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初年《民立报》曾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声音。同一时期,中国还出现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辛亥革命推进妇女解放
B.女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C.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D.帝制结束实现男女平等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改变
D.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洋务派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洋务运动未触及封建制度 B、顽固派的阻挠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4、中国军队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一个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长沙会战 D.平型关大捷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A. 甲午战争
B. 洋务运动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6、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意义是
A.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B.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C. 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建立起来 D. 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7、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将日军分割包围,击毙日军3000余人。万家岭战役属于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8、在宜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管理的县市有( )
A.五峰、兴山
B.五峰、长阳
C.五峰、远安
D.五峰、秭归
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指今天的哪座城市?
A. 天津
B. 北京
C. 南京
D. 东京
10、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这八字方针是为了
A.恢复战争后遭破坏的经济
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缓和“文革”造成的社会混乱
D.应对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11、“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口号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12、以下选项中最符合中国革命影片《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13、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4、1912年3月,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C.国民有人身……等自由和权利
D.见到大总统需下跪行礼并口呼“万岁”
15、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
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6、某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该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辛丑条约》
17、1861年雨果说:“抢劫已成为一种日常行为,小至小资家庭的钱匣,大至富丽堂皇的圆明园,直到被塞满的裤子不堪负重,坠至脚踝处。”下列与这一掠夺行为相关的是( )
A.鸦片战争英军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C.甲午中日战争日军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
18、2019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98年的艰苦奋斗,98年的勇于创新,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政党,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 B.国共第一次合作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9、“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项创举,它是( )
A.工业化建设
B.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D.三大改造同时进行,同步完成
20、将中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的事件是
A.加入欧洲联盟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D.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1、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________。
22、______年8月,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3、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__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_____。
24、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______ 。
2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__革命政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主张。
26、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的格局。
27、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_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__年。
28、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________
29、_____和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30、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______________。
31、请阅读下列材料:
(1)张謇投资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2)张謇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分析张謇的企业在一战中发展和一战后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么?
32、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列举三例该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指出该计划完成的意义。
33、19世纪中后期,为挽救民族危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先后进行了不同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材料三:康有为虽然能把皇帝拉拢过来作为权力的法律来源,但他忽略了国家的真正权力是在太后手里这一明显的事实。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天真地相信在皇帝的支持下,能克服一切困难。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最终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
——摘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他们(维新派)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赫德
(1)结合材料一,请列举出这一历史事件中的的一位中央代表人物和一位地方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自强运动”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自强运动的特点。
3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周恩来被任命负责起草《共同纲领》,他多次修改草案,初稿正式提出后,他先后主持或指导召开了七次会议,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意见,经过充分地民主协商、讨论修改,使草案日臻完善。各方都给予积极的评价,称其是全国人民革命大团结“坚固的政治基础”。
——摘编自熊华源《伟人年谱编幕背后的故事》
材料二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到残酷迫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
材料四 1986年《民法通则颁布》,2007年《物权法》颁布,2013年《民事诉讼法》颁布。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内容全面,详实,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中国新闻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制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部宪法的地位。
(3)材料三中的冤案发生在什么时候?说明了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出现什么问题?
(4)材料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