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
A.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C.国内主要矛盾转变
D.政治协商制度建立
2、下表是《1937年各大国国民收入与国防开支的比例》,可用于研究( )
|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意大利 | 日本 |
国民收入(亿美元) | 680 | 220 | 100 | 170 | 60 | 40 |
国防开支所占比例(%) | 1.5 | 5.7 | 19.1 | 23.5 | 14.5 | 28.2 |
A.欧美各国支持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3、为下列图片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工业化建设
B.国防建设
C.社会生活
D.外交成就
4、下列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设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④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5、 1913-1919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工厂数
时间 | 注册工厂数(家) |
1913—1915 | 124 |
1916—1919 | 375 |
上述表格说明了( )
A.列强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开始迈向工业化强国
D.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的春天”
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 )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
7、“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谁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A.朱德 B.贺龙 C.彭德怀 D.毛泽东
8、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引起变化的原因是( )
收入来源 | 1850年前 | 19世纪90年代早期 | 20世纪初 |
地税、贡粮 | 30 | 32 | 33 |
外贸关税 | 4 | 23 | 39 |
捐纳功名及官职 | 4 | 5 | 4 |
其他收入累计 | 5.6 | 28 | 27 |
总计 | 43.6 | 88 | 103 |
A.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B.官场腐败之风越来越严重
C.中国产品行销世界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这首诗词称颂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A.袁隆平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10、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活动,这次公祭是为了纪念( )
A.鸦片战争 B.旅顺大屠杀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南京大屠杀
11、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哪两个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政策与优惠措施( )。
A. 广东 广西 B. 广东 海南 C. 广东 福建 D. 福建 浙江
12、拉开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3、彭德怀在1928年赋诗一首,“唯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润之指毛泽东)彭德怀要像毛泽东学习的是
A. 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B. 在城市发动起义
C. 率领红军长征
D. 举行工人罢工运动
14、他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同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率先在一片荒原上披荆斩棘地开出一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他指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鲁迅
15、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一步一步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以下战争、条约、影响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甲午中日战争——《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研习具有时代特征的图片资料是历史学习的途径之一。如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整合的图文资料。据此推测,他们关注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7、下图为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某次变法运动的序幕。这次变法的内容包括( )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 改革行政机构,裁撤冗员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英国向中国输出的商品很难在市场上打开局面,后米,英国口口发现鸦片贸易可以牟取暴利,于是通过走私贩运,向中国大量输入鸦片。“口口”应是
A. 首相
B. 国王
C. 海盗
D. 商人
19、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目前,他正在兴中会成立的地方做客讲学,他讲学的地点是在( )
A.广州
B.香港
C.檀香山
D.东京
20、《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的“巨大的成就”指的是
A.南昌起义 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北伐战争胜利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21、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衰落的事件是: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事件是签订:
22、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______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4、今天我国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________。
25、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________,叶挺任军长。
26、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适时调整______政策。
2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8、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1923年2月。
(2)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⑰“____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影响: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9、______(事件)是天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______(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0、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950年废除地主阶级上地所有制的法律文献
(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吉林省建成投产的工厂一例
(3)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32、五四运动后期,哪一群体成为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的哪些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简述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历史地位。
33、列举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国旗、代国歌。
34、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请你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解读历史,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图片解读——技术进步】
材料一: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请分别指出图1工具的名称和图2占城稻出现的朝代,并概述图3纸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图示解读——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①、②分别是哪个政权,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数据解读——社会发展】
材料三: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人口 | 占全国人口比例 | |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 | 2080万 | 40% | 3120万 | 60% |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 5500万 | 65.5% | 2900万 | 34.5% |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徒》整理统计
(3)如材料三对比表所示,人口所占比例变化反映了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史料解读——对外关系】
材料四:“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
(4)材料四中所说他“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最远到达的“天地”是哪里?
材料五: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5)材料五反映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材料五认为该政策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
【列表解读——边疆治理】
材料六: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表格)
地区 | 对新疆地区 | 对西藏地区 |
措施 | 平定噶尔丹及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反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进行管理: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
(6)根据材料六,归纳清朝治理边疆的有效方略或方式。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