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娄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鲁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咏赞:“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报春的惊雷。”它的诞生(       

    A.为五四运动的胜利奠定基础

    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2、192548日,鲁迅致许广平的信中说:“总要改革才好。但改进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近几年似乎他们也觉悟了,开起军官学校来,惜已太晚。”以下对信中历史信息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火与剑”指暴力革命

    B. “别人”指日本帝国主义

    C. “还是如此者”指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学校”指黄埔军校

  • 3、某旅行社准备开通锦州天津徐州南京的红色旅游路线,导游要介绍发生在这些地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分别是

    A.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渡江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 4、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他的这项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是(     

    A.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 5、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进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   (  )

    A. 道光帝   B. 乾隆帝

    C. 咸丰帝   D. 光绪帝

     

  • 6、能够制定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权力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华全国总工会 C.政治协商会议 D.党代会

  • 7、欧洲中世纪的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当时存在封建等级制度

    ②当时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

    ③这种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义务关系

    ④这种关系使封建主及农奴之间关系井然,社会稳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 8、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哪一点最能说明这一点

    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C.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 9、下列徽章属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是(     

    A.

    B.

    C.

    D.

  • 10、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

    B.中央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 11、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表中所反映现象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B.造成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

    C.导致了清政府的禁烟 D.造成鸦片战争的失败

  • 12、“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下列特区中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 13、1944年5月17日,中外记者团及“随员”21人一行人从重庆出发到西北参观,10月下旬返回重庆。不久,记者团中的美国合众社记者福尔曼出版了《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该报道可能介绍了(   )

    A. 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新面貌   B. 东北义勇军拼死杀敌的场面

    C. 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的战斗   D. 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惨案

  • 14、近年来,在中山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小黄车、小蓝车,与传统自行车不同,这种新型车辆采取智能扫码开锁;车无固定主人,采取分时租赁模式,市民即扫即骑;据了解,全国共享单车每一分钟可减少碳排放13.2吨。小黄车的出现体现了哪些新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

    B.协调、绿色、开放

    C.绿色、开放、共享

    D.创新、共享、绿色

  • 15、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民族、民权

    D.民主、科学

  • 16、有人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B.强迫清政府割地并赔款

    C.获取领事裁判权 D.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7、2020年10月7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40周年纪念日。自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厦门紧紧围绕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努力推动厦门经济特区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沿。经济特区的特殊性表现在(  

    A.特殊的社会制度

    B.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D.特别的外交政策

  • 18、能够通过《史记》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19、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在抗战胜利后召开的会议。

    ②通过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大会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路线。

    ④它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20、在抗战胜利前夜召开,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准备条件、指明战后奋斗方向,并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1)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_

    (3)标志着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事件是__________

    (4)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 22、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宪法》的性质是____

  • 23、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离开中央苏区首都__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 24、20世纪70年代初,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25、1894年,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_______1895年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考试的举人上书_______,请求变法。

     

  • 26、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明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 27、抗美援朝战争英雄代表有:____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口;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

  • 28、1946年6月,蒋介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_____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年夏_____、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29、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青年们相信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和支柱,为了参军救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源源不断地奔赴广州报考________

  • 30、(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割占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中日签订了《________》,割占台湾等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________》,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5)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综合探究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该会议作出了怎样的重要决策?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治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分别写出中共十六大、十八大、十九大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32、素有“东方梦巴黎”之称的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

    (2)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3)写出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的名称。

    (4)写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名称。

  • 3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列举一例“一五”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方面取得的成就。简述“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重要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导的。”

    ——周恩来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见下图)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开展了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活动,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1)结合材料一,1953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首次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请问这个原则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这是周恩来在哪个会议上的讲话?这段讲话体现了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3)根据材料三,图中记录了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根据材料四,列举出一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参加的国际及区域性组织。

    (5)纵观新中国外交风云,你觉得新中国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