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编撰《史记》
B.创编“五禽戏”
C.改进造纸术
D.创立太平道
2、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一人物?
A.寇准
B.宋太祖
C.赵构
D.宋真宗
3、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表格中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 | 历史史实 | 历史解释 |
A | 北京人的发现 | 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B | 甲骨文的发现 |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自商朝开始 |
C | 丝绸之路的开辟 | 沟通了亚非美三大洲,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D | 西域都护的设置 | 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
A.A
B.B
C.C
D.D
4、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为了了解岳飞的事迹,我们可以研究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郾城大战
C.淝水之战
D.澶州大战
5、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图中科技文化成就与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中国古代有一因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代历法等成就而闻名于世的朝代,这个朝代是( )
A.东汉
B.商朝
C.西汉
D.北魏
7、“胡商云集长安城”“汉戴胡帽,胡戴汉帽”“胡饼、胡乐、胡舞盛行”,这些现象出现在 ( )
A.北魏
B.西晋
C.东汉
D.唐朝
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南宋与金对峙
B.北宋与辽对抗
C.北宋与西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9、有数据表明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90%左下的人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东汉时期就有一位名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称为“医圣”。他是( )
A.华佗
B.扁鹊
C.张仲景
D.贾思勰
10、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这一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A.分封制的建立 B.楚汉之争结束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郡县制的实行
11、《春秋》记载:文公九年,周天子使毛伯来求金。堂堂周天子遣使向诸侯求援,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诸侯已全部称霸 B. 西周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 周天子朝秦暮楚 D. 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12、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下列各项中,反映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句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13、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情况符合史实的是(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需兑换钱币才能进行交易
C.各地官员用不同文字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14、朱彧在《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书中描绘的史实最早出现在( )
A.唐朝末年
B.北宋末年
C.南宋末年
D.元朝初年
15、其统治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的帝王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16、促使原始人类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了建造房屋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
17、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商”或“殷”,原因是
A.商朝建立定都于殷 B.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C.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D.“殷”字吉利
18、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重要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商鞅变法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卧薪尝胆
19、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韩非子——以“法”治国
B.孟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民贵君轻
20、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这一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
A.楚汉之争结束 B.控制豪强地主势力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彻底废除严刑苛法
21、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____和黍。
22、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
文物内容 | 船形彩陶壶 | 骨针 | 鱼纹彩陶盆 | 猪纹黑陶钵 |
远古居民 |
|
|
|
|
23、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一书 ______;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 ______。
24、581年,_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907年,朱温建立了____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25、唐朝时,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风气盛行一时;与此相反,宋朝时浓厚的______风气盛行。
2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________个民族组成。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开始形成新的民族是________。
27、______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隋炀帝被叛军杀死的地点——
(3)唐朝时设立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的两个机构——
29、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1)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________石器。
30、文物识别。在表格中填写下列各图文物或想象图的名称以及使用的远古居民。
3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相应的序号完成下列搭配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相传在黄帝时期制作音律——________
(2)改进造纸术的东汉宦官一一________
(3)献计火攻,诈降曹操——________
(4)发明千里船,创制《大明历》——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进行有效的统治,将西藏等边疆地区都处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帝接见,被正式赐于“达赖喇嘛”封号。雍正二年(1727年)……乾隆五十七年又制定……。
材料四: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哪位皇帝把女儿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他的开明的民族政策使他赢得了什么称号?说说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作用?
(2)请写出元朝管辖西藏的机构名称?
(3)清朝初期受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一个喇嘛教首领,他是谁?册封他的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三写出材料中省略号中清政府加强对西藏统治的另外两项措施?
(4)读史明智,综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