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5年,福建官员奏称:洋货“冲积于厦口(厦门)”,洋布洋棉质美价廉,江浙棉布不复畅销。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太平天国的冲击
B.市场经济的解体
C.总理衙门的建立
D.鸦片战争的影响
2、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其中,对“特别”一词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享有高度自治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遣干部
D.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催生了很多新鲜的事物,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新鲜的事物”的是( )
A.统包统配
B.持证上岗
C.就业培训
D.人才市场
4、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时代的缩影,动荡的时代诞生伟大的作品。下列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①《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②《狂人日记》——鲁迅
③《愚公移山》——齐白石 ④《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从1999年到2020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502.7亿澳门元增长至4134.7亿澳门元,翻了好几番;人均GDP由1.5万美元增至8.7万美元,增长4.8倍,在经济体排名中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以上材料说明“一国两制”政策
A.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B.有利于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C.有利于澳门的繁荣稳定
D.得到澳门地区人民的高度赞扬
6、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材料旨在说明此事件( )
A.推动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B.加深了西方各列强之间的矛盾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7、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 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 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 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 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8、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这里的“他”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9、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
A.转战大西北
B.粉碎敌人进攻中原解放区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南京
10、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是指哪位人物遇刺身亡
A.孙中山
B.黄兴
C.宋教仁
D.唐继尧
11、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取得这一成就的科学家是
A. 詹天佑
B. 侯德榜
C. 张謇
D. 茅以升
12、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口的门户吴淞,年近七十的老将江南提督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此人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葛云飞
D.琦善
13、近代领导了虎门销烟的人物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陈化成 D.李鸿章
14、针对严重的三年经济困难,刘少奇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这里的“缺点和错误”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在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列举的结果,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鲁迅 B. 康有为 C. 李大钊 D. 胡适
16、1921年( )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A. 洋务派
B. 维新派
C. 中国国民党
D. 中国共产党
17、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1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国民经济的恢复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七大的指导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D.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20、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是
A.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扩大革命根据地
C.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农村进军
D.“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22、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体制: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1911年4月,黄兴在广州领导的_____________起义虽然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_____,阐明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4、1947年夏,__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5、口号:__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3)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
(4)洗雪了我国百年国耻——
27、______运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
28、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29、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_____、开放_____的新发展理念。
30、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________”的错误,肯定了________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会议确立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________的标志。
31、简述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32、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源于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
33、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者在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不仅在思想和政治上,而且在组织发展上也得到共产党的很大帮助……对共产党来说,在实行国共合作后也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切,并不是以削弱国民党为代价取得的,而是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两党得到了共同发展。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同城市相比,农村是落后的。但这条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它最初虽然表现为失败后的退却,然而它包含着国情对于革命的制约,由此,它最终又成为一种自觉的选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新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正是由于这一转变,我们党才能够胜利地结束长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次“国共合作”对两党产生的共同影响。由此得到什么启示?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是指什么道路。据材料二指出选择走这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的名称和召开的时间。据材料三指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