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安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能替代画线部分的四字词语。

    (1)老师提出问题后,聪明的同桌没有思考,非常迅速地举起了手。_______

    (2)老王成天不钻研业务,却喜欢对年轻人的工作乱加指点批评_______

  • 2、诗文名句积累填空。

    面对蜿蜒的黄河,我不禁想起刘禹锡的“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中,“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营造出清幽的意境。狼牙山五壮士践行了名臣李纲所说:“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中国人民用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惟有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中国_____________。”

  • 3、巧填关联词。

    (1)白云观广场上的比赛并( )为谁争第一第二,( )为了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或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2)( )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 )照你的办。

    (3)( )两周前我就找人用锅炉钢板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 )以后谁也不会再在那个山洞里迷路了。

    (4)这些东西( )不值什么钱,( )对我来说却很有用。

  • 4、正确书写词语。

    他看到家乡的环境因làn yòng____化学品、无节制kāi cǎi____等而遭到huǐ huài____,心里很难过。于是他kāng kǎi____chū zī____,在家乡成立了专门的环保组织,为家乡的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gòng xiàn____

  • 5、将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2.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

    3.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

    4.________________忘忧国。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_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_

    ③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人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诗人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度概括出红军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精心选择过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岷山五个典型事例,表现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

    【2】画线的诗句是围绕“_______”字来写的。读了这两句诗,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翻越岷山的喜悦心情,耳边仿佛听到了红军战士在欢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首诗歌的朗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要读出红军“不怕难”的气概,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要放缓慢,读出红军把长征中的困难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B.读第三、四句时要突出五岭山脉的绵延不绝和乌蒙山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C.第五句要读出红军的欢快心情,读第六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以表达出对牺牲战士的缅怀之情

    D.第七、八句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尽艰辛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当时喜悦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要重读

  • 8、课外阅读。

    小院的夏天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

    窗上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的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进小屋嗡嗡地歌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1】从这首小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我们感受到作者把动植物当作了人来写。

    【2】这首诗应该用(  )的语调和语速朗诵。

    A.激昂、快速

    B.悲伤、缓慢

    C.可怜、缓慢

    D.愉悦、中速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全诗通过蜜蜂、牵牛花、阳光、葡萄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向往。

    C.“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和“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两句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

    D.作者由窗外写到窗内,读起来很有层次感。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成功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余年临池学书,因为洗笔池水成了黑色,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地上,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成功是公正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   )  。功是成的 (   )。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 ( )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水滴石穿:

    炉火纯青: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静—— 成功——  

    4.文中列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

    5.读了短文,你体会到什么道理?

     

  • 10、阅读

    ①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②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用来在下雨天储水,以备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使用。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③就像过节一样,这样美好的日子在我们那里毕竟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④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然后,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缕缕轻风,让我们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是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1】仿照第一段的方法,梳理填写其他段落信息,并写出本文中心句。

     

    段意

    感受(2字词)

    重点词句(每空写两个)

    文章中心句

    第①段

    担水

    珍贵

    一个小时的长队、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______

    第②段

    ______

    ______

    ______

    第③~⑥段

    ______

    ______

    ______

    【2】仿写文中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全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留在作者记忆里的是短暂的___,反衬出的却是无边的___,这种以____________的写法叫反衬。

    【4】质疑:针对短文最后一段中画“~~”的句子提出2个问题,并联系短文解答一个问题。(注:不要提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

    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短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品质。

    【2】桑娜为什么沉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熬”字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桑娜和渔夫是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非连续性阅读。

    材料一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蔓延,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目前我国实行了分类回收垃圾的政策,这样______________节省资源,______________环保。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材料二   六(1)班开展了主题为“垃圾分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他们的调查结果:

    六(1)班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状况表

    是否愿意参与垃圾分类

    是否了解垃圾分类方法

    愿意

    不愿意

    很了解

    不太了解

    不了解

    90.1%

    9.9%

    5%

    64.6%

    30.4%

    同学们在社区以“你认为什么是垃圾分类的障碍”为题展开调查,结果是:34.8%的人认为是设施不全,无法分类投放;30.9%的人认为是缺乏环保意识;26.71%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7.59%的人觉得麻烦。

    在调查采访中,有市民表示,一开始是响应号召的,家中特地买了两个垃圾桶,每天都仔细地分类。可是后来发现很多人都还是混杂丢的,所以后来也不分了。

    材料三   某网12月24日电《XX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宣布实施后,XX市的垃圾分类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以前丢垃圾都是随便扔下去,现在我会进行分类,”XX市小学生邹某说:“看它是属于有害垃圾还是无害垃圾,再将它投到相应的垃圾箱中。”

    【1】在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以上三个材料都是围绕着___________这一话题展开的。从体裁上看,材料一属于( ),材料二属于( ),材料三属于( )

    A.新闻稿          B.说明文          C.调查报告

    【3】结合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六(1)班同学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材料二的调查结果中,“26.71%的人表示不知道该如何分类”。请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举例说说垃圾应该如何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赏读故事。

    小战马(节选)

    西顿

    一个冬天的清晨,天快亮的时候,小战马正悠闲(的 得)在三叶草地里散步。这时,他碰到了同样正在闲逛的灰狗,灰狗一看见小战马,就朝他扑了过来。

    小战马和灰狗在雪地上飞奔(bēn  bèn)起来,摇摆、转弯、闪躲,你追我赶,脚掌与雪地接触时发出噗噗噗的声音。与灰狗相比,小战马更害怕寒冷的天气;地上柔软的雪给小战马造成的阻力更大;还有一点,因为小战马刚吃了很多三叶草,肚子沉沉的,灵活度有些下降。尽管如此,小战马在雪地上还是跑(的 得)很快,每次他的脚与雪地接触就会朝后扬起很多雪花。他们还在你追我赶着,一路上都没有能让小战马可以一下就钻(zuàn zuān)进去的树篱,而且每次当他试图靠近看上去能通过的树篱时,灰狗就机敏地拦住他。突然,小战马朝东边一个空旷的牧场跑去,看来聪明的他有了新的主意。看到小战马朝东边跑去,灰狗也马上掉转(zhuǎn zhuàn)了方向。在他们相距50米时,小战马突然一个急转弯,成功地与灰狗拉开了距离。然后,小战马左冲右突,把灰狗搞(的 得)晕头转(zhuǎn zhuàn)向。这时,小战马来到了一个农舍。那里围着高高的木栅栏,栅栏上有一个像母鸡那么大的洞,但小战马的另一个劲敌—— 大黑狗就住在这儿。

    小战马穿过栅栏上的洞进了院子,藏在了某个地方。灰狗发现自己钻不过去,于是就往后退了几步,然后用力往前一跳,越过了栅栏。可由于他用力过猛,一下子掉进了母鸡堆里。母鸡们被这从天而降(jiànɡ xiánɡ)的不速之客吓到了,扑扇着翅膀咯咯咯(的 得)乱叫,四处逃窜。母鸡们的动静惊动了她们的看管者—— 大黑狗,大黑狗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就在这混乱中,小战马又从刚才钻进来的洞钻了出去,顺利地逃走了。至于掉在母鸡堆里的灰狗怎么样了,小战马就不清楚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此以后,灰狗就再也没有找过他(的 得)麻烦。

    1小战马指的是(

    A. 一匹马 B. 大黑狗 C. 一只兔子

    2括号中拼音选择正确的一组是(

    A. bèn zuān zhuàn zhuǎn xiánɡ

    B. bēn zuān zhuàn zhuǎn jiànɡ

    C. bèn zuàn zhuǎn zhuàn xiánɡ

    D. bēn zuān  zhuǎn zhuàn jiànɡ

    3文中(  )内的、地、得运用完全准确的一组是(

    A.  

    B.  

    C.  

    4短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为贴切的是(

    A. 本文讲述了小战马和灰狗斗智斗勇,让猎狗吃尽了苦头,表现了小战马无与伦比的毅力和勇气。

    B. 本文讲述了小战马遇到凶猛的灰狗巧妙脱身的故事,表现了小战马的机智和勇敢。

    C. 本文讲述了灰狗追赶小战马,最终并未如愿的过程,表现了黑狗的凶猛和忠于职守。

    5灰狗在与小战马的较量中有比较大的优势,体现在哪三个方面?请你用   在文中勾一勾,并试着从语言、内容、表达、句式等方面作简要批注。

     

    6展示了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了动物的情感世界,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西顿是加拿大著名的动物作家,除了《小战马》,我还知道他的另一部作品《__________》。擅长动物文学的作家我还知道_________(谁)以及他的著名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试着讲一讲其中一本书中的经典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芳草园。

    玩伴

    ①作为一个性格腼腆的人,我人生最初的玩伴和人没关系,也和玩具没关系,而是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那大约是我业余生活最丰富也最自得其乐的时期了。

    ②小学的暑假,我顶着烈日,不辞辛劳地捉蜻蜓。捉住蜻蜓,我把它当自己的临时宠物。我到处捕蚊子,杀死蚊子献给蜻蜓,还亲自喂它吃。大多数时候,蜻蜓都是有骨气的,不吃嗟来之食。或许是我捕到的蚊子不合它的胃口,喂了又吐,吐出来我还接着喂,乐此不疲。

    ③幼时所有的玩伴中,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宠物的只有我的猫。至今每个夏天去郊区,经过沙沙作响的玉米地,我还会想起它,想起它侧躺在玉米地边的树荫下乘凉、慢慢摇着尾巴的样子,得意忘形至极。它乘凉,我冒着踩到蛇的危险,奔波在玉米地里给它捉蚂蚱。我捉住一只,双手奉上,猫咪一口咬住,三两下就吞咽下肚,从来也不与我交流味道怎样。

    ④我不稀罕知道蚂蚱的味道,但有件事想起就恨恨的。那是许多年后,我读的一篇科普文章说,猫对甜味是没有知觉的。我年少时,自己都舍不得花的零花钱,许多都给我的猫买了甜甜的米花糖。它每次都狼吞虎咽,吃得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咕噜声,演技真好啊,真想揪住它,让它还我米花糖。

    ⑤接下来,10岁左右的一个雨天,我在我姐的书包里翻出一本《安徒生童话》,里面有篇《海的女儿》,我来来回回读了十几遍。那个暑假剩下的时间我都在神游中度过,想象着美人鱼海藻般的长发在深海里飞舞的样子;想象着她与女巫交易,每次踮起脚旋转,脚趾像踩在刀刃上一般有锥心之痛;想象着她在逐渐变成泡沫飞往天堂的半空中,看着她最亲爱的王子,离她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⑥从此,蜻蜓安全了,猫咪安全了,它们不用担心我没事就去骚扰了。我有了新的玩伴。我的夏天结束了。

    1根据解释写出文中对应的四字词语。

    (1)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______________

    (2)形容对某件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围绕这句话,作者共写了和三个玩伴的回忆,请分别用小标题概括。

        ②   ③  

    3联系文章内容与表达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___

    A.“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喜欢动物、喜欢读书的人

    B.第④段写出了“我”对童年往事的悔恨

    C.蜻蜓与猫都是“我”的宠物,但作者在谋篇布局时有详有略

    D.第⑤段第二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安徒生童话》的喜爱

    4联系全文说说第⑥段“我的夏天”指什么,然后说说对整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 16、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 17、改为反问句。

    1.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让两个孩子和死人待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忘不了那个卖书的残疾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鸥们不愿意让老人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用关联词语把下列句子连起来。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500字左右的作文。

    1.人与人相遇是一种缘分。一次倾听,一次帮助,一次陪伴,一次信任……都会带给我们内心以温暖。写一件记忆里的温暖往事,注意要有细节描写。题目自拟。

    2.今天,我们是懵懂的少年,10年、20年……我们逐渐长大。长大以后意味着什么?长大以后学习和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请以“长大以后”为题,创作一篇想象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