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苹果被竖直向上抛出,受到重力 G 和空气阻力 f 的作用。苹果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分别为 F1 和 F2,关于它们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 是竖直向上且小于 G
B.F1 是竖直向下且大于 G
C.F2 是竖直向上且小于 G
D.F2 是竖直向下且大于 G
2、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她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
B.她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她在段的平均速度为10m/s
D.她在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段
3、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的密度为
B.该液体的质量为
C.量杯的质量为
D.该液体的密度为
4、如图所示是12月16日清晨我校操场一角的照片,绿茵操场上覆盖着一层晶莹的白霜。下列现象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与霜相同的是( )
A.雾
B.露
C.冰
D.雪
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C.乙物质的凝固点为210℃
D.乙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6、科技感、未来感是杭州亚运会的一大亮,点。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人的互动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能承接到像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8、0℃的冰与0℃的水相比(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0℃的水比0℃的冰冷
C.0℃的冰与0℃的水一样冷
D.冰和水状态不同,不可比较冷热程度
9、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声源和人耳处
10、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C.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
D.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11、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
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
C.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在减少,密度变小
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1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12.45 cm、12.46 cm、12.44cm、12.86cm、12.46 cm ,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12.46 cm
B.12.4525 cm
C.12.45 cm
D.12.44 cm
1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明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吴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4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明速度最大
C.小吴速度最大
D.小李速度最大
14、小型汽车驾驶室的挡风玻璃都采用倾斜安装,其主要原因是( )
A.为了造型美观
B.使玻璃不易震碎
C.排除像的干扰
D.为了减小噪声
15、下列描述的物理学家及其主要贡献不正确的是( )
A.哥白尼——日心说
B.牛顿——奠定经典物理学基础
C.爱因斯坦——万有引力
D.伽利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6、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学校路段机动车禁鸣喇叭
C.安装噪声监测仪
D.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17、如图所示是艺术体操训练房的俯视图,训练房的北墙有一大平面镜,当老师从室外进入到图示位置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通过平面镜不能观察到老师像的是( )
A.甲同学
B.甲、乙同学
C.丙、丁同学
D.丁同学
18、贵阳地铁3号线于2023年12月16日正式开通,图是贵阳地铁3号线运行到某个站台的情景,当地铁离站时,以什么为参照物,车厢内坐着的乘客是运动的( )
A.该趟地铁的司机
B.站台上的广告牌
C.乘客所在的车厢
D.乘客在车窗玻璃中的像
19、在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下列做法对于减小误差没有帮助的是( )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B.使用分度值更大的测量工具
C.改进和优化测量方法
D.使用分度值更小的测量工具
20、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滑滑板车时,脚不再蹬地,车最终会停下来
D.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蹬车,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21、甲、乙两个音叉形状相同,分别标有“”和“
”的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较( )
A.甲的响度小,音调低
B.乙的响度大,音调高
C.甲的振幅大,音调一样高
D.甲、乙响度一样,乙的音调高
2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
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23、下面的图像属于非晶体熔化现象的是( )
A.
B.
C.
D.
24、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
D.耳朵贴在桌子上,敲击桌子能听到更大的声音
25、原子是由 ________和电子组成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要用到仪器 ________,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________
26、2022年5月3日中国海军辽宁舰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实战化训练。辽宁舰从内河驶向太平洋的过程中所受浮力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7、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产生的。
28、一只蝴蝶10s内振翅60次,它振翅的频率为______,这样的频率是在表格中_____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类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类别 | 大象 | 狗 | 人类 | 海豚 | 蝙蝠 |
听觉频率/Hz | 1~20000 | 15~50000 | 20~20000 | 150~150000 | 1000~120000 |
29、如图(a)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b)所示的量筒最多能测量液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
30、小李的身高是1.65______,他手里握着的铅笔的长度是165______.(填单位)
31、“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如图甲所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都成像在_____上,看清近处物体时的焦距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清远处物体时的焦距;
(2)如图乙所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32、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小木棒,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因为 ____而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 ___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___也不同.
33、电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能量,因为电能很容易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请在横线上填写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器具或设施、设备(写出两个即可)
①电能______内能(加热)
②电能______化学能
③电能______机械能
④电能______光能。
34、黑暗的舞台上演员穿着白色上衣红色裤子,在绿色追光灯照射下,坐在观众席的观众 看到该演员穿的是______色上衣,_______色裤子.
35、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
(3)若将甲图中的泡沫换成硬木板,A物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 ___________两图实验;
(5)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2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该结论 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___________;
(6)老师还提供了如图3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们所选的下列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小明探究目的是 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6、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推力下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的0.2倍,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受到的推力。
(3)若突然发现前方遇到障碍物,马上改用大小为80牛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减速。求在减速的过程中,物体受到合力
的大小和方向。
37、如图所示人站在地面上匀速提升8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50N,绳自由端在10s内向下移动了3m,求:(不计绳重和摩擦)
⑴物体上升的速度
⑵动滑轮的重力
⑶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200N重的物体,作用在绳端的拉力是多大?
38、为了中小学生的安全,“长鼻子”校车在全国各地学校大量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的;以校车为参照物,司机是 。(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若该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5min内经过3300m,其速度为 m/s,该校车 (选填“有”或“没有”)超速。
(3)小明早晨7点06分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km。
39、如图,池塘边的人看到水中有发光点S的像,请完成人看到水中的像的光路图。
40、请画出如图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
41、如图所示,请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