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多音字注音:
1.(铺):桑娜拿起铺垫______,给孩子们整理床铺________。
2.(作):他在作坊______里辛苦地工作,他想:我这是自作自受。_______
3.(强):穷人的生活很辛苦,但他们还是坚强______地活着,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_______填饱肚子,自己虽然有五个孩子,桑娜还是倔强_______地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
2、按要求写出名著中的人物。
1.《红楼梦》中“葬花”的人物是_________。
2.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军师________,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________。
3.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__________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_____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____。
3、《采蜜集》中我们欣赏的的两首名曲是《 》和《 》。
4、成语接龙。
贫贱__________ 移_____接_____ __________心肠
肠_____脑满 满__________雨 雨过__________
晴__________里 _____应_____合 合家__________
乐在其______
5、辨字组词。
梗( ) 焰( )
便( ) 陷( )
桐( ) 灌( )
铜( ) 罐( )
6、补全词句,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词句
【2】画波浪线的词句中,作者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过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
【3】阅读这首词和《宿律德江》,补全下面的对话。
甲:《宿建德江》和本词都描写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们的区别,你能给我讲讲吗?
乙:没问题,《宿建德江》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而本词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________之情。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这首词既写了景,也写了人,用侧面烘托、动静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写得生动活泼,给人以美的享受。
C.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7、阅读乐园。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中画“ ”句子概括了长征途中两大著名战役,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诗中“ ”一词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 ” “ ”“ ” “ ”等词语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精神。
8、阅读与理解。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在文中“_____”上补充诗句。
【2】仿照例句的标示,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金沙水/拍/云/崖暖 B. 大渡/桥横/铁索/寒
C. 更喜/岷山/千里/雪 D. 三军/过后/尽/开颜
【3】这首诗是围绕“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例子加以概括:①攀(五岭)②越(___)③渡(____)④夺(____)⑤翻(____)
【4】在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中,诗人采用了____和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在这儿出生的孩子,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他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只字不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小学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5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他的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也不再夹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在就职演讲中,罗尔斯说:“信念值多少钱?信念是不值钱的,它有时甚至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你一旦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声名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杰.罗尔斯之所以能成为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保罗教育成功的地方是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给自己树一面旗帜”的“旗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了罗杰?罗尔斯有过两次振奋,哪两次,请用“____”画出来。你认为鼓励能使人获得哪些力量和源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比阅读
(A)桥(节选)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①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B)抢险(节选)
这时,老田(防汛指挥部副总指挥)一面叫喊让后面的人赶快往前运沙袋、木桩,一面把身上的笔记本、水笔都掏出来。看样子,他要亲自下水了。我忙说:“老田,你有关节炎,不能下水!”老田瞪了我一眼,随即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我,②转身向众人喊道:“会水的,跟着我来!”只听人群中乱纷纷说:“老田下水了!”“咱们还愣着干吗?”马上就有五六个壮小伙子跑到他身边,接着又跑出来几个,又是几个……人们手挽手连成一串。老田领着头下水了,浑浊的河水立时没到他们的腰间,很快就没到胸口。老田拉着长长的队伍往前走,湍急的河水冲得人们东倒西歪,但人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往前走……
【1】两个选文中都写了人物“瞪”的神态,体会“瞪”的原因以及分别表现了老汉和老田怎样的人物形象。
人物 | 语句 | 原因 | 人物形象 |
老汉 |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老田 | 老田瞪了我一眼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2】文中画“____”的第①处和第②处描写所表现的人物精神(品质)分别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概括。
【3】分别在两个选文中找出描写“水”的语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面的语句对表现老汉和老田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选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穷人》节选
①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②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裹”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部首是______,字典里解释有:①(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②为了不正当的目的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③吸奶。④姓。这里应选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忐忑不安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
【3】选段②中的抓住了桑娜的______和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
【4】“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②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
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6】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请你推测桑娜当时的内心活动,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班里要开一次“家乡特产推介会”,李明打算把家乡的柿子介绍给同学们。下面是他查到的三则材料,请你和他一起做好准备,完成任务。
【材料一】
①在我的故乡伏牛山,秋霜过后,柿子叶由绿转红,满山遍野的柿子林便红焰蒸腾,浓烈异常。
②柿树耐寒、耐旱,就像憨厚、纯朴的伏牛山人,对环境不苛求,任土壤贫瘠,也能随遇而安。在我国北方,除了极寒冷的地区外,各地均有栽培。不少城市还把它作为观赏树,栽在公园、道旁。
③柿子营养丰富,可以生食,也可制柿饼或酿柿酒。柿蒂、柿饼和柿霜(柿饼上结的白霜)还可以入药。我十多岁到省城读书,每次都会带上几块甘甜可口的柿饼。古诗云:“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是“家制甜柿饼,伴我万里行”……故乡的柿子林,多么令人怀念!
(作者曹靖华,选用时有改动)
【材料二】
每100克水果所含营养成分表 | |||
| 胡萝卜素(微克) | 维生素C(毫克) | 钾(毫克) |
柿子 | 120 | 30 | 151 |
葡萄 | 40 | 4 | 127 |
草莓 | 30 | 47 | 131 |
(摘自《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版)
【材料三】
①柿树全身都是宝。柿果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增强免疫力;柿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百日咳等症,还能抗心律失常,起到镇静的作用;柿叶可加工成柿叶茶,经常饮用可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柿树皮可制成中药,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多用于治疗烫火伤。
②柿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柿树自古就可用于庭园栽植,美化居住环境。柿树也可用于道路绿化,它枝叶稠密,果实鲜艳,为公共环境增添了与众不同的景观。此外,柿树还可用于盆景栽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根据相关材料编写)
【1】介绍前,李明阅读了材料。
(1)他通过【材料二】了解到,三种水果中,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是( ),钾含量最低的是( )
(2)为了介绍得更有条理,他围绕【材料三】的内容尝试梳理了下面几张结构图,你建议他使用的一项是( )
A. B.
C. D.
【2】写发言稿时,为了吸引更多同学关注自己的介绍,李明设计了两种开场白,但不知道用哪一种好。请你帮他选择一种,并具体说明理由。
开场白一:我的故乡伏牛山盛产柿子。耐寒、耐旱的柿树就像憨厚、纯朴的伏牛山人;甘甜爽口、色泽红艳的柿子体现着故乡人的勤劳、热情。
开场白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是枫林。其实,我的家乡柿林向晚的景色,并不比枫林逊色。那红焰蒸腾的柿林,那甘甜可口的柿子,总让人难以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介绍后,王红问:“李明,原来柿子有这么多好处,可妈妈说我肠胃不好,不让我多吃。这是为什么呢?”面对王红的不解,李明应该查找有关柿子的资料是( )
A.保存方式
B.食用禁忌
C.营养价值
D.美好寓意
【4】听了李明的介绍,同学们都希望在采摘节时去摘柿子。为了让学校采纳这一想法,请你结合三则材料都提到的柿子的一个特点,写出具体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儿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是的,庄稼人都图个吉利,姥姥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了。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
【1】对文中“刁难”“耍赖”这两个词理解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
A. 由此可见“我”是个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孩子
B. 说明“我”的淘气,也可以看出姥姥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和姥姥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C. 写出了“我”是个淘气、天真、可爱的孩子
【2】请用“ ”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这句话中把 比作 ,这句话突出表现了 。
【3】“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中“熟能生巧”的意思是 ,姥姥“熟能生巧”的原因是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一句谚语: 。
14、课内阅读。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文章体裁是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这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之间的关系是( )
A.并列关系
B.递进关系
C.因果关系
【4】文中李鼎铭先生的事例能不能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以“奔跑在田野上”的情景为背景,就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写句子。
心情好: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
(2)把自己小学阶段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用列举的方式写下来,用上分号。
_____________。
(3)用夸张的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_
16、改为反问句。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要的。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实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不同的词代替“说”。
______________:“别过来,危险!”
(2)围绕下面的关键句写一段话。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内心是复杂多样的,写出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轮到我上场了。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脂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苍蝇拂拭圆脑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快活地叫起来:“爸爸,你看!这是什么?”(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词序颠倒的病句。
跟我学: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修改方法:找出位置错误的词语,然后调整过来。
5.它们终于不动了,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风景线
在你的家乡,一定有很多河流。本次习作,就以“家乡的小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可以写小河对家乡做出的贡献,也可以写在小河中玩耍的往事,还可以写小河的污染与治理。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