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临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通过了《临时约法》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签署了《双十协定》

  • 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共成立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3、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4、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

    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C.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增开天津为商埠

  • 5、裴钰在《改变中国》中称:“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清代中国需要“自我改变”,下列与“改变中国”和“自我改变”有直接联系的是(       

    A.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C.《马关条约》签订引发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接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 6、1956年,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累累硕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这种现象主要得益于

    A.人民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

    B.“双百方针”的贯彻

    C.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7、“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中“购买外洋器物”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发展军事工业

    C.发展民用企业

    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8、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国民党

    C.杰出的将领

    D.广大的人民群众

  • 9、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维护两岸和平、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D.不断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 10、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下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签订之后

    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C.《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 11、“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任军饷的白银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远见卓识的人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魏源

    D.严复

  • 12、曾经互联网上流行:东北有个杨靖宇,其别名叫“忠良将;东北有个张学良,其别名叫“兵谏蒋”;东北有个杨利伟,其别名叫“震宇航;东北有个王进喜,下列称号适合王进喜的是(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人民的好战士

  • 13、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不朽的民族战歌《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它的曲作者是(   )。

    A、 田汉 B、 聂耳   C、 冼星海 D、 徐悲鸿

  • 14、“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齐欢唱!”与这首歌有关的战争是(       

    A.中日甲午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 15、观察下图,这是某主题公园景点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该公园的主题是(       

    A.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

    C.万里长征

    D.辛亥革命

  • 16、提出对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日本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 17、1970年4月24日21时50分,从太空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C.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   D.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 18、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措施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减租减息 D.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19、有研究者统计出不同时期《新青年(《年杂志》)刊发的相关文章中“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其中某一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其主要原因是(     

    起止时间

    1915~1918年

    1919~1922年

    1923~1926年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出现的频率

    0.78%

    2.45%

    25.14%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

    C.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20、新中国成立后,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1954年宪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制度。

  • 22、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________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 2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年份

    (1)公车上书开始于——

    (2)中国同盟会建立于——

    (3)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于——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

    (5)黄埔军校创办于——

  • 25、1951 年,__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促进了民族大团结,这也是___________制度在西藏的成功运用。

  • 26、“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 迹。”这里描述的城市是______

  • 27、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 2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____

  • 29、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30、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下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什么运动?

    ◆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 ◆李鸿章说:我学◆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我革

  • 32、三大改造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中对三个行业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进行的?

    (2)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 33、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在内优外患中,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国各个阶层的探索者勇敢担负起挽救中华民族的重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探索历程

    (1)在近代化探索中,与上面四幅图的内容紧密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哪个?

    材料二 A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次日凌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随后,其它各省份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材料中的A处应填写什么时间?请根据材料说出,该事件的发生取得的最大的成果是什么?但这成果最后被谁破坏了?

    (3)结合以上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