 王位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大一统

    D. 推恩令

     

  • 14、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还学会使用打制石器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 1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大解放”是指( )

    A. 最先对传统的闭关锁国思想提出挑战 B. 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提出“自强”与“求富”的口号

  • 16、我国古代中,西汉第一个盛世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 17、以下哪位班主任的思想主张可能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  

    A.张老师认为管理班级应该尊重学生的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不可过多干涉学生的言行

    B.王老师主张制定严厉的班规,让学生绝对服从老师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

    C.李老师认为老师要爱惜学生,主张因材施教,用道德教育来感化学生

    D.赵老师认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助互爱,反对同学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暴力行为

  • 18、下图是某片甲骨文的拓片。由右往左读:贞西土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商朝国家机构已非常完善

    B.五谷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

    C.商代统治者重视农耕生产

    D.甲骨文只会用于占卜记事

  • 1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这两首诗描写的是同一个皇帝不同时期的统治。这个皇帝是

    A.隋炀帝

    B.唐高祖

    C.唐太宗

    D.唐玄宗

  • 20、汉武帝时期,政府调控市场价格的措施是( )

    A.统一货币 B.限制工商业,强化发展农业

    C.盐铁专卖 D.全国范围内调配物质,平抑物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____嫁给他;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____

  • 22、历史上有一些重要战役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1)炎黄部落打败东方蚩尤部落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

    (2)周武王灭亡商朝的决定性战役是____________。

    (3)公元前207年,项羽在____________中以少胜多,将秦军主力歼灭。

    (4)公元前119年,西汉取得____________的胜利,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 23、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图中的①____,②____

  • 24、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事物。

    (1)西周为巩固统治,确立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统治制度:______

    (2)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的钱币:______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___

  • 25、下表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领域

     

    措施

     

    政治

     

    确立   制度,在中央设     ,御史大夫,地方推行  

     

    经济

     

    統一 ,統一  

     

    文化

     

    統一

     

    交通

     

    統一   ,开凿  

     

    军事

     

    派大将军 北击   ,修筑  

     

     

  • 26、被尊为“医圣”的是________

  • 27、隋唐文化和外交。

    ①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____

    ②唐朝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______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_

    ④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日本派___________使到唐朝学习的情景。

  • 28、目的: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__________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 29、约公元前________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公元前________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 30、“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酒池肉林”的典故说的是_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用线条把下面相关联的史实连接起来。

    卧薪尝胆   秦国强大

    城濮之战   长平之战

    纸上谈兵   勾践自警

    商鞅变法   陈胜吴广起义

    揭竿而起   退避三舍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请依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或名号。

    (1)唯一女皇,贞观遗风——

    (2)勇于进谏,一面镜子——

    (3)西行天丝,学习佛法——

    (4)陈桥兵变,建立北宋——

    (5)北宋名臣,变法图强——

    (6)统一契丹,建立政权——

    (7)统一蒙古,一代天骄——

    (8)抗击倭寇,台州九捷——

    (9)抗击荷兰,收复台湾——

    (10)均田免赋,推翻明朝——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和合”思想的内涵是“尚和合、求大同、和而不同、和谐相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商易货和文明交流之路

    ①香料、药物、象牙、玛瑙:

    ②佛经、良马、核桃、葡萄:

    (1)上述物品主要通过我国古代哪条交流之路传入中国?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

    (2)两位统治者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有什么共同之处?并列举他们为此采取的措施各一项。

    材料三:

    台州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和合圣地。

    寒山、拾得笑呵呵,

    我劝世人要像我。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

    ——寒山、拾得(台州和合文化代表人物)

    推动和合文化标志地、传播地建设,将其融入城市发展和地方产业品牌,建设一批主题公共设施。把和合文化融入旅游发展、文化传承、对外交流等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

    ——摘自《2017年台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3)寒山、拾得表现出怎样的生活态度?依据材料三,谈谈我市推广和合文化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