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5、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6、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7、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8、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9、“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0、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11、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12、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4、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5、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6、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17、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18、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9、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21、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22、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23、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24、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5、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2 | 46 | 64 | 85.5 | 110 | 138 | 170 |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26、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27、“化”说口罩。
(1)溯源:《马可・波罗游记》首次记载:元朝宫殿出现蚕丝与黄金丝织成的绢布口罩。蚕丝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发展:
①目前常见的三种材质的口罩滤芯相关信息如下,其中防护病毒效果最差的是______。
口罩类型 | 棉纱口罩 | 海绵口罩 | 无纺布口罩 |
光学显微镜放大40倍的照片 |
②活性炭滤芯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_性。
③医用口罩的生产过程为:石油→丙烯(C3H6)→聚丙烯[(C3H6)n]→熔喷布→口罩。聚丙烯______(选填“属于”、“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展望:聚乳酸产品在自然环境中的循环如图。
①玉米光合作用产物是 C6H12O6和______(写化学式)
②采用聚乳酸作为未来医用口罩材料所具备的优点有______(写一个)。
28、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阳离子______。
(2)请写出医用酒精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商品名称 | ××饼干 |
配料 |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鸡蛋、食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等) |
规格 | 180g |
保质期 | 10个月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
②碳酸氢钠的俗称______;在医疗上,它是治疗______症的一种药剂。
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_________。
(2)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______。
30、用NaOH溶液和稀盐酸来研究pH变化的曲线如图:
(1)实验是将甲溶液加入乙溶液中,则甲是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
(3)观察分析曲线,一次性能鉴别A、B、C三种溶液的试剂是___________。
(4)100 g NaOH溶液与7.3%的稀盐酸溶液混合,求所用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31、“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气体排放;
(2)如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只选填一个序号)
(3)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 x=_____;
(4)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
32、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在常温下它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写出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已知氢氧化铝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水,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可以看到溶液变______色,再向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变______色时,表明反应已经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此时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34、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金属单质,C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溶液呈蓝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B______,C________;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①和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5、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请指出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_________;改正操作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
(2)图①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3)配制该溶液需要用_________的量筒(填“50mL”、“100mL”或“200mL”)量取水。用己调节平衡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
(4)经检验,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 填序号)
A 氯化钠固体不纯
B 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 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D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E 溶解的烧杯提前用蒸馏水润洗
(5)将20克12%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成6%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______克。
36、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_____)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因为碳原子的构成不同
B.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电子数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因为含碳量不同
D.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37、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氧气 B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A中药品若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B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
(3)C中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将 __________ 逐滴滴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2)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 (填化学式),b点所示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 ______ (填离子符号)。
(3)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为 ___________ 色。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
39、实验室新进一批浓硝酸,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试剂的保存方法,开展相关探究。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立即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填一条物理性质)。
(2)将少量浓硝酸置于试管中,采用强光照射或者稍加热,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气体(NO2)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化学性质)。
(3)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
40、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化学式为C6H10S3)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请回答:
(1)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大蒜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