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平凡的世界》一书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B.《昆虫记》表现了法布尔敬畏生命的情怀,文中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
C.《水浒传》中与鲁智深相关的情节包括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等。
D.《水浒传》采用古代白话,语言生动又富有表现力,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的人物语言。
2、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纷纷溃退(kuì) 镌刻(juān) 凌空(líng) 殚精竭虑(dān)
B.屏息敛声(bǐng) 歼灭(jiān) 悄然(qiǎo) 鸢飞戾天(nì)
C.翘首以待(qiào) 缥碧(piǎo) 娴熟(xián) 锐不可当(dāng)
D.眼花缭乱(liáo) 咆哮(páo) 仲裁(zhōng) 摧枯拉朽(xiǚ)
3、选出比喻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鲜嫩的芦花像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
B. 母亲眺望的目光是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远方游子的心。
C. 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D.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一个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
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难道我们不应该否定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吗?
修改:将“否定”改成“肯定”。
B.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南京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修改:去掉“也参加了学习”。
C.春风一到,向阳的山坡便有了若隐若现的绿意,展现出一派生机。
修改:将“展现出”改成“表现出”。
D.赫图阿拉城距离辽宁省会沈阳约100千米左右。
修改:去掉“约”。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
①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蓬山此去无多路, 。(李商隐《无题》)
③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⑤江山代有才人出, 。( 《论诗》)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部小说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用“眼”看温度——红外遥感
①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用它来看五彩缤纷的世界。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的指标,用眼睛能“看”到温度吗?
②显然,人眼只能感知可见光,不能看到温度。但有些动物可以,例如响尾蛇。响尾蛇的眼睛和鼻孔之间有一种叫做“热敏器”的器官,可以探测到周围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中进行处理,这使得它们能够在黑暗中定位猎物,或者在白天也能够找到潜藏在草丛中的猎物。
③既然响尾蛇能看到温度,那么人类如何能借助仪器设备也看到温度呢?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人类物理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史,即黑体辐射问题的研究,这也是被广为流传的物理学上空的“两朵乌云”之一。
④所谓黑体,指的是可以吸收全部外来辐射而无反射或者透射的理想物体。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从1896年开始对热辐射进行系统研究,最终给出了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更精确描述辐射、温度和波长的关系,从此被广泛应用于红外温度计算中。普朗克是公认的近代物理的开拓者之一。
⑤普朗克公式表明:任何温度大于绝对温度(OK)的物体,都会发射电磁辐射(电磁波)。红外辐射和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都属于电磁辐射,只是它的波长要比可见光更长。从普朗克公式可以推导出前面所说的维恩位移定律:波长=0.002897/温度。
⑥也就是温度越高的物体它发射电磁波的中心波长越短,电磁辐射根据波长划分了不同的波段。我们看到的可见光波段是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大概相当于温度为6000K的物体发出的电磁辐射;而我们地球上大部分的物体温度在300K左右,发射出的电磁辐射波长更长,都是在红外波段。
⑦使用红外辐射探测装置,通过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目标温度的技术是红外遥感。利用红外遥感,人类不需要可见光,也不需要直接接触,就能用眼睛“看”温度,红外遥感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气象、环境监测等领域。
⑧例如,在军事领域,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用来侦测地方的隐蔽目标,识别和追踪导弹等。在工业中,红外遥感可用于测量设备表面温度,监测人体发热症状,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在农业中,红外遥感可用于测量土地表面温度和作物温度,分析作物生长状态和水分利用情况。在环境监测中,红外遥感可用于测量大气温度和水面温度等,帮助科学家了解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和陆地表面的变化情况。
⑨由于红外遥感“看”到的是目标物自身发射的电磁辐射,不需要辅助光源,因此可以昼夜成像,实现夜间侦察。并且与雷达或者激光相比,其自发辐射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用来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踪迹的红外相机,就是利用红外遥感。
⑩目前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红外热成像产品,就是利用红外热像产品,将物体的热信号转换为人眼能够识别的图像。首先通过光学系统接收并聚焦目标的红外辐射;之后,通过红外探测器将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在经过一系列的放大、滤波等信号处理过程后,形成视频数据传输至显示器显示,最终得到与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相对应的红外热图像。
⑪发展到今天,卫星上红外遥感技术测量的海面温度精度可以达到0.3K,陆面温度的精度也可以达到2K。人类的眼睛虽然不能像响尾蛇那样直接“看”到温度,但借助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却可以看到更准确的温度、更大区域的温度以及更多精彩的世界。
【1】下列选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题目“用‘眼’看温度”中的眼并不是指我们人类的眼睛,而是一种科学技术手段——红外遥感。
B.温度越高的物体它发射电磁波的中心波长越短,所以越需要红外遥感捕捉。
C.红外遥感“看”到的是目标物自身发射的电磁辐射,即使在夜间也可以成像。
D.“所谓黑体,指的是可以吸收全部外来辐射而无反射或者透射的理想物体”这一句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结合选文第②段的内容概括一下响尾蛇是如何定位猎物的?这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3】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广泛”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4】结尾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9、按要求作文
因为有人爱你,所以你是幸福的;因为有事可做,所以你是充实的,因为有坎坷,你学会了坚强,因为有失去,你懂得了珍惜。
请以“因为有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