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组织中,被称为“第一国际”的是
A.巴黎公社 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国际工人协会 D.正义者同盟
2、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意大利
3、他曾将拿破仑视为“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英雄”,但拿破仑称帝使其所崇拜的英雄本质破灭,加之耳聋所带来的痛苦,他更多的思索定格在如何将生命中的痛苦经历,升华为艺术的永恒信仰。下面属于他创作的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物种起源》
C.《战争与和平》
D.《向日葵》
4、14—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下面的几件作品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B.
C.
D.
5、17-18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转折的实质是
A.世界各国、各地区间联系加强
B.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封建主义的解体
C.西欧殖民者开始了殖民扩张
D.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变
6、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某一专题复习时收集到下面的两幅图,你认为这两幅图可用于研究( )
A.美苏争霸的演进过程
B.欧洲联盟成立的影响
C.美、日、西欧经济对比
D.西欧走向联合的背景
7、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诺曼底登陆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B.雅尔塔会议尊重了中国的利益
C.《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8、德国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对“第三次征服”理解正确的是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9、数字符号(0~9),欧洲人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它是哪里人发明的
A.阿拉伯人
B.印度人
C.两河流域人
D.中国人
10、英国与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相同的阻碍,这种阻碍是( )
A.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B.外来殖民压迫
C.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混乱
D.其它国家的战争威胁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飞梭的发明
B.蒸汽机的出现
C.工厂的出现
D.珍妮机的出现
12、“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起责任,司法独立等。”该材料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讨袁檄文》
D.《时务报》
13、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尼罗河啊,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
A.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淹死了许多人
B.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
C.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
D.尼罗河在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
14、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对华盛顿和拿破仑评价最恰当的是
A.是封建制度的掘墓人
B.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D.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15、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结果是( )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 ④都让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英国政治家格迪斯把德国比作柠檬,坚持要把它挤到“果仁都吱吱发响”。为达到这一目的,英国及其盟国迫使德国签订了
A.《联盟条约》
B.《凡尔赛条约》
C.《国际联盟盟约》
D.《九国公约》
17、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A. 1933年10月
B. 1935年1月
C. 1936年10月
D. 1935年10月
18、恩格斯说:“18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其依据应是( )
A.法国的共和制度影响深远 B.法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启蒙运动达到高潮影响世界 D.法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19、下列关于古代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基督教诞生的地点是欧洲的巴勒斯坦,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②西欧封建庄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単位,盛行农奴制,是当时杜会的基础
③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④罗马帝国前期呈现过欧洲奴隶社会的最辉煌状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它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绘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中的“它”是( )
A.废除农奴制法令
B.明治维新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21、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______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_的失败而结束。
22、1492年8月,_______受西班牙王室资助,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_______。
23、有一个旅行社要组织一次出国旅行,请你提供下列地区的旅游知识:
(1)到埃及的开罗可以参观著名陵墓建筑——
(2)到土耳其可以参观拜占廷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3)到法国可以参观被誉为“石头的交响乐”的——
(4)到沙特阿拉伯可以参观被称为“禁寺”的——
24、________用改良蒸汽机开启了蒸汽时代的大门;________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进了电气时代。
25、凯撒命人以埃及的 ______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为纠正每年6小时的误差,增加了闰年,新历法称为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使用的 ______的基础。
26、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展开了一场历时10个月的阵地战___________有“绞肉机”。“屠场”“地狱”之称。__________是日本法西斯的核心。
27、新航路开辟后,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_______”之称;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__”。
28、________(事件)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甘地发动的________(事件),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9、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编写的《____________》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0、战争带来众多变化。
(1)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千年帝国拜占庭最终灭亡。
(2)19世纪初, (历史人物)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3)1943年2月结束的 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
31、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一些大帝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公元前4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是哪一帝国?
(2)公元前27年,是谁建立了罗马帝国? 1世纪时,在其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哪一宗教?该宗教宣传的教世主是谁?
(3)4世纪末,在哪一外部势力的打击下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800年前后,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是什么?该王国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么?
3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古代法制】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2)古希腊雅典国势强盛时期,经过伯里克利的改革,雅典什么制度发展到高峰?
(3)哪一文献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又是哪一文献?
【近代法制】
(4)对权力和自由追求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法律文件是什么?
(5)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成为很多国家的民法参照的蓝本是哪部法律文献?
【文献启迪】
(6)通过对上述法律文献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3、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亚洲先人们很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汉武帝时,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之后逐渐形成的丝绸之路记录着亚洲先人们和平交往、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试举两例加以说明。除了和平往来,暴力冲突客观上也促进文明交融,请举一事例并予以说明。
(2)首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开始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列举一例文明因“长期自我封闭,走向衰落”的典型事例。
(4)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多样的人类文明?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它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
——《大国崛起》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概括“短短几千个字”对英国产生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联系所学知回答,“短短几千个字”以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示中美国三个机构分别行使什么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能够建立三权分立的政府体制,最基本前提是什么?
材料三:“全面推进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遵中宪法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更明执法,有权不可任性,用权必受监督。
——摘自2018《政府工作报告》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早期的美国颁布什么法律文件来实现“用权必受监督”的?
(4)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