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如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表格数据体现了( )
时期 | “诈病官员”人数 | 任职区域 | “诈病官员”人数 |
东汉前期(光武至和帝) | 30 | 地方 | 44 |
东汉后期(殇帝至献帝) | 91 | 中央 | 84 |
(注:部分官员任中央官与地方官期间均出现诈病现象)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
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2、阅读下表。由此可推知,辽朝的科举制( )
辽太宗 | 在燕云十六州地区设科考试,专为汉人而设,无固定的科考时间规划 |
辽圣宗 | 开科取士每年一次,分诗赋、经义、法律三科,不允许契丹等北方部族人参加 |
A.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做法
B.完成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
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增强了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3、据载:唐太宗平突厥后,“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但贞观十四年,唐政权平定高昌之后,设“都护之职,掌抚尉诸蕃,辑宁外寇,觇候(chān hòu侦察)奸谲,征讨携贰”。这次调整说明唐王朝( )
A.综合实力超越了突厥
B.放弃了羁縻府州政策
C.强化对西北的统治权
D.旨在防止各部族叛乱
4、如表格为1994年我国三种私营企业组织形式的企业数统计情况。据此可知,当时( )
| 独资企业 | 合股企业 | 有限责任公司 | |||
企业数(万户) | 增加(%) | 企业数(万户) | 增加(%) | 企业数(万户) | 增加(%) | |
商业 | 5.33 | 99.6 | 1.8 | 63.8 | 7.3 | 101.9 |
饮食业 | 0.74 | 102.0 | 0.12 | 65.3 | 0.09 | 125.3 |
服务业 | 0.76 | 73.2 | 0.27 | 69.5 | 1.1 | 75.6 |
修理业 | 0.36 | 80.1 | 0.12 | 49.4 | 0.05 | 120.8 |
A.私营企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
B.改革深化促进私营经济发展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局面形成
D.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新兴模式
5、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收集到以下图片。他们探究的主题可能是( )
A.传统经济的演变趋势
B.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
C.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
D.雇佣关系的逐渐确立
6、1939 年12 月,中共中央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强调“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应该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我们的军队,加入我们的学校,加入政府工作”。该决定意在( )
A.强调知识分子的中流砥柱作用
B.凝聚共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C.践行“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原则
D.传播文化提升党员干部素质
7、阅读如表,可知当时( )
洋务运动时期赴美幼童籍贯分布表
省份 | 广东 | 江苏 (包括上海)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山东 | 合计 |
人数 | 83 | 22 | 8 | 4 | 2 | 1 | 120 |
A.洋务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B.美国在各地渗透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C.留学教育受到地域开放程度的影响
D.传统教育体制仍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8、“……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普京认为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百姓的购买力低下
B.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C.实行平均主义分配
D.苏联体制的后遗症
9、下图为1979年四川出土的一件石田塘模型。一侧凿出两块水田,一块田里积有堆肥,另一块田里两个农夫正俯身劳作;另一侧凿出水塘,塘中置一小船,还有鳖、青蛙、田螺、莲蓬等,这就是汉代陂池稻田模型。这反映当时( )
A.劳动者积极性空前高涨
B.多种经营方式已经出现
C.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
D.铁犁牛耕得以广泛推广
10、下图为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良渚先民在古城建设之初,在这一流域的上游、中游、下游兴建了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利体系,具有防洪、农田灌溉和运输等综合功能。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 )
A.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能力
B.精耕细作农业特征已出现
C.出现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D.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11、下表所示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出中国( )
| 改革开放前 | 改革开放后 |
办学体制 | 国有化 | 一主多元 |
资金来源 | 单一的投资制 | 多渠道集资 |
教学观念 | 以知识为本、以教为中心 | 以学为中心 |
招生就业制度 | 统招统配度 | 面向市场 |
A.思想变革与社会变革同步
B.高等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
C.办学理念受生产关系影响
D.高等教育已形成完整体系
12、下图最适宜于探究 ( )
A.两河流域早期文明
B.地中海时代的来临
C.古代帝国扩张潜能
D.中古亚洲帝国扩张
13、1935年,美国通过《中立法案》,规定了强制武器禁运条款;1939年,放弃武器禁运条款,交战国可以以“现款自运”的方式购买武器;1940年,提出实行租借法,允许政府向任何“对美国防卫至关重要”的国家销售或租借武器。美国转变态度是因为( )
A.国际和平主义的盛行
B.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
C.经济大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发展
D.国际军事竞争的压力不断加大
14、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建立起强大的出口型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中韩国的人均收入从1970年的270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5400美元。与此同时,位于经济发展模式底层的是“最不发达国家”,有10亿贫困群体仍缺少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这说明( )
A.世界殖民体系瓦解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中国家经济虽有增长,但面临挑战
C.新兴民族国家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发展
D.二战后世界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15、1978-1988年,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1990年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趋势。据此可知( )
A.农村劳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
B.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C.移民方向主要由边缘到中心
D.小城镇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16、《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既有进步性和革命性,又有落后性和空想性。其空想性体现在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B.公众选举官吏
C.禁止妇女缠足
D.洪秀全分封诸王
17、2023年3月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东周时期后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人员在山西朔州发现321座东周时期墓葬,出土的陶器风格独特,其中带耳陶罐(如图)等器物与内蒙古的东周墓葬出土器物相似。这( )
A.印证了东周文明起源于山西朔州文化
B.说明内蒙古文化领先于山西文化
C.表明中华文化起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D.体现出区域间存在文化交流现象
18、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年),将军和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作为将军的家臣,尊称为“御家人”。将军对御家人赐予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权益。1232年,幕府又制定“贞永式目”五十一条,作为幕府施政和统制御家人的基本法规。据此可知,该制度( )
A.反映律令制国家成熟
B.维护土地公有制原则
C.为庄园制经济的产物
D.有利于天皇中央集权
19、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制,英镑汇率自由浮动,与黄金脱钩。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国家都放弃了金本位制,逐渐形成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这表明( )
A.英镑世界货币体系瓦解
B.各国开始推行贸易保护政策
C.金融领域经济危机最为严重
D.英、美、法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20、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价格双轨制。物资分配一部分是计划调拨,执行计划价格;一部分是市场调配,执行市场价格。在物资比较紧张的80年代,两者价格往往差别很大。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B.经济体制改革尚待完善
C.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
D.政府管理职能趋于弱化
21、百合花图案原是基督教中的一种神学象征符号,此后逐渐成为法国国王的专属纹章。13 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国内的王室领地或领有国王“特许状”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图案。这有助于佐证( )
A.百合花成为法国的象征符号
B.法兰西王权有一定程度加强
C.等级君主制在法国已经形成
D.教会教权与世俗王权的结合
22、下面是西欧中世纪庄园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庄园( )
A.领主与村民间和谐共处
B.经济形态具有一定封闭性
C.村民实行集体劳作方式
D.为城市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23、《帕罗斯碑》发现于希腊帕罗斯岛。碑文以刻碑那一年为基点依事纪年,比如“距今1135年前,得墨忒耳(农业女神)寻女并播种,得谷物者众”“距今57年前……亚历山大葬于孟菲斯;哲人亚里士多德卒;……托勒密至库勒内。”从距今418年开始,每年都记载当年雅典执政官姓名。对此石碑的认识合理的是( )
①此碑产生于希腊化时代 ②为研究希腊民主政治和文化提供史料
③碑文带有一定神话色彩 ④开创了西方历史学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湖南岳麓书社等出版社出版了“走向世界丛书”,共36种,收录康有为、梁启超、薛福成等近代人物到欧美、日本出使、留学、游历和考察等所留下的日记、笔记和游记,这套丛书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反响。这一出版现象体现了当时( )
A.史学研究领域拨乱反正
B.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文化探索
C.出版领域进行体制改革
D.呼应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25、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6、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27、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28、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29、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30、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31、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 制度设计和后果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 A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 B |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32、观察中国古代各朝疆域版图,回答问题
(1)请按照示例将表格空缺处填写完整。
朝代 | ①: | ②: | ③:唐朝 |
判断依据 | ④: | ⑤: | ∕ |
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措施 | ⑥: | ⑦: | ⑧: |
(2)概括这三幅图所反映的我国历史发展特点。
33、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儒学地位 | 时代背景 |
孔子 |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
秦始皇 | 2 | 4 |
1 | 独尊儒术 | |
朱熹 | 3 |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4、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 分析 |
例:西汉首都长安 |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
|
|
|
|
|
|
|
35、概述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8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美法两国的历史文献: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众议员议员任期4年,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任期9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1/3。……”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美法两国的什么政治文献?以上材料体现了哪一种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类型?
(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在实行代议制时贯彻了怎样的原则?
37、如何评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39、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⑴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先后被用作能源的依次是什么?
(2)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3)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不同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