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历史时序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中①所对应的朝代创立了(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世袭制
2、经考古发掘, 隋朝洛阳含嘉仓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 有数百个粮窖。史载, 文帝末年, 国家储备的物资和粮食足可供应全国五六十年。以上材料说明隋朝时
A.对外征战频繁
B.洛阳盛产粮食
C.社会经济发展
D.横征暴敛无度
3、汉武帝统治后期,市场上的流通货币是( )
A.半两钱 B.五铢钱 C.一刀平五千 D.通宝
4、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哪一种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会子”
B.“交子”
C.圆形方孔钱
D.金圆券
5、“承父志治洪水创造佳绩,用疏导开河渠大功告成。”这副对联是对下列哪一人物功绩的概括?
A.黄帝
B.尧
C.舜
D.禹
6、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以下内容,不能够反映明朝经济发展的有
A.景德镇盛产唐三彩
B.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
C.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许多较大商业城市
D.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7、唐玄宗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崔致远
8、北宋时期,四川和江浙地区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 )
A.手工业区域分布较明显
B.丝织、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
C.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D.开采冶炼行业处于世界领先
9、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应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10、清朝初期,面对明朝末年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统治者们认为“国之大计”是( )
A.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B.发展工业
C.鼓励商业发展
D.促进人口增长
11、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一些大都市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在当时被叫作( )
A.坊
B.市
C.剧场
D.瓦子
12、下列现象中不符合春秋时期特征的是
A.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号令不行
B.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
C.出现了“春秋五霸”
D.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1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武则天反对提倡科举制
B.重用人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4、下表是晓丽同学复习秦汉知识时整理的课时目录。据此,为其选一个恰当的单元标题( )
第8课秦统一中国
第9课秦末农民起义
第10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5、我国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岁月,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的文字是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行书
16、下图所示的人口变化有利于( )
西晋末到东晋初南北方人口对比图(单位:万)
A.江南经济开发
B.北方经济发展
C.南方环境治理
D.北方政局稳定
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8、“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最近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在湖南卫视节目《歌手》上深情演唱了他的成名曲---《天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忽必烈
19、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查阅下列哪一资料( )
A.《大唐西域记》
B.《送子天王图》
C.《步辇图》
D.《史记》
20、下表中教材目录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第16课三国鼎立 |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 |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 |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 |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1、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代表 | 表现 |
奠基的原始农耕文明 | 距今10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①(农作物)。 |
灿烂绚丽的青铜文明 | ②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
流芳百世的精神文明 |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③”。 |
泽被后世的政治文明 | 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④制度 |
璀璨夺目的科技文明 |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南北朝科学家是⑤。 |
沟通中外文明的桥梁 | ⑥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
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_________建立的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___建立的秦朝。
23、楚汉之争的结果: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___________,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4、下图是_____朝的_____。
25、两汉时期科技文化取得许多突出成就,其中东汉的______改进造纸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名医______被称为“医圣”。
26、北宋的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通史巨著是_____________。
27、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__》一书;被后人誉为“书圣”的是王羲之,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
28、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其中“安”是指______,“史”是指______。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
29、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完成下表。
30、唐太宗把______嫁给吐蕃的赞普______,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水经注》 郦道元
《伤寒杂病论》 钟繇
《宣示表》 张仲景
《洛神赋图》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顾恺之
32、请举出三国时期三个国家的建立者。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随后宋与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朝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基本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始于哪一朝代?当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进行管理?
(4)结合上述史实,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我国民族关系的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