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五家渠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灿烂的文明”包括

    ①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甲骨文

    ③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2、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物产丰富,至今地下还有很多尚未发掘的历史文物,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铜象尊   D. 大盂鼎

     

  • 3、2010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在浙江绍兴举行,150余位大禹后裔代表和2000余名海内外华人共同追念华夏圣祖的治水功绩。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岷江

  • 4、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A. B. C. D.

  • 5、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要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了盛唐时期人民生活状况的是

    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B.“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6、下图为某同学做的历史笔记,他记录的是

    A. 官渡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巨鹿之战

  • 7、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 适者生存

     

  • 8、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 9、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斯

  • 10、蒙古政权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铁木真

  • 1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其中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 12、《唐朝》是中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唐朝乐队于1992年发行的首张专辑,这张专辑在中国摇滚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自唐朝建立历时290年,结束唐朝统治的是(     

    A.安禄山

    B.黄巢

    C.史思明

    D.朱温

  • 13、《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 14、2020年是“元谋人”化石被发现55周年。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被发现时定名为“元谋直立人”。以下关于元谋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谋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

    B.元谋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C.元谋人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15、现在大型手术使用全身麻醉药剂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了。在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制成这种药剂的医生是( )

    A.霍去病

    B.张仲景

    C.黄帝

    D.华佗

  • 16、孙膑是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下列有关孙膑的叙述与史实有出入的是( )

    A.典故“田忌赛马”反映了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用“减灶计”制造了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

    C.指挥的“围魏救赵”成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D.在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军四十万

  • 17、“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下列最早学会用火让自己吃到熟食的古人类是

    A.圣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 18、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幼年家贫,岳母以沙为纸,以(树)枝为笔,以(树枝枯叶燃烧)火为灯,苦学本领。传说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岳飞铭记国仇家恨。下列豪迈言论出自岳飞的有(  )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④“还我河山” ⑤“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⑥“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④⑤⑥

  • 19、青铜器是用下列哪个方法制造的?( )

    A.高温锻造法 B.泥范铸造法 C.人工合成法 D.蒸煮法

  • 20、唐朝时,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射、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这说明

    A.唐朝妇女地位超过男子

    B.唐朝社会风气开放

    C.唐朝文化受到了日本的影响

    D.唐朝儒家思想凋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暑假,小明带着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实地考查,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他们介绍我们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吧!

    1)第一站来到成都平原,他们要考查与商周同期的青铜文化,请你介绍一下文化遗址的名称_________

    2)第二站他们来到川西岷江中游,要考查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你将带他们去参观__________

    3)第三站来到西安,让他们大开眼界,看到了令人惊叹的第八大奇迹,在博物馆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请你介绍遗址和奇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淝水之战前秦苻坚失败的原因:

    ①从前秦方面看:苻坚骄傲轻敌;前秦军队内部有_______,军心不齐,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②从东晋方面看:东晋______,不畏强敌,奋勇抗战,指挥得当。

    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是力量的强弱,而是人心向背、战术得当等;民族团结、内部团结对于一个政权的成败具有重大意义。

  • 23、唐朝的国势从 ______ 由盛转衰,并逐渐形成 ______ 的局面。

  • 24、________统治时期西汉达到鼎盛。

     

  • 25、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

  • 26、春秋后期,______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上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 27、汤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后来商王_____迁都到殷。

  • 28、半坡人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 29、___________改国号为___________,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30、南宋初年,宋金和议。金向南宋称臣,南宋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写出四种即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唐朝是如何加强与吐蕃的联系的?

    (2)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3)西藏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是在哪一朝?这一时期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在中央设置了什么机构?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

    (4)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