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以致命打击的是 ( )
A. 李渊 B. 黄巢 C. 陈胜 D. 吴广
2、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A.商朝
B.隋朝
C.汉朝
D.唐朝
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最近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在湖南卫视节目《歌手》上深情演唱了他的成名曲---《天堂》,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阿骨打
D.忽必烈
4、下列宋朝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 )
①苏轼 ②辛弃疾 ③李清照 ④柳永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该材料主要反映分封制的相关信息是( )
A.分封制诸侯的义务
B.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C.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D.分封制带来的后果
6、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史时,列表如下,此表说明当时
A.繁荣的社会经济
B.融洽的民族关系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多彩的文学艺术
7、江南地区地广人稀,放火烧荒的落后局面到南朝得到很大的改变,最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B. 南方人改变了过去落后的生活方式
C. 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有发展农业优越条件
D. 水稻种植推广到江南地区
8、这是一次改朝换代的生死决战,从此历史由商朝过渡到了周朝,这次“战争”指的是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城濮之战
D.长平之战
9、唐朝的建立者( )
A.李渊
B.李世民
C.杨广
D.李元霸
10、“杯酒释兵权”是与赵匡胤有关的典故。这一典故反映了他采取的措施是( )
A.调换军队的将领
B.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C.分割宰相的军政大权
D.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11、唐太宗吸取了隋完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状况,史称
A、文景之治 B、康乾盛世 C、贞观之治 D、光武中兴
12、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减轻人民负担 C.发展农业生产 D.巩固封建统治
13、“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所以,隋朝大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控制
B.沟通了南北交通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巩固了国家统一
14、下表反映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书写材料,有的笨重,有的很脆,有的昂贵,都不适于大量使用。后来,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得益于( )
国家或地区 | 朝鲜 | 印度 | 埃及 | 欧洲 |
书写材料 | 简帛 | 白树皮、棕榈树叶 | 莎草纸 | 羊皮 |
A.李斯等人创制了小篆
B.西汉麻纸的推广
C.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
D.锺繇创楷书书法
15、造成下表耕地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 | 耕地面积(顷) |
1661年(顺治十八年) | 5493576 |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 6078430 |
1724年(雍正二年) | 6837914 |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 7414495 |
A. 清朝土地兼并严重
B. 清朝手工业发展
C. 清朝商业的兴盛
D. 清朝推行垦荒政策
16、《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这部通史巨著的编写体例是:( )
A.国别体
B.编年体
C.断代体
D.纪传体
17、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有深远影响的是
A. 允许土地私有 B. 重农抑商 C. 实行“连坐法” D. 推行县制
18、2019年底,“经典课文《陈涉世家》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删除”的消息在微信中流传,有网民叹息:少了学习底层逆袭上进的机会。该课文记载的历史人物是
A.陈胜和吴广 B.项羽和刘邦 C.廉颇和赵括 D.刘备和曹操
19、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当时人们不以从军为荣的原因是( )
A.重武轻文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科举取士制度
20、世界上出现最早的纸币是( )
A. 圆形方孔钱 B. 五铢钱 C. 会子 D. 交子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 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3). 开通大运河——
(4). 诗仙——
(5). 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
(6). 唐朝的开国之君——
22、行省制度即今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它产生的朝代是____
23、230年,孙权派将军_______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_______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4、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朝时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一一
(2)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定都一一
(3)唐朝灭亡后在北方割据太原的政权名称一一
25、______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______是战国时期秦国蜀君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6、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7、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_____。清朝雍正帝时,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设立_____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28、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___________作为标准货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
29、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通史。
30、隋唐时期开凿的甘肃敦煌 (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宋代浙江哥窑烧制的 (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31、墨子 顺应自然
韩非 民贵君轻
孟子 “兼爱”“非攻”
庄子 以法治国
32、根据给出的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1)通过推举而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互相辩论
(3)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
3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对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隋唐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隋唐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二:“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
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
(1)请你用一个史实说明材料一中“隋唐时期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2)材料二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西行前往何处取经?
(3)材料三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并说出该事件的影响?
(4)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