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企业中,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C. 福州船政局 D. 汉阳铁厂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B.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C.中国政府收回山东青岛的主权
D.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3、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民权主义”对应的同盟会纲领中的内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民歌《土地还家》中唱到:“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自己享。”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佑任的诗作《望大陆》反映了台湾同胞渴望
A.反攻大陆 B.葬于大陆
C.祖国统一 D.台湾独立
6、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遗迹见证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A.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B.日军占领旅顺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俄国侵占伊犁
7、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C.袁世凯复辟帝制——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8、文学艺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之一,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属于解放战争时期作品的是
A.《愚公移山》 B.《黄河大合唱》
C.《义勇军进行曲》 D.《小二黑结婚》
9、如图所示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C.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D.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0、为配合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一城市的工人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
A.北京
B.广州
C.南京
D.上海
11、下列是红军长征过程中所经过的三个地点,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遵义 ②会宁 ③大渡河
A.③①②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2、中国有句俗话:“邻居好,赛金宝。”下面新中国的外交举措中,最能体现这一传统思想的是( )
A.改善与印度、缅甸等国的关系
B.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西藏问题
C.积极谋求重返联合国
D.加强与非洲独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3、1919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是
A.李大钊 B.鲁迅 C.蔡元培 D.胡适
14、小明看到了一张共产党员贺龙在20世纪30年代末戴着国民党军帽的照片,他得出的恰当判断应是
A. 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B. 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C. 不可能有此事,照片是伪造的 D. 贺龙化装成国民党军官
15、有历史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其主要依据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清朝统治与外国侵略势力双重任务
D.是中国历史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16、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以造桌子椅子,能造茶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种现象开始改变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7、“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这段材料反映了戊戌变法的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8、2021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5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搭配错误的是( )
A.创建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阐述“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19、“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为反对“一人冠冕”,蔡锷等人发起了( )
A.北伐战争
B.护法运动
C.护国运动
D.二次革命
20、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 柳条湖事件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1、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2、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____;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是____。
23、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4、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
25、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现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6、____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的全部自给;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____。
2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8、下面的北伐战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
北伐战争形势图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29、背景:________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____。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__万人以上。
30、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沉浮,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3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 )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族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 )”,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各解放区军队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运动战,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4)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 》,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1947年夏,( )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6)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先后发起了( )、淮海、( )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
(8)你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党内“左”倾思想的泛滥,“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遭到巨大损失,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等领导人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使得国家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小历同学认为,武汉长江大桥就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1)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小历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3、本学期,通过对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学习,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近代中国—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救国道路,进行了哪些探索?
34、掌握历史学习和研究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
方法一:学会看历史地图并制作完成年代尺。
(1)判断以上三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将事件名称填写在年代尺的空白处。
方法二:研究历史遗址把握历史事件。
材料一
(2)依照范例,从图①、图②、图④中任选一个历史遗址所反映的事件进行介绍。
[范例]图③: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方法三:分析史料得出结论。
1919年北京发生了爱国示威运动,各地纷起响应。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苏醒,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一切反动腐朽的恶势力都显得那样猥琐渺小,摇摇欲坠。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吴玉章文集》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①吴玉章所说的激动人心的一页是指五四运动。_____
②中国社会上层在运动中显示强大的力量。_____
③中国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是群众运动的结果。_____
④吴玉章思想发生变化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_____
⑤人民群众蕴藏的力量微不足道。_____
方法四:辨析观点,并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达。
(4)八年级同学在课上讨论一位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你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讨论的是谁?这三位同学的观点都正确吗?结合所学,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