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林辽源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三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周公用“德”说明了“天”的意向,天惟德是选,并用德的兴废作为夏、商、周更替的历史原因。依据德的原则,对天、祖要诚,对己要严,与人为善,用于民则表现为“保民”。下列属于敬天保民思想的是(     

    A.“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C.“天视自我民事,天听自我民听”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2、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在甲午战后以来有了明显的改变。1806~1911年间,仅上海一地,就成立了100多家出版机构。从1900年至1911年间,我国共译书籍15999种。这些翻译书籍,译自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其他语种,且以日文居多。这反映了(     

    A.时局变化影响传媒发展

    B.出版机构趋新善变

    C.救亡之路出现新的趋向

    D.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 3、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负责同英方善后谈判的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在致璞鼎查照会中提出对行商制进行适当保留;次年,清廷颁发致通商五口钦差督抚三衔《告示》中提出:“我皇上准许予广州等五口通商,将议定和约恩准施行……从此干戈永息、业利无穷。”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B.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C.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

    D.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 4、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佳阿宜诗》中写道“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B.选官制对社会风气的导向

    C.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D.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 5、下表是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的相关数据(实际操作上“官员荫客以千记”)。这一实际操作情况导致(     

    官员等级

    占田限制

    荫食客(官员的下人)

    荫佃客(给官员耕地的百姓)

    1品

    5000亩

    3个

    50户

    2品

    4500亩

    3个

    50户

    3品

    4000亩

    3个

    10户

    4品

    3500亩

    3个

    7户

    5品

    3000亩

    3个

    6户

    6品

    2500亩

    3个

    3户

    7品

    2000亩

    2个

    2户

    8品

    1500亩

    2个

    1户

    9品

    1000亩

    1个

    1户

    A.门阀士族崛起

    B.土地兼并严重

    C.中央集权削弱

    D.庄园经济发达

  • 6、17世纪以前利物浦只是一个小渔村。到1730年,利物浦船舶进出口吨位达到37000吨以上,1750年为65000吨,1760年为100000吨。笛福描写道:“在我第二次和第三次游览之间它(利物浦)又大了一倍以上,它的财富、人口、商业、建筑物还在一天天地增加。”这一变化反映了(     

    A.工业革命扩大了对外贸易规模

    B.利物浦成为世界商业的中心

    C.英国在世界积极推行自由贸易

    D.海外贸易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写到: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材料表明(       

    A.士大夫对林则徐的崇敬和惋惜

    B.林则徐是伟大民族英雄

    C.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认识局限

    D.道光皇帝亲小人远贤臣

  • 8、1950年,国家颁布《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其中规定发明人可以在发明权和专利权中选择其一:发明权归公有,国家给予发明人适当荣誉和物质奖励,国内任何单位 个人都可免费使用;专利权归私有,享有一定期限的独占实施权。该条例(     

    A.适应了计划经济体制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促进了农业快速发展

    D.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

  • 9、《九章算术》记载了不少基层官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等。这反映汉代(     

    A.基层官员的日常公务繁重

    B.注重数学教育

    C.科技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D.主地兼并严重

  • 10、2018年,辽宁阜新他尺沟遗址发掘出土了400余件陶器,大多数陶器表面有字纹、弦纹、几何纹等。此外,还出土了600余件大型石器,主要有石斧、石铲、磨盘、磨棒、敲砸器、砍砸器等。另外,还有8件非常珍贵的玉斧出土。据此判断,当时该地(     

    A.社会发展处于新石器时代

    B.奴隶制文明较发达

    C.手工业技艺水平世界领先

    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 11、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 12、下表为现存唐朝时期部分有关过所(通行证)的文书据此可知,过所制度的实施(     

    名称

    内容

    贞观廿二年庭州人巡职辞为请给公验(简单的过所)事

    米巡职带骆驼一头、马一匹、羊十五口等,前往西州(今吐鲁 番地区)去做生意,请求发给公验。

    垂拱元年康尾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

    详细登记菜特和吐火罗商人姓名、年龄及他们所携带的奴婢姓名、牡口数量,由各地的胡汉居民出面担保,证明这些人及物均合法,应由西州官府发给过所,

    开元二十一年唐益谦请给过所案卷

    唐益谦一行从安西地区回福州老家,过所记有要经过的关隘,由于过所没有登记所带奴婢和四匹马,因此官府加以审查。

    A.意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便利了人口自由流动

    C.利于保障正常商贸往来

    D.确保了丝绸之路畅通

  • 13、康熙年间,我国的手工业逐渐由家庭作坊发展为独立的工场,城镇商业日渐繁荣,吸引着大批农民弃农从工,清政府难以控制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赋税征收出现困难。至雍正即位,各省库项亏空动盈千万两,财政收入危机十分严重。这一现象(     

    A.证明了“一条鞭法”弊端重重

    B.说明此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揭露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

    D.推动“摊丁入亩”政策的出台

  • 14、1953年 8月 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提出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和方向,精简冗员,节约支出。还动员党政军民节约粮食,并使节约粮食成为社会中的良好风气。这些举措(     

    A.确保了新中国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B.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风尚

    C.有利于新中国成立初的经济恢复

    D.彰显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15、1847年,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广受赞誉,女主人公简·爱对其爱慕的贵族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吗?你想错了!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简·爱的心声折射出(     

    A.英国贵族政治日趋衰落

    B.宗教观念影响世俗生活

    C.启蒙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D.女权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 16、徐霞客曾说,在其父亲去世后二十年间,由他母亲独支门户,勤俭持家,“母无他好,好习田妇织”;“特以精好闻”的徐家织布“轻弱如蝉翼,市者辄能辨识之”。据此可知,徐母得以独立维持生计的时代背景是(       

    A.币制与赋役制度的变化

    B.经营方式出现革新

    C.封建经济结构逐渐解体

    D.长途贸易有所发展

  • 17、下表为甲午战争之前外债用途分类。据此可知,当时晚清政府(     

    类别

    银额(两)

    百分比(%)

    备注

    军费支出

    34 279 974

    74.53

    镇压人民起义及抗击侵略等

    实业支出

    4 705 640

    10.23

    用于轮船招商局、铁路、织布局

    河工支出

    2333 955

    5.08

    用于河南郑工、山东河工修建颐和园及兴建“三海工程”"

    消费性支出

    4 500 000

    9.78

    (北海、中海、南海)

    其他

    173 400

    0.38

    出使经费及恤款

    合计

    45 992969

    100

     

    A.积极发展实业

    B.财政支出依赖外债

    C.重视社会民生

    D.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 18、下图为中华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上排依次出自浙江良渚遗址、山西陶寺遗址、河南殷墟遗址,下排依次出自四川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这可以印证中华早期文明(       

    A.审美观念趋同

    B.多元一体

    C.南北交流频繁

    D.领先世界

  • 19、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提出了“大民族主义”的主张,认为:“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者。小民族主义者何? 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诸族是也。”由此可知,其主张意在(     

    A.传播西方近代民族思想

    B.抨击中国传统的民族观

    C.唤醒国人爱国主义意识

    D.增强维新变法的影响力

  • 20、有学者指出:“今天第三世界的积贫积弱、经济依附、社会畸形、文化落后以及各国内部和相互间不断发生的教派纷争、种族屠杀、边界战争等,在相当程度上都是殖民统治留下的创伤。”在此,该学者(     

    A.采用了二重证据法

    B.做出了历史解释

    C.选用了多类型史料

    D.坚持了辩证思维

  • 21、12世纪,欧洲城市自治运动兴起后,国王往往作为仲裁者被邀请介入城市与领主之间的争端。在调解过程中,国王多怂恿领主不断给属下的城市让渡自治权力,而城市则承担对领主的赋税义务。国王因而在与领主斗争中争取到了同盟军。由此可见,当时的欧洲(     

    A.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B.自治城市脱离了领主控制

    C.二元政治格局崩溃

    D.王权与自治城市相互支持

  • 22、1876年,爱迪生在门洛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也就是“爱迪生发明工厂”。该实验室招聘工程师,按照计划进行发明,然后将专利权出售给企业,他的实验室所产生的发明是世界上最多的。爱迪生的实践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科技和生产紧密结合

    B.电力技术改变了人类生活

    C.垄断组织已发展起来

    D.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 23、西欧基督教堂在中世纪前期严峻、清寒、简朴的罗马式建筑风格逐渐被后期复杂、讲究、雅致的哥特式所取代。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教权与王权间的斗争

    B.社会环境的变迁

    C.市民阶层的审美变化

    D.罗马文化的没落

  • 24、有学者根据历史文献指出,唐太宗三次出征高丽,无功而返,一个真实的傲慢的李世民显现出来了,军事行动也愈加失控。历史上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其实表现了百姓对圣君的渴望。后世对现实不满,夸大了初唐时期的政治清明。这说明(     

    A.学者好恶决定历史的评判

    B.唐太宗文治武功受到毁谤

    C.历史史料影响人物的评价

    D.政绩才是评价皇帝的依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26、中国道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100年,是山河巨变换了人间的100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请将下列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填入时间轴中。(填写字母)

  • 27、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重要史实

    制度方面

     

    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

     

     

     

  • 28、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 29、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 30、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1、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 32、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 33、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 34、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①:

    ②:

    ③:唐朝

    判断依据

    ④:

    ⑤: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⑥:

    ⑦:

    ⑧: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若夫终日驰骋,劳神苦形,罢车马之用,抏士卒之精,费府库之财,而无德厚之恩,务在独乐,不顾众庶,亡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司马相如《上林赋》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江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行行重行行》

    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

  • 36、   当代史学家认为,到1900年左右,世界才最终覆盖形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世界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请结合19世纪末的有关史实,简述这种现象形成的过程,并分析该现象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 37、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儿童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有识之士引入了西方的儿童福利理念,并建立了一系列机构,实行对男女灾童的福利救助。同时把儿童的培养方向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积极培养商业、技术等城市建设急需的人才,确立了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培养方向。1927年—1937年是上海发展最快的十年,社会转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劳动方式也由手工生产向机器大工业转化。城市中激烈竞争和恶劣的生活环境使得人口的生育率下降,儿童的教养成为了当时社会关心的问题。上海市政府着手建立公立医院保障儿童健康,并动员民间力量协办,截止到1936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医院已经超过40家。其中公立和私立医院都有涉足妇幼保健领域的,在超过40家医院中,设有儿科和产科的医院超过30家。

    ——摘编自翟旭丹《近代上海社会福利制度(1927—1937年)》

    材料二:美国素有“儿童天堂”之称。在美国人的社会福利观念里,儿童不仅是值得同情的无辜弱势群体,更重要的是美国人相信儿童是未来的希望,管好他们是管好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殖民时代,宗教组织在早期的儿童救助方面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犹太教、基督教等其他教派也在儿童救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革命后,美国大城市里的孤儿、弃儿越来越多,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原有的儿童福利院存在很多问题。从前人们认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应该主要依靠民间组织的想法被放弃,美国政府开始主动承担其国民福利的责任。在儿童福利方面,政府通过不断的立法确立了一系列方案,一套完整的儿童福利体制逐渐建立。……美国的儿童行政服务项目繁多,能满足各类儿童的不同需要,中央由儿童发展局统一规划和领导,行政主管机构强劲有力,能发挥人群服务的特质。

    ——百度文库:《儿童福利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及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美两国制定儿童福利政策背景的相似之处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

     

  • 39、小玉回顾近阶段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并绘制了一份表格,请为这张表格制定一个主题,并完成表格相关内容。

    1)主题_________________

    名称

    重大事件

    背景

    影响

    2)鸦片战争

     

     

    开创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中国的恶例,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的变化导致了社会矛盾、革命任务的变化,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相应变化。

    3

    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统治危机严重;列强坚船利炮的刺激;

     

    4

     

    经历义和团和八国联军打击后社会危机严重,清政府希望以改革方式实现自我拯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