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亳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

    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

    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 2、今年6月在学校“跳蚤节”上,历史老师捐献的《清明上河图》(仿真全图)格外引人注目。《清明上河图》(如图,局部)反映了宋代

    A.对外开放 B.资本主义萌芽 C.商品经济繁荣 D.手工业兴盛

  • 3、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职责。下列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事件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雅克萨之战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奴儿干都司

  • 5、下列选项与下图牌匾有关的是(     )

    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度   D. 廷杖制度

     

  • 6、载初元年二月。女皇武则天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一举措

    A.促成了“贞观之治” B.开拓了唐朝疆域

    C.完善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开元盛世”

  • 7、分别建立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契丹、党项、女真   B. 党项、契丹、女真

    C. 女真、契丹、党项   D. 党项、契丹、女真

  • 8、下表是明淸时期“文字狱”次数的粗略统计,这些数据的变化最能体现

     

    时期

    明太祖

    康熙帝

    雍正帝

    乾隆帝

    次数

    19

    12

    17

    130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大一统观念加强

    C. 科举制度的僵化

    D. 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 9、读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政权名称

    存亡时间

    开国国君

    国君身份

    后梁

    907-923年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年-946年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0年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1-960年

    郭威

    邺都留守

     

    ①几个政权统治范围都在黄河流域   ②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③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④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  

    ①唐玄宗重用奸臣,朝政腐败

    ②北方突厥族的侵扰

    ③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

    ④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1、如图所示古钱币采用了外圆内方的形制。这一币制反映出契丹(     

    A.改变了游牧生活

    B.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C.与北宋互通使节

    D.接受了北宋的岁币

  • 12、“它”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它”是指

    A.越剧 B.京剧 C.昆剧 D.川剧

  • 13、明朝前期,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明朝中后期,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却日益尖锐,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 对外政策的变化 B. 封建制度的没落

    C. 军事实力的落后 D. 文学艺术的衰败

  • 14、殿试制度最早出现在(   )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 15、标志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 七国之乱

    B. 黄巢起义

    C. 安史之乱

    D. 陈桥兵变

  • 16、下列关于朱元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一位领袖

    B.他设立了锦衣卫

    C.它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

    D.1421年建立明朝

  •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朝印制的《佛经》 B.唐朝印制的《古兰经》

    C.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D.唐朝印制的《圣经》

  • 18、下列朝代在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及统治时间方面与秦朝相似的是

    A. 隋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 19、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他虽然立下盖世奇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他”是

    A.岳飞 B.文天祥 C.卫青 D.霍去病

  • 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新中国的成立

    C.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________》,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明代宋应星编写了《________》一书,这是一部科技著作。

  • 22、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_______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_____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

  • 23、配对填空

    A.徐光启B李时珍C施耐庵D吴承恩E.宋应星F.罗贯中G.汤显祖

    《西游记》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天工开物》________《三国演义》________

    《农政全书》________《本草纲目》________《牡丹亭》________

  • 24、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 25、标志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

  • 26、11世纪前期(1038年),党项族首领________建立西夏。

     

  • 27、明朝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 28、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 29、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 30、郑和下西洋

    (1)前提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____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_____”,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

    (3)概况:从_____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_____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

    (4)影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_____,不仅增进了中国与_____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______,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配伍连线题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的思想文化成就

    (1)北宋毕昇发明的新技术_______

    (2)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

    (3)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_______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宋元时期大都市景象繁荣。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每月举办多次庙会。庙会上有各种商品交易和各种表演,热闹非凡。七年级某班学生开展以“宋朝的都市和文化”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活动一 看图说史)

    材料一

    (1)上述这组图片反映了宋朝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具有怎样的特点?

    (活动二 读文析史)

    材料二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时代一向是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可见,相提并论的每一个都有宋。

    (2)宋代最主要且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是什么?并举出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材料三 唐朝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市,是主要商业区,这里商铺林立;城内所建100多个坊,是居民区,居住人口达百万……宋代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分析,宋代城市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有何变化?

    (活动三―学史明智)

    (4)宋代市民的文化生活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