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学校举办的科普知识竞赛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不仅翻阅课本查阅相关问题,还通过课外图书、互联网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虽然遇到了困难,但收获多多。这次竞赛活动使我们认识到(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课堂②探究、思考、感悟都是学习的表现
③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唯一的任务④我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小敏和小新是好朋友。生活上,他们分担烦恼,共享快乐;学习上,你追我赶,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学习成绩。由此可见( )
①友谊要以自我为中心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③友谊只有快乐,没有烦恼
④友谊是平等的和双向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俗话说“人无完人”,这告诉我们( )
A.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要不断完善自己
B.任何人都有缺点,追求完美是不现实的
C.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我不必在意自己的缺点
D.人在成长过程中要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4、2021年6月5日,西安市东城一中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小学毕业生和家长共1500余人一起走进校园,参与特色课程、社团活动和趣味运动会,了解校园文化,感受学习生活。通过体验,同学们可以认识到,中学生活会( )
①让自己成为完美的人 ②引领我们探索新知
③丰富我们的个性 ④涵养我们的品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和谐稳定的是( )
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认真学习②妈妈病了,我给妈妈买药
③周末只“宅”家中打游戏④家务劳动共分担、齐协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面漫画《将来谁去开飞机》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关切他人的生命健康②要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③要提升精神生活的需求④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启示我们做更好的自己要( )
A.知行合一,说到就要做到
B.自信自强,全面认识自己
C.扬长避短,发扬自身长处
D.换位思考,要替他人着想
8、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美丽的中国梦属于你们”。中国梦与少年梦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梦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
B.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是紧密相连的
C.有梦想就有希望。少年梦更是一种信念
D.我不需要梦想,梦想只是一种新的幻想
9、下面四幅反映友谊的漫画,值得我们学习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邓清明四次进入备份乘组,四次错过飞天梦,但他从未放弃,始终保持高强度学习和训练,在56岁这一年成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圆梦太空。邓清明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实现梦想要珍视团队合作
B.立志,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C.有了航天梦就不会再有困难和挫折
D.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11、同学们通过“我的自画像”活动描述自己的与众不同。此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认识到( )
A.生命是独特的
B.生命是脆弱的
C.生命是不可逆的
D.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12、以下做法中有利于我们结交到真朋友的是( )
①不断努力,付出持续行动②包容差异,避免一切冲突
③主动表达,掌握交友智慧④正确对待朋友无意的伤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自问:“什么是哲学?”然后自答:“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对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只有哲学家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④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周末是家庭聚餐的日子,一年级的小明看见餐桌上摆着自己最爱吃的烤鸡翅,虽然还没到开席的时间,他急忙走过去用手抓起来准备开吃。爸爸看见了连忙制止他,说:“长辈不上桌,晚辈不落座;长辈不动筷,晚辈不动筷”,并让他赶紧给在座的几位长辈道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父亲的方式伤害了孩子自尊
B.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
C.父亲小题大做,无需理会
D.良好的家风只需父母做出榜样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从法律层面而言,这一规定说明( )
A.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孝亲敬长要体现在日常的实际行动中
C.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D.只有一些情况特殊的父母才需要儿女的孝敬
16、七年级学生林洁在新生见面会上进行自我介绍时,一方面介绍了自己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优点,另一方面向同学们说明了自己有时粗心大意的缺点。林浩这样做( )
①有利于使自己成为十全十美的人 ②有利于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③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④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上,梅西带领阿根廷国家队,以顽强的毅力力克法国队。整场比赛跌宕起伏,阿根廷“领先—追平—领先—追平”,最终在点球大战中获得胜利。5届世界杯,16年光阴,这条最艰难的道路,梅西终于走完,在最后一场世界杯的赛事上,他迸发惊人的战斗力,不仅助力阿根廷队重夺大力神杯,也为自己的足球人生实现了大满贯,成为了新一代的球王。梅西的成功告诉我们( )
A.挫折是不良情绪,要保持开朗乐观心态
B.要发掘生命中的力量,实现生命的精彩
C.有限的个人力量通过优化组合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
D.成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努力需要方法
18、“雷锋既平凡也伟大,他干一行爱一行,无私奉献、乐于助人,让群众感受到温暖……”“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60年来,雷锋精神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精神丰碑,是引领风尚的道德旗帜。雷锋的伟大在于( )
A.赞扬和荣誉
B.品德和智慧
C.才智和价值
D.创造和贡献
19、投我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节选自《诗经.卫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
A.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B.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C.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D.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20、苏翊鸣11岁就立志要站上“家门口”的冬奥舞台,为祖国和自己争取荣誉。通过刻苦训练,不断挑战高难度动作,终于拥有了能与世界高手“掰手腕”的实力,正如他所说,年轻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标,付出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梦想,努力和汗水,从来不会骗人。他的故事启示我们( )
①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②梦想是一成不变的
③梦想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④梦想会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面是七年级学生小默生活中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情境一 主题班会时,小默的发言从不人云亦云,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次赢得同学们的掌声。
(1)小默具有 思维。
(2)小默还需要 。
情境二 课间,小默听说自己演讲比赛得了全校第一名,高兴得手舞足蹈时,忽然想起同桌的奶奶刚刚去世,同桌一直伤心难过。
(3)小默应该: 。
(4)理由: 。
22、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____和____。学习积极面对这些____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23、友谊不能没有______。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__________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24、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________。在学习中,我们分享___________,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__________,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_______。
25、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______的天地,我们站在一个____的起点上。
26、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我们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教,变得越来越独立。
27、一个人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中国梦没有关系。
28、小凯是七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打篮球。他和班上的几个同学经常在一起打球,还组建了“飞鹰”篮球队,小凯觉得和他们在一起非常开心,生活充满了乐趣。最近小凯却心情低落,因为在学校组织全校卫生大扫除时,他们几个偷偷溜去打篮球,结果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说他们没有集体观念。
结合小凯的经历,请你分析这个观点:小群体的存在对集体是一种伤害,所以,小群体应该被取缔。
29、 生活中,有一些话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以下是两个话题以及同学们发表的看法:
序号 | 话题 | 同学们的看法 |
① | 正确认识自己 |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但很多人的评价并不让我认同,所以,我觉得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 |
② | 交友的智慧 | 我有一个朋友,言谈举止常常充满负能量,长期下去,肯定会影响我,我可不想像他那样消极,必须和他绝交。 |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话题,点评所给同学的看法,并针对所选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①角度清晰、观点明确;②能够至少从两个角度点评所给同学的看法;③自己的见解要与所给同学的不同;④准确运用学科知识、观点;⑤语言流畅,逻辑清晰。)
30、材料一 珊珊是琳琳上七年级后结交的一个好朋友,她俩是同桌,课堂上一起讨论问题,课下也形影不离。她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法治知识竞赛,结果珊珊得了第一名,琳琳很不开心地说:“哼!为了获奖肯定是私下背着我复习了,这样的朋友我才不要呢!”
材料二 学校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深深浅浅话友谊”的讨论活动中,小艺认为“友谊太重要了!不管朋友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支持他,否则还叫什么朋友?”
你赞成她们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王亚平的梦想是_________,她的梦想与_________紧密相连,与_____密不可分。
(2)王亚平的圆梦告诉我们梦想对每个人有什么意义?
(3)王亚平的追梦启示我们如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32、根据材料情境,结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有关内容,谈谈材料对你有何启示,并简要说明理由。
情境 | 启示 | 理由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
|
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
|
人逢喜事精神爽,闷上心来瞌睡多。
|
|
|
33、嗨!你“创新”了吗?
突破思维定势是创新的基本原则。比如,我国古代有一道经典的作业: 将“深山藏古寺”这句诗用画画出来。结果,多数学生画的都是山林后露出寺庙的一角;只有一位学生画的是—山间小路上,一位挑着水的小和尚正往密林深处走…显然准确反映该句诗意的是后者。
同样是我国古代的一道作业,静心想想,请你将诗句“踏春归来马蹄香”画出来。(可以画;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也可)
34、(成长启示)
阅读以下名言警句,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们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名言警句 | 对青少年的启示(只回答做法即可) |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 ① |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 ② |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③ |
低估自己,消极无为并不是美德,而是一种罪恶 | ④ |
35、无论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是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贯穿着大量法治的精神和要求,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可期的美好未来。据此,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请你参与。
[敬畏法律]
(1)请你谈谈国家重视法治建设的理由。
[法治意识]
(2)法治社会,要求人人树立法治意识。什么是法治意识?
(3)请你分析公民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与法同行]
(4)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