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生也是网络生活的参与者,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遵循的准则是( )
①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
②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④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做合格的参与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正确表示概念间包含关系的是( )
A.
B.
C.
D.
3、八(2)班以“网络改变生活”开展议题活动。下列事例与论点搭配正确的是( )
A.撰写网络小说,讽刺贪官丑态——网络监督确保政府廉洁高效
B.“剧本式造谣”河道内能捡到碎金——网络可带来经济新发展
C.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直播——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外卖小哥承接网络“刷单业务”——网络可以开辟就业新渠道
4、八年级一位同学说:“是我自愿选择的责任,我承担;不是我自愿选择的责任,我不用承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②有些责任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③这种看法是正常的,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无需承担
④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想承担就承担,不想承担就算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八年级学生小李在父母离异后随奶奶生活,后来父母分别再婚,原来每月支付给他的生活费也无故停付了,他的生活陷入困境。为解决困境,小李恰当的做法是( )
①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②找父母协商,要求支付生活费
③去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告诉老师,一起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 )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③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这说明( )
A.责任都是来自法律规定
B.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回报
C.我们只承担自愿选择的责任
D.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8、某班学习小组针对青少年犯罪的过往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表格。该表格警示我们( )
A.不良风气影响大,消除犯罪无良方
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
C.遇到侵害要求助,善用法律护权益
D.不良行为要杜绝,防微杜渐助成长
9、2023年2月24日,教育部教材局启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严厉整治教材教辅、少儿图书等领域侵权盗版乱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版权环境。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政府保护
D.学校保护
10、“十一”假期期间,某校给八年级学生设计了假期作业清单。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家人煮一餐饭 作业2到社区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作业3到红色场馆开展一次研学之旅 |
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②掌握所有的劳动技能
③深入生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④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下列人物事迹与题干寓意相符的是( )
①最美教师马丹,扎根基础教育,用爱心与耐心浇灌学生健康成长
②钱学森在一次考试后,主动向教授指出自己满分试卷中的一个微小错误
③邓清明经过24年100个月的执着坚守,终于圆梦太空
④大国工匠赵天杨,连续18年奋战在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一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图书馆我们是读者,在道路上我们是行人,在家里我们是孩子。但不论我们在哪里,是什么,做好自己应该要做好的事。这些生活经验让我们感受到( )
A.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角色
B.未成年的角色多样,长大后就不变了
C.生活就像演戏,每天都会变换角色
D.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各有相应的责任
13、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这份优异的答卷是( )
A.基本实现现代化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周恩来身居党和国家重要领导岗位数十年,但他始终把自己当作普通劳动者,当作人民公仆。他不论对什么人,从不摆架子,从不以领导自居,在他身上看不到官气的影子。周恩来身上展现的优秀品质是( )
A.平等待人
B.欣赏他人
C.诚实守信
D.自尊自信
15、公路上,一辆摩托疯狂地飞驰着,一个20出头,蛮“帅”的年轻小伙儿一手扶着把,一手拿着手机,正谈笑风生地说着什么……红灯亮了,他还一如既往地向前奔着。刹那间,一辆重型货车急速驶过,“砰”的一声巨响,摩托车撞了上去……这个悲剧启示我们( )
①自由划定了社会规则的边界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受规则约束
③要严于律己,自觉遵守规则
④社会秩序保障规则的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八年级学生杜同学在广场玩耍时,一名男子来到他身边,悄悄掏出手机,问他买不买。小杜发现手机的外观是女士喜欢的配色,不像男子本人的,怀疑手机是盗窃的。小杜便假意购买,试用一下手机,暗自用手机拨通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后以不好用为由拒绝购买。之后小杜为警方提供了重要线索,帮助警方将小偷抓获。这给青少年的启示有( )
①要认识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要学会虚张声势,巧妙周旋,跟踪违法犯罪分子
③要敢于当面制止违法犯罪,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④面对违法犯罪,我们要善于斗争,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本案例告诉我们( )
A.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B.李某和张某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C.遇到侵害,我们要善用法律,依法求助
D.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首选途径
18、近日,国家博物馆推出“数说犀尊”展览,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红外感应、AOA定位、增强现实等多种数字化手段展示馆藏金银云纹铜犀尊,深受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热捧;“云游敦煌”小程序内上线了全球首个运用游戏科技打造的新一代“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数字藏经洞项目,让人们可以沉浸式体验藏经洞的历史……这说明( )
A.网络成为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B.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和内容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数字化手段提高了媒介素养
19、近年来,手机支付、网上挂号、网络订餐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常态,这表明( )
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②网络百利而无一害③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④网络取代现实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0、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下列情境中,符合文明有礼的有( )
①进入老师办公室时,先敲门或喊“报告”②遇到师长,主动打招呼
③爸爸的同事来家做,视而不见④碰掉同学的书本,捡起来并微笑道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7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为见义勇为撑腰。为此,八年级一班召开主题班会进行讨论。
22、 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走出课堂,去捕捉社会生活中绚丽多彩的场景,去探究,去参与。在参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对此,产生不同的观点,请以评析。
23、下面情景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请你分别对情景中人物的行为做出简要点评。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同学们走上街头进行宪法宣传活动。小华认为,“宪法管的都是大事,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与青少年关系不大。”
分析点评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材料二 学校如何管理手机?A校制定了《A校手机管理规定》。规定出台后,同学们互相监督和提醒,自觉做到不把手机带入校园;但也有同学向学校反映,希望学校要优化手机统一保管的流程,保证在离校时能够快速、便捷领取到手机。学校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并修改了《A校手机管理规定》。
(1)运用自由和规则的知识,说明教育部发布这一通知的原因。
(2)从规则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同学们的启示。
25、观察下面漫画,回答问题。
(1)上面两幅漫画的行为有什么意义?
(2)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中学生,我们如何养成这些行为习惯?
26、 2019年8月10日,“利奇马”以超强台风姿态登陆浙江。狂风暴雨肆虐,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全省抗击台风之际,叶某、洪某等人没有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而是编造了“全省3点停水”“全省8点停水停电”等不实信息,引起部分市民恐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最后叶某、洪某等人也被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拘留。
结合叶某、洪某等人的行为,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合理运用网络?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犯罪主体的低龄化、所犯罪行的严重性,采用手段的残酷性以及使用工具的智能化。
(1)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2)我国《刑法》规定,未成年人年满 周岁,应当完全负刑事责任。
(3)哪部法律专门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28、 材料一:近几年,共享单车火遍全国很多城市,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也出现了盗窃、毁坏共享单车等不少乱象。A市首例盗窃共享单车案判决,吕某因盗窃罪被拘役3个月,处罚金1000元。
材料二:李某出生于音乐世家,父母均为著名歌唱家。据媒体报道,李某年少时便经常犯错,却很少受罚,后李某因无证驾驶并打人致伤被收容所教养一年,后又因强奸罪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材料一中吕某的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材料二中李某的经历给予了我们什么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