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统计,1865 -1894年,上海有2家造纸厂、11家火柴厂、97家缫丝厂,而贵州省、内蒙古直到1913年还没有一家近代企业。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总体水平落后
B.区域发展不平衡
C.受封建压迫严重
D.规模小、技术差
2、西藏解放后,很多藏族群众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却能够用汉语一字不落地背诵毛主席语录,他们对毛主席敬重又感激。因为( )
A.汉藏情意深
B.农奴翻身做主人
C.汉语容易记忆
D.藏族群众喜欢汉文化
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新中国成立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
C.一五计划完成后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的是
①民族主义
②民权主义
③民生主义
④民主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依据历史漫画可以获取和解读信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图是一幅反映洋务运动的漫画,对此漫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洋务运动最终达到了目的
B. 洋务运动是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 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6、先进中国人谋求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
A.亲自指挥武昌首义,为推翻满清立下首功
B.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是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D.创立了中华民国,真正实现了国家富强与民族独立
8、下边这幅漫画《磨好刀再杀》反映了蒋介石的真实目的是( )
A. “攘外必先安内”
B. “不抵抗政策”
C.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 “假和平,真内战”
9、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条款出自
A. 《虎门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望厦条约》
1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讲:“邓小平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改革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材料表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是: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11、鲁迅先生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把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2、如下图信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40年 地点:华北地区 规模:100多个团 总指挥:彭德怀 意义: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3、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滋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意在表达( )
A.赞扬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
B.支持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
C.高歌拿破仑传播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拿破仑帝国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14、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始于
A. 武汉会战 B. 七七事变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15、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军队是( )
A.陆军
B.海军
C.火箭军
D.战略支援部队
16、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D.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7、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上述材料中的“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与此场景有关的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西藏的和平解放
C.抗日战争胜利
D.辛亥革命
19、陈独秀曾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段话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杂志中?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国闻报》
20、清末状元张謇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办厂,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位“状元实业家”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21、在全民族抗战中在________会战中,张自忠壮烈牺牲。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22、1919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____(年.月.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23、政治、经济方面
(1)目的:巩固_______,争取抗战胜利。
(2)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结果: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意义:敌后战场与__________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24、《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中①处是起义地点________,②处是定都地点________。
25、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37年爆发的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6、_______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_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7、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_______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劳模。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铁人”——________、兰考好书记——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等。
29、近代化探索。
30、1947年,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2006年,________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2)“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是指哪里的农民?
(3)最初开放的经济特区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哪个?
(4)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谈判,多少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2、简答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之后,哪一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早在中国传播这一理论的革命家是谁?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哪一事件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红军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哪一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单代,洋务派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但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
——《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他们历经温和的改良和武装革命,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改编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与什么运动有关?该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材料二中洋务官僚们的预期目的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他们不自觉走向自已预期目的的反面”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3)材料三中“温和的改良”和“武装革命”分别指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事件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方面有什么相同作用?
(4)以上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学习主题,请你给这个学习主题拟一个小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