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襄阳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向南进发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下图是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信息说明(     

    A.全球变暖现象日益加剧

    B.游牧民族生产方式的缺陷

    C.自然灾害主导民族南进

    D.天人感应宇宙观念的实践

  • 2、1963年至1965年,我国城市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2.3%上升到2.9%,超过“一五”期间的投资比例。非生产性投资比例由“二五”期间的14.6%上升到20.6%。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B.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C.国内基本矛盾出现变化

    D.将建设重点放在三线地区

  • 3、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7%,80年代又下降到1.4%,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许多内陆国家还长期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观念落后

    B.地理环境恶劣

    C.人口增长过快

    D.经济的依赖性

  • 4、明代《大诰》规定:凡各地“耆宿老人、遍处乡村市井士君子人等”均可对地方官员测评,“列姓名具状”递送朝廷,并各级官员都不得阻拦。这些举措(       

    A.意图借助社会力量维护统治

    B.有效地规范了官员从政行为

    C.推动民主评议朝政之风盛行

    D.体现了监察体系的逐步完善

  • 5、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实现思想认识上的“华丽转身”。1894年创立兴中会时,他力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他以五色旗(寓意五族共和)为国旗。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了当时中国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 6、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

    D.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7、玉米、甘薯、马铃薯是美洲农夫赠给世界的三份大礼,同时花生、可可、番茄、南瓜、凤梨以及几种豆类也传到世界各地;而美洲则从欧亚大陆获得了小麦、燕麦、大麦等谷物以及柑橘类水果,甘蔗、咖啡和棉花也进入了美洲。这些现象表明(     

    A.美洲地区的族群混合现象得以形成

    B.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

    C.美洲地区原有的社会体系走向解体

    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 8、《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对秦汉疆域范围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记载。《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在记载相应的王朝疆域时多以秦汉的疆域为参照,或者作为突破的基点。这一现象(     

    A.适应了专制皇权强化需要

    B.契合了大一统的统治理念

    C.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

    D.反映了对秦汉统治的认同

  • 9、汉初,郡国须收集各地所产之物(方物)输送至国库。汉武帝时,朝廷以“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和“便远方之贡”为由,派均输官直驻郡国,他们负责验收方物,督促郡国附缴相应运费,然后将方物运至中央。汉武帝此举(     

    A.侵夺了地方富商大贾的利益

    B.旨在消除豪强对朝廷的威胁

    C.实现了对地方官的直接控制

    D.有利于保障中央政府的财力

  • 10、《盐铁论》记载了桑弘羊与贤良方正就专卖制度的辩论经过,桑弘羊认为,“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并以此作为盐铁官营、均输、榷酒政策的理论依据。汉代专卖制度的实行(     

    A.淡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B.激化了矛盾导致王朝覆灭

    C.推动了工商业迅速发展

    D.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11、1919年3月,李大钊发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提出“尊劳主义”,呼吁青年探寻劳动者苦痛悲惨的根源和解救劳动者痛苦的办法,并针对“许多的同胞,都陷溺到黑暗中间”,号召青年“尽管拿你的光明去照澈大干的黑暗”。可见,李大钊是在号召青年(     

    A.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B.融入劳工启发民众

    C.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号召工人武装斗争

  • 12、1956年4月,毛泽东在约谈国家各个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其中第一个关系就提到要协调农轻重比重。他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毛泽东意在(     

    A.保障农村土地改革的开展

    B.推进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C.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 13、如图为1937年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的代表作《二重奏》,其笔下线条柔软,曲线感人,形象减少了立体感。他说:“我发现自己在世界本身的几面镜子中记录下了世界的影子。”该作品体现了(     

    A.光怪陆离的色彩世界

    B.准确性完整性的素描

    C.直抒胸臆的热情讴歌

    D.自由奔放的自我表达

  • 14、同治十一年(1872年),左宗棠将西安机器局搬迁至兰州,更名为兰州制造局。为了增强兰州制造局的技术力量,他延请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工匠,又委派颇懂机器的总兵赖长主持工厂事务,使兰州变成了一个积蓄军火的大本营。兰州制造局的开办(     

    A.有利于应对西北边疆危机

    B.开启了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

    C.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创新了民族工业的经营方式

  • 15、据《史记》等书记载,西汉时人们热衷“驱逐”运动,连温良谨慎的汉文帝也追求这种“追速致远”的竞技乐趣。汉武帝执政,尚武之风益起,社会上又流行军事武艺运动,该记载表明,在西汉(     

    A.时代推崇阳刚力量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儒家思想受到抑制

    D.皇帝主导人们运动喜好

  • 16、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些论断(     

    A.意在说明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B.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

    C.吸取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强调了发展新民主主义的必要性

  • 17、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说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B.普通农户收益大大减少

    C.人口变少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D.农业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 18、阿拉伯人通过近百年(8世纪中期至9世纪中期)翻译运动,吸取古代诸多领域遗留下来的文化学术成就,他们没有满足于通过翻译所取得的知识,相反,只是借鉴于古代世界的成就,把它当作开启未来世界的一把钥匙。这反映了当时阿拉伯文化特点是(       

    A.宗教本位

    B.连贯东西

    C.兼收并蓄

    D.承上启下

  • 19、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发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并于1950年和1952年先后举行新年画作品评奖活动,选出了《毛主席大阅兵》《劳动换来光荣》《保卫和平》等具有典型性的获奖作品。此时的新年画运动(     

    A.有利于增强群众的国家认同意识

    B.旨在宣传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C.广泛选取农民加入合作社的题材

    D.反映社会主义时期的精神风貌

  • 20、如表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熊熊大火

    1791年

    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在海地发动武装起义

    1820年

    西班牙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826年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

    B.拉美各国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C.国际环境利于拉美独立运动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 21、春秋之前,诸侯国之间的边界较为模糊,存在大量的荒地,作为各诸侯国的缓冲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界限逐步清晰。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战国兼并战争的加剧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C.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出现

    D.礼乐制度的加强

  • 22、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湖南,中国共产党把农民协会组织机构延伸至各村﹐成立村农民协会,规定“村农民协会为农民协会基本组织,为会员间及会员与此同时级农民协会间联络之主要场所”。农民协会转变成以广大农民群众为基础的现代性革命组织。该状况(     

    A.使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转型

    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适应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需要

    D.为土地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证

  • 23、京汉铁路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告工人阶级与国民书》,谴责军阀吴佩孚“破坏约法赋与的集会结社自由权,惨杀赤手空拳以争自由的劳动者”,认为吴佩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敌人,乃是全国争自由的人民的敌人”。为此,中国共产党(     

    A.积极声援护法运动

    B.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明确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D.加快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24、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在回忆自己当年辞职创业的经历时说:“如果我80年代中期下海,别人肯定说我犯了错误;如果我1989年下海,别人肯定说我是混得不如意;但我1992年下海,别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

    B.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阶段

    C.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26、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 27、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核心思想:“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 28、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 29、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 30、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 31、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2、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 33、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4、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839年英国政府开始改变帝国政策,向英联邦转型。二战后,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转型力度继续加强,于是便有了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第一次非殖民化高潮,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主共和国。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民族主义者深受鼓舞,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该地区建立了一批民族独立国家,由此形成第二次非殖民化高潮。而法属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运动又给予英属黄金海岸人民以巨大支持,1957年,加纳共和国成立,这是在非洲的英属殖民地中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受此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了规模最大的第三次非殖民化高潮。

    ——摘编自潘兴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探析》

    材料二二战期间,大约有百万非洲人被征伍,非洲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从战争中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锻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即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了历史性的亚非会议。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内,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茶地普遍兴起,出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30多个国家实现独立的高潮。

    ——据杨兴华《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简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三次非殖民化高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

     

  • 36、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作用?

     

  • 37、有关鸦片战争,在历史与现实中有不同的认识。

    近160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种看法在研究鸦片战争的学人中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一百多年来,鸦片战争史研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对这场战争及对其后中国历史的影响,人们的评价并不一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我想,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评论,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评论,总是会得到更多的认同的。鸦片战争史研究涉及的问题非常之多,本文想就这场战争究竟是不是鸦片战争以及它的基本评价问题,发表一些浅见,……1840年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中国的历史文献从来都如实地称之为鸦片战争。当时的英国对此也是没有疑问的。但到了后来,英国的某些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却力图证明鸦片在当时整个局势中只是一个次要的,而不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因此他们认为称这次战争为鸦片战争是不恰当的。在他们看来,这场战争主要起因于东西方文化冲突,或则把这场战争说成是由于东西方法律制度不同而引起的争执,或则把这场战争说成是英国为了要求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正常贸易。总之,力图说明这是先进的西方文化与落后的东方文化的战争。

    ——蒋大椿《关于鸦片战争的评价问题》原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04期

    评材料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不同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38、英国工业革命

    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1)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哪些是原始史料,哪些是非原始史料?(填写字母)

    (2)1858年7月10日,英国著名的讽刺漫画杂志《PUNCH》刊登了一幅题为“沉默的强盗”的漫画,画面为一具骷髅在泰晤士河上划船,船旁漂浮的是鱼和动物的尸体。在画题下还有一行文字:“YourMONEYorYourLIFE!”。该漫画反映了其作者对英国工业革命怎样的看法?

    (3)根据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作者提出的,对工业化进程中“MONEY”和“LIFE”的选择?

  •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对传统的理解见仁见智。在词源学上,“传”与“统”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独立的词汇。“传,续也”。“统,绪也”。传统,本意是谓帝业、学说等世代相传。在西方,英文tradition(传统)源于traditio。在罗马法中traditio是转移私人财产拥有权的一种方式。《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传统的概念作出现代的解释:“传统从字面上来看,凡是我们文化中从过去流传或遗留下来的内容,都可称之为传统。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传统特指风俗、礼仪、信仰、习惯等,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古老的,而且我们还赋予它们以现代的价值。”

    ——摘编自夏锦文《社会变迁与中国司法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

    围绕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点,论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