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顾客;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上述材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乘客和学生是我们最主要的身份
③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④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人生在世,一切行为皆有底线,否则可能会误入歧途。我们行为的底线和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分别是( )
A.道德、违法
B.不违法、犯罪
C.法律、道德
D.违法、犯罪
3、沈继奋右手残疾,却加入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志愿服务的第一线,迄今为止,已经服务数千小时。她的背影,被网友们誉为“最美身影”。完成下面小题。
【1】志愿者们行为的意义在于( )
①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②能够提升自身价值,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弘扬正能量④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以下不属于“最美身影”延续的是( )
①主动教社区老人使用电脑②邻居之间的互赠礼物
③转发好友的活动链接④参与清除街道小广告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2年国庆假期,以利比亚撤侨行动为背景的电影《万里归途》好评不断,“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在电影《万里归途》当中反复响起的这句话令无数国人动容。这主要表明(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的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④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捍卫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诗句中能够体现“勇于承担责任”的有(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6、下列言行符合“诚信的智慧”要求的是( )
A.当好朋友因打游戏而欠作业时,作为课代表的你帮他遮掩
B.当好朋友询问小丽家庭信息时,她委婉地加以拒绝
C.小王认为医生任何时候都要向病人说出真实病情,遵守职业道德
D.小芳认为“善意的谎言”出于维护个人私利,违背了诚实守信
7、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社会规则有很多。下列情境与规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壮上学从不迟到,课堂认真听讲——纪律
②小蓉即使看到路边的野花很美也绝不会采摘——法律
③小鹏爸爸停车时看到禁停标志就立刻离开——法律
④小磊每次在食堂用餐后都把餐桌整理干净——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国家安全( )
A.我们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B.才能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C.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D.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9、为进一步弘扬时代新风,共建共享网络文明,3月17日,汕头市委网信办、汕头市文明办举办“网络同心,文明向‘汕’”2023年汕头市网络文明大会。为此,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 )
①使用文明用语,理性发言②随意转发跟帖网上的话题
③制作发布讲述汕头历史人文、自然风光的视频④对他人的请求来者不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下列行为最适用于民法典的是(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11、今年国庆期间旅游异常火爆,也出现了乱插队、游客间语言粗暴等现象。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
①诚实守信 ②转移注意,运用诚信智慧
③文明有礼 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中学生小明在阅读书籍时,读到以下名言,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④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无需社会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他身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这告诉我们( )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
③要学会欣赏别人④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处处宽容别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4、2023年8月28日至9月1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草案作出多处修改,增列数种应予处罚的行为,其中包括考试作弊、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等。这表明( )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
B.有了良好的规则就一定有良好的秩序
C.不合理的社会规则,需要废除
D.积极改进规则以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
15、以下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祖国成就让我倍感自豪
B.我国发展已经没有短板
C.我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D.经济发展跃居世界第一
16、亲近社会,就是要有亲社会的情感和行为。下列不能体现亲社会的情感或行为的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17、下面一组漫画人物的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阅读漫画,对漫画中孩子和妈妈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孩子应该对自己负责②孩子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掘
③妈妈没承担好相应的责任④孩子应该学会感恩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9、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订单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种种侵权现象,下列做法成为的是( )
①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②求助法律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③寻求法律救济,诉至人民法院 ④不必费力交涉,学会宽容理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下列生活中的场景与名言警句内容相符的是( )
序号 | 生活场景 | 名言警句 |
① | 小丽乐于助人,在期末考试时向好朋友传递答案 |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
② | 小张负责发教材时,主动将破损的课本留给了自己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③ | 小夏不但孝亲敬长,而且对待他人也文明有礼 |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
④ | 小王双休日参加社区环保活动,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讲规则享自由】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云南省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措施》,提出15条具体措施统筹做好全省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和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防控措施提出: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各级各类学校要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人盯人”措施,甄别到每位师生员工,摸清底数,不留死角,全面掌握师生员工暑期行程轨迹和开学返校前14天健康状况等。对此,八年级学生小强发表了如下观点。
22、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就是最重要的规矩。对于遵守规则,自律和他律哪个更重要,两个同学展开了辩论。
甲:“遵守规则,关键靠自律,他人监督作用微乎其微。”
乙:“遵守规则,关键靠健全监督体系,自律是靠不住的。”
针对两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辨别分析。
23、
24、 2017年1月29日,一名游客翻越动物园外面的围墙,直接跳进虎园,在近距离逗老虎时被老虎咬入园内,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这样的悲剧警示人们,要有规则意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罔顾规则的低成本与好处,却忘了规则被漠视背后的风险。
上述案例说明我们该如何遵守规则?
25、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闭幕会并讲话。他指出:我国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要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维护宪法权威。会议还依法通过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
(2)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26、“微时代”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手机微信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下面是八年级小陈同学微信朋友圈的部分内容:
材料一:“微生活”——今天我没去上课,躲在宿舍里玩游戏,结果被班主任“逮住”,真郁闷!玩玩而已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1)从法律的角度指出小陈的言行为什么是错误的。
材料二:“微新闻”——今年4月,段某因捡到一张写有密码的信用卡,将卡中的16500元取走,结果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听到这个结果时,段某后悔不迭,他说:“我真不知道后果会这么严重……”
(2)段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的经历对人们有何警示?
27、材料一:宪法包括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
材料二:国歌法共16条,主要是为了维护国歌的尊严,规范围歌的奏唱、播放和使用,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三:我国国歌法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联系国歌法第一条的规定,请从法律效力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两部法律关系的理解。
28、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人物 内容 | 年轻时的爷爷 | 上中学的孙子 |
购物 | 去商店 | 逛淘宝、天猫等 |
查阅资料 | 去图书馆、书店 | 浏览网页 |
通信方式 | 写信、打电 话、发电报 | 发电子邮件、聊 QQ、刷微信 |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