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中国海军巡航钓鱼岛,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 北海舰队
B. 东海舰队
C. 华东军区海军
D. 南海舰队
2、在科举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和同学冯云山在广西传道,两年多发展会众两千多人。这些信徒共同信仰
A.佛教
B.伊斯兰教
C.拜上帝会
D.道教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
A. 作战的双方没有变化
B. 性质一样
C. 原因一脉相承
D. 结果大同小异
4、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说:“这些一看就知道是身份不同的人物,能够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建国大事,对我来说真是平生第一次遇到”。这次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6、“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它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
A.和平统一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祖国统一
D.维护中华民族利益
7、我国一位被美国学者高度评价的科学家:“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他”应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侯德榜
D. 钱学森
8、“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材料中的“役”指的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9、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这次会议召开在( )
A.国民革命时期的汉口
B.长征时期的遵义
C.全民族抗战时期的延安
D.解放战争时期的西柏坡
10、有人这样评价他“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这里的他指:( )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张骞 D. 邓小平
11、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序幕的是( )
A.“一二·九运动”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建立敌后根据地
D.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12、厦门这座城市,近代作为第一批通商口岸对外开放,现代又作为经济特区,第一批对外开放。厦门近代和现代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A.都是主动对外开放
B.都是被迫对外开放
C.近代是被迫对外开放,现代是主动对外开放
D.近代是主动对外开放,现代是被迫对外开放
13、虽然1906-1911年发动的数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革命的斗志却从未泯灭。这些革命起义有( )
①萍浏醴起义
②安庆起义
③广西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⑤武昌起义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4、“不把皇帝拉下马,历史就不能前进,目前的问题是:皇帝下了马,历史依旧徘徊不前。”“历史依旧徘徊不前”具体体现在( )
A.武昌起义成功
B.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5、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哪个国家没有占据势力范围,借助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与其他列强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
A.俄国 B.意大利 C.美国 D.德国
16、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攻占地点,顺序正确的是( )
A.金田——永安——武昌——南京
B.金田——永安——南京——武昌
C.永安——金田——武昌——南京
D.永安——金田——南京——武昌
17、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兴中会的成立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C.中国国民党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8、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两处分别指的是( )
A.金田起义、北伐西征
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19、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中国首次战败,国门大开造成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0、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进行过的大规模反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抗日战争
21、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________发扬了艰苦创业、不怕困难的精神,被誉为“铁人”。
22、改革开放是在________会议上提出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
23、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_______胜利会师。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我国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社会制度是——
25、在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___.
26、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7、中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8、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_____与民主。
29、1992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1、
(1)请写出上图的名称。图片正中讲话的人是谁?
(2)这个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3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 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 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_______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6)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劫了中国农业的犬发展。
【历史认识】
(9)从这几次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在制定土地政镱时的依据是什么?你从中能碍到什么结论或启示?
33、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 | ||
步入近代 |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 |
变革 | 经济工业化 | (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
政治民主化 |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 |
思想科学化 |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 |
社会生活的变化 | (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 |
34、阅读下列材料:
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同志作诗:“丧权辱国震人心,铁路风潮鼎沸腾,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请回答:
(1)“武汉义旗天下应”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
(2)这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推翻专制”指什么历史事件?
(4)结合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说明辛亥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