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2、“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请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人物中谁与此诗句提及的战役有关( )
A.贺龙
B.陈毅
C.朱德
D.叶剑英
3、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原有的( )
A.政治制度不变
B.法律制度不变
C.生活方式不变
D.金融地位不变
4、在一本回忆录中有这样的记载:(1919年5月)天安门外有学生千余人,手执白旗,标语为“和会失败”。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
5、下列写作提纲中的“?”应填写( )
A.民族区域自治
B.香港澳门回归
C.中共十八大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 )
A. 福建水师 B. 北洋水师
C. 南洋水师 D. 东洋水师
7、在新中国的某个时期,农村出现了“上工人喊工,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9、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其会师地点在
A.陕北吴起镇
B.江西瑞金
C.甘肃会宁
D.贵州遵义
10、京师同文馆在1888年以前翻译涉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共22种,印成后免费赠送京内外官员;同一时期许多留学生归国后,直接把西学介绍给国人。这反映出( )
A.近代教育发展促进了西学传播
B.留学生都推崇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洋务运动不利于传统文化发展
D.京师同文馆以传授外国科技为主
11、李克强强调:“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实践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港独’是没有出路的。”材料旨在说明( )
A.“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B.“港独”深受“台独”势力影响
C.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D.特别行政区拥有一定自治权
12、学习历史要讲求时空观念。从下图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A.北伐的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
B.北伐方针是先打吴佩孚、孙传芳,后打张作霖
C.湖南、湖北、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张学良“改易旗帜”,南京政府统一了全国
13、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4、下面的一组漫画与五四运动有关的是
A. B.
C.
D.
15、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格局,下列对这个格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开放区
B. 内地——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
D.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特区
16、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分别是()
A.“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B.“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
C.“亚罗号事件”和虎门销烟
D.“马神甫事件”和虎门销烟
17、1915年,袁世凯宣布恢复帝制,在蔡锷等人的反对下,维持八十多天即宣告失败:1917年,张勋拥戴宣统帝复辟帝制,经历四十多天的闹剧后宣告失败。这些历史现象说明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袁世凯没有掌握军队
C.五四运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D.帝国主义国家不支持中国恢复帝制
18、“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北伐誓词中的“土匪军阀”,不包括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吴佩孚
19、史事信息:
①1978年12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②1982年邓小平为中共“十二大”致开幕词
③1984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④1992 年初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
请为这些信息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
A.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邓小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下图是李杨同学在历史课堂上自主学习时整理的学习笔记,笔记中缺少了领导人,如果你与他合作,你会选择(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关天培
D.戚继光
21、“南美解放者”------
22、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力量是________。
23、(1)观察图二,请将下列“一五”期间建成公路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青藏公路
(2)据图二分析,重工业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24、19世纪80年代,为应对列强在东南海疆的严重威胁,清政府初步建成多支新式海军,并于1885年,成立_____统一协调指挥;1895年初,日本海陆军进攻山东威海卫,北洋舰队陷入绝境。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北洋水师提督_______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5、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
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压迫。
26、1839年6月, _________ (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 _________ 。
27、1853年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建国纲领《______________》;严复译述《____________》把西方进化论介绍到中国 。
28、公元1894年是农历________年,1898年是农历________年。
29、《_____________》使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等,《_____________》使外国商船和军舰获得了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30、1924年1月,( )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 )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新中国成立后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向前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觉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较多的西部地区实行哪一政策?
(2)新时期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又做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哪一经济体制?
(3)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对这一构想进行第一次成功实践的地区是什么?
(4)新时期,党和政府又制定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5)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对于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你有何看法?
32、自古以来,中国就注重对外交往。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谁提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50年代外交组图
(1)以下是关于材料一组图的表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Х”
①图一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图二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③图三中印两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影响深远。
④组图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二70年代的外交组图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外交取得的哪些成就?请分析其共同原因。
材料三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外交的特点,并分析新时代外交给我国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