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乐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卖饮食、卖药材、唱曲、相面、算卦、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 2、下图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A.东汉

    B.隋朝

    C.唐朝

    D.南宋

  • 3、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是因为( )

    A.都江堰的兴修

    B.牛耕的推广

    C.各国实行变法

    D.铁农具的使用

  •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由谁领导的( )

    ①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②陈胜领导的农民军

    ③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④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5、下图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是(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A.寇准

    B.赵构

    C.岳飞

    D.秦桧

  • 6、一位同学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B. 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

    C.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D.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 7、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在

    A.三国时期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 8、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9、史书记载的“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发生在 (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战国

    D.夏朝

  • 10、在“杯酒释兵权”中,宋太祖将其结义兄弟也是开国功臣的兵权解除,而对酒后失态胡言乱语且思念前朝旧主的翰林学士(文官)王著宽容处置,这体现了北宋政策(     

    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

  • 11、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关唐太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

    B.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D.民族政策开明,被誉为“天可汗”

  • 12、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年,清政府打败郑氏军队后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这些事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清政府实现了统一全国

    B.清政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C.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

    D.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

  • 13、东汉末年,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里的“甲子”年是

    A. 120年

    B. 164年

    C. 184年

    D. 220年

     

  • 14、该旅游地位于山西大同,导游介绍其第20窟的露天大佛(下图),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该旅游景点是( )

    A.西安兵马俑 B.洛阳白马寺 C.云冈石窟 D.龙门石窟

  • 15、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长江东下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 16、“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护法战争

    D.南昌起义

  • 17、“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 18、11月25日,商务部与国际贸易中心执行主任科克一汉密尔顿续签《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国际贸易中心关于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经济贸易发展。“古丝绸之路”开通于(       

    A.南北朝时期

    B.东汉时期

    C.西汉时期

    D.三国时期

  • 19、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这种现象

    A.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

    B.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

    C.为江南开发提供劳动力

    D.造成南方人口大量外迁

  • 20、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以上材料可以说明北京人能够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饲养家畜

    C.从事农业耕作

    D.人工钻木取火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___年,汤建立商朝。_________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 22、________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______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 23、成语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庄重严肃而又机智幽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请找出与下人物相关的成语,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曹操 B.诸葛亮  C.孙权  D.刘禅  E.苻坚  F.祖逖 

    (   )神机妙算   (   )闻鸡起舞   (   )望梅止渴

    (   )势不两立   (   )功败垂成   (   )乐不思蜀

  • 24、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体通史;东晋的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被后人誉为“________”。

     

  • 25、隋文帝是589年灭掉_____统一全国。在采取措施后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历史上称为_____

  • 26、我国境内目前已发现的元谋人,距今________年。

  •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

    (3)西夏的建立者——

    (4)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5)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 28、古代中国科技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1)东汉时期,宦官_____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日益普及。

    (2)“医圣”张仲景写成《____________》一书,为中医治疗学奠定了基础。

    (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_____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 29、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他们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__”。

  •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通过推举而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____。

    (2)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____。

    (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倡导均衡教育有借鉴意义的是____。

    (4)战国后期李冰主持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

    (5)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提倡预防疾病为此提出的理论是“____”

    (6)汉武帝下令改铸的新钱币是____。

    (7)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

    (8)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____。

    (9)三国时名为建业,东晋时名为建康,今天名为____。

    (10)位于河南洛阳的著名石窟是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对应的成就用线连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2)杜甫被后人称为——

    (3)元朝时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

    (4)明成祖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的机构——

    (5)被誉为“国剧”的剧种——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材料三: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材料四: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方面巩固统治的措施。(每个方面各举一例即可)

    (2)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了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3)在材料四的基础上,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措施?确立的正统思想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