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泰安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北伐战争中,右图人物曾领导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被誉为“北伐名将”,第四军也因此被称为“铁军”。这位人物是(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 2、“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颂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召开的一次大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 3、中共一大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包括(

    ①领导工人运动 ②打倒封建军阀 ③争取民族独立 ④实现共产主义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 4、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保卫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 5、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帝国主义的炮声”是指(     

    A.鸦片战争

    B.马尾海战

    C.平壤战役

    D.威海卫战役

  • 6、“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它给我们的教训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①应该沿用和照搬革命战争时期的方法 ②要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④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成立的时间是

    A. 1919年5月4日

    B. 1919年7月1日

    C. 1921年7月1日

    D. 1921年7月23日

  • 8、信息:创办《新青年》,发起了新文化运动;五四期间,在北京领导学生斗争;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该信息指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毛泽东

  • 9、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右图为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 10、《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A.俄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B.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加剧

    C.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

    D.俄、德、法三国利害关系不一致

  • 11、某班学生准备出版一期禁毒黑板报,在搜集清朝禁烟运动的课程资源时,点击率最高的历史人物是(     

    A.严复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 12、下列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土地改革基本结束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④①

  • 13、《李宗仁回忆录》中写到:“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而取得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这个“胜仗”是(     

    A.平型关大捷

    B.豫湘桂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1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二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段材料最能说明的是洋务运动的兴办(   )

    A. 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 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1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重要讲话的指引下,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束缚,确定了全党工作的正确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行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1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A.竺可桢

    B.茅以升

    C.邓稼先

    D.袁隆平

  • 17、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 18、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两人的选择相同的目的是(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现君主立宪制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 19、“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

    B.谭嗣同

    C.邓世昌

    D.杨靖宇

  • 20、纪录片《复兴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出现“辫子剪了”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维新思想的传播

    C.民国政府的推动

    D.五四运动的影响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___________》;随后,清政府在于英、法、美签订的《________________》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 22、观察图二,在下图方框内填出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代号:

    A.兴中会成立地点

    B.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

     

  • 23、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____

  • 24、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_的原则;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25、图③为新发展理念示意图,“?”处应填入()、()。

  • 2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了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27、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1)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迈入了核大国行列。

    (2)大包干,春潮涌,走向希望的田野,在安徽________感受十八户农民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一五时期”修建的________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 28、______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年2月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 29、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创办的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是《_______》和《_______》。

  • 30、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1)1946年,蒋介石公然违背“____________”,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____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____________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

    (4)1949年1月,________战役胜利结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谋求制度变革、号召变法图强先进人物及历史事件是什么?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及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先进组织及其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 32、读材料并简答:

    材料: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2)“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内容还有哪些?

    (3)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1)结合所学,简述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名称。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