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画线字注音。
嬉戏( ) 栖息( ) 聆听( ) 累累( ) 茸茸( )
肆意( ) 咆哮( ) 徘徊( ) 冰雹( ) 翩翩( )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___,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_________。
这首诗是___朝诗人___写的《___》,____是写景,____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____的心情。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黄河 ( )的号子
( )的月光 ( )的窑洞
( )的声音 ( )的朝阳
( )的警号 ( )的油灯
4、古诗文积累。
(1)《宿建德江》中写船上见到的景色而“客愁自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描写越后狂风吹散乌云,日出云开,水天相接,万物焕然一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浪淘沙》(其一)中,运用夸张修辞和典故,表现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的《江南春》中展现出江南春景花鸟、山水、城郭、酒旗多姿多彩画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暗用典故,将山水生命化,表现湖阴先生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注意分号的使用
探测器在火星着陆___得到两个重要结果___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___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___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___
6、诗歌鉴赏。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B.“烈火焚烧若等闲”中,说的虽然是石灰的开采过程,但它实际是象征志士仁人无论面临何种考验,都能从容不迫。
C.“粉骨碎身浑不怕”中“浑不怕”三字使读者联想到不怕牺牲的精神。
D.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一词一语双关,既是指石灰的颜色也是指诗人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7、课外阅读。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诗中表现将士戍边生活孤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将士战争艰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身经百战的战士们豪壮誓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从军行》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边塞诗,作者是王昌龄
B.《从军行》是一首叙事诗,表现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8、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雨知时节 ( )
A. hǎo B. hào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花重锦官城( )
A. chóng B. zhòng
【3】解释下列字词。
乃: 发生:
潜: 润物:
【4】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第一句写了 ,后面三句集中写
【5】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大舞台。
不知疲倦的人
陈景润叔叔是一个孜孜不倦地学习和工作、绝不轻易放过一分一秒的人。
当黎明到来之前,大地还是一片寂静的时候,陈叔叔住的小屋里已响起朗读外语的声音。当曙光初照时,他床头已积起了许多数学演算手稿;上班的铃声还未响呢,他就已来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开门。
陈叔叔每天进入图书馆,就沉浸在书海之中,忘掉自己,忘掉一切。
有一天,已是中午时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下班时间早已过去了,管理人员大声问馆里是否有人,没人回答,管理员锁好门去吃午饭了。这时候陈叔叔觉得要回去吃饭了,但他走到门口发现门反锁着,就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重新走回书库去看书。
每当夜幕降临之时,陈叔叔在台灯下,不是写论文就是研究法文、德文的数学书籍,常常到深夜,他才踏着清亮的月光迈向宿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陈叔叔就是这样紧追着时间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科学高峰迈进。
1.第2~5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顺序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表示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的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景润叔叔是个怎样的人?(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痪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 )给他带来了喜悦,( )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狂,他把痛楚作为契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否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契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单谈谈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仿写例句补充比喻句。
小鸡画家们兴高采烈地走在雪上, 。
(2)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①“夕阳亲吻着西山”点明了此时的时间是 。“亲吻”这个词的妙处于: 。
②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太阳落山时的情景。请你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写一写太阳升起的情景。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的重要载体。
材料二:端午节,它本质上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而龙舟竞赛则是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
材料三:每年的端午节,全国各地的龙舟竞赛五花八门,各有特色。湖南汨罗江:参赛者点着蜡烛,抬着龙舟,先到“屈原祠”去祭祀,然后“挂红”下水。一声炮响,纵舟竞飞;四川万县:龙舟赛都在长江进行,每艘大舟可容纳70—80人,每艘龙舟有一手执令旗手立于船头,领呼号子。竞赛终点以夺旗或抢鸭子告捷;广西:除分男子、女子两种外,还有手划和脚划之别。除了比速度之外,还要评比龙舟的设计和装饰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以上材料研读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将至,艾东同学想写一副对联表达对节日的喜爱,但只写出了上联,请为他补齐下联。
上联:划龙舟,划出民族品格。
下联: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我的老师——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所料想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跟我说,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地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年,门外响起敲门声。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光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1】文章第②段写到“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在第④段有两处描写与“粗暴的声音”相照应,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章第4段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4段和第5段都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选一选。
A.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B.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
第一次笑( ) 第二次笑( )
【5】女孩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穷人》的片段,完成练习。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渔夫觉得“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对这个句子中的加点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熬”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抱养了两个孩子,这加重了渔夫的负担,他觉得很为难。
B.“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3】渔夫最终的决定是____________,这反映了渔夫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把描写渔夫神态的句子画上波浪线,把描写渔夫语言的句子画上横线。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6、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写下来。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用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蒙娜丽莎美丽动人。
(1)疑问句________?
(2)反问句________?
(3)双重否定句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2.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3.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所以一切生命都需要它。(修改病句)
4.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5.父亲对我说,打我不是为别的事,就为我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21、习作表达
成长过程中,你也许会觉得有些珍贵的东西在远离你,比如童真、友情、快乐、成功成至幸福……,其实,如果细细思量,其实好的事物一直在伴随着你。
请以“ 离我并不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字数450字左右。
2.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书写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