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新文化运动提倡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共和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袁氏于22日申令取消帝制……翌日他又告令曰:‘所有洪宪年号应即废止,仍以本年为中华民国五年’”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什么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
A.国民经济恢复
B.三大改造
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5、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发生在(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西南地区
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7、19世纪50、60年代的清政府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当时的清政府面临的危机不包括( )
A.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B.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割占大片领土
C.曾国藩等自强求富开始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北伐西征进入全盛时期
8、2005年4月26日开始的国民党主席连战赴祖国大陆“和平之旅”的第一站是南京,他首先到紫金山祭拜,因为这里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沉睡的地方,他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洪秀全 D.毛泽东
9、下图是1916年的中国政治版图,我们能够认识到( )
A.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B.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C.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D.早期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10、“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曲应在哪一历史时期被广泛传唱( )
A.北伐战争 B.五四运动 C.红军长征 D.抗日战争
11、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B.它掀起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C.它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D.它促进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2、把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七大
13、兴中会的宗旨是( )
A.培养外交翻译人才
B.振兴中华
C.变法维新
D.扶清灭洋
14、学习第一单元之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侵略与抗争 B.帝国的彷徨 C.近代化的起步 D.王朝的振兴
15、有学者评价,“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永不回头的、光明的启蒙之路”。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北洋政府外交上软弱无能
③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的运动
④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刘丹的爷爷对刘丹说:“‘文革’时期虽然建设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选项可以作为论据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我国结束了依赖“洋油”的时代
C.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7、下图参观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在哪次侵华战争中烧毁的(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1937年日本侵华
18、孟良崮战役打响后,后被誉为“沂蒙大姐”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战士们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据上述材料可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渴望和平
B.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C.人民群众大力支持
D.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
19、中国近代史上对外割地最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哪次运动的口号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西安事变
2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_________
22、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________组织。
23、列强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24、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5、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27、变法图强为目标,挽救危亡看康梁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奁采访等,得岀结论:政策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问题一: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年,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 。
(3)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十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 和 运动。
(4)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內容是在农村实行 。
问题二:分析对比:
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存在2000多年的 制度; 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6)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
(3)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
31、在探索中,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地尝试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
(1)洋务派为挽救清政府江河日下的统治,提出了什么口号?
(2)甲午战后,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拉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哪个?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2、1840年以后,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哪场战争之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4)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33、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幼年走向成熟标志会议名称?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主要代表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通过以上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3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反抗帝国侵略主义……。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这次革命应担负的两个责任。为完成这两个责任,国民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始于哪一事件?结合材料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正式形成的标志。举一例说明1938年“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有史实有意义)
(4)综上所述,概括国共两党合作的根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