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进行管理?( )
A.市舶司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府
D.广州十三行
2、《汉书》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丛都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这则材料描述的是
A.长城经过的地方
B.秦驰道经过的地方
C.丝绸之路沿线地方
D.秦末农民起义军经过地方
3、仔细阅读下列的人物百科名片,判断这一人物是
A.管仲 B.李斯 C.孙武 D.蒙恬
4、公元682年,朝鲜半岛的新罗仿唐制设立国学,向学生教授《周易》《尚书》《礼记》《春秋左氏传》等。这表明新罗( )
A.受到儒家文化深刻影响
B.民族交融被华夏所融合
C.人才选拔建立科举制度
D.以唐文化替代民族文化
5、都江堰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言年”。据此,说明都江堰的作用是( )
A.防洪、旅游
B.排沙、水运
C.旅游、灌溉
D.防洪、灌溉
6、明朝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这体现了长城( )
A.是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
B.建立了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
C.是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
D.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8、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长安
②河西走廊
③西亚
④欧洲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9、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秦朝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反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 )
A.绿林起义
B.赤眉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10、“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 )
A.曲辕犁
B.楼车
C.秧马
D.筒车
11、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 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 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
12、《元史·地理志》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从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D.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13、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
A.齐楚秦
B.赵魏韩
C.赵魏秦
D.楚齐韩
14、下列示意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政治清明任人唯贤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政权分立战乱不断
D.整顿吏治减赋禁奢
15、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班超 D. 陈胜
16、以下选项中,最能反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点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17、《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唐僧的原型是( )
A.僧一行
B.鉴真
C.玄奘
D.惠远
18、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 )
①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普及 ②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③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 ④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9、李旺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A.小篆
B.隶书
C.甲骨文
D.铭文(金文)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 )
A.文天祥 B.岳飞
C.戚继光 D.郑成功
2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_,加强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22、(湖南张家界中考)根据下图《战国形势图》填出国名。
A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3、清代的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曹雪芹的_____。
24、战国七雄是指齐、楚________、燕、赵、魏、韩这七个势力较强的诸侯国。
25、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这种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
26、“东瀛(日本)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 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位高僧是( )
27、公元前______年,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张角因病去世后,历时9个月的______最后被镇压下去,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28、大运河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________,今称故宫。
29、________在位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
30、请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请将图中相应的字母番号填入横线上:大运河中心洛阳____江南河____。
31、小李同学正在研究唐朝兴亡史,他把唐朝的一些重大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归纳,但不小心把顺序搞乱了,请你把正确的答案用连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李渊称帝 唐朝由盛转衰
开元盛世 唐朝统治遭到致命打击
安史之乱 唐朝建立
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
后梁建立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也曾在治理黄河水患时三过家门而不入,倍受人们爱戴。他是________。
(2)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是________。
(3)西汉时期,两次出使西域,为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关系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是________。
(4)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的人是________.
3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一表明周朝的什么制度遭到破坏?春秋时首先称霸的诸侯是谁?
材料二 封君及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2)“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反映了哪一地方行政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3)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