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郑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给加点词换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1妈妈叮嘱(    )我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2我们要从容(    )地面对困难,不要慌张,成功就在眼前。

     

  • 2、补充句子。

    1.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2.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身难忘。

    3.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纲

    4.请你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______   

    (2)描写人物神态的的词语:(______   

    (3)描写人物品质的的词语:(______   

    (4)文质彬彬(ABCC式):(______

  • 4、根据课内积累填空。

    (1)本册课文中,我们读了好几首借物喻人的古诗词,感悟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同是抒发爱国情怀的,李贺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写品格的,郑燮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而于谦则吟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2)富有哲理的诗句时时激励着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山外有山,天外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读书需要用心,才能文采出众。

  •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奇异(  ) 强烈(  ) 美丽(  )

    反义词:寒冷(  ) 幸福(  ) 温和(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综合实践练。

    《飞越大渡河》是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歌曲,叙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指挥下,勇渡大渡河的事迹。请阅读歌词,并回答问题。

    【1】“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写出了红军长征中自然环境的恶劣和敌人的凶残。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中反映了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次战斗。

    【3】用两个成语形容长征精神: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年4月

    【1】老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却“横竖不说一句话”,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马十分驯服,完全忠实于人类。

    B.老马一向是逆来顺受的,习惯了这种压力。

    C.老马默默忍受,是因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能任人宰割。

    【2】诗的结尾“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1】判断下面的解释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作者对敌人不屑一顾,对人民全心全意。________

    ②题目叫“自嘲”,表面看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实则是在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_____

    ③“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说明作者在当时穷困潦倒,生活落魄。_____

    【2】下列对诗句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行负责人面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样子。

    B.鲁迅先生在黑暗的旧社会没有惧怕反动派的迫害,坚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节选)

    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做“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竞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现在的书,不光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③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1选文第①段第一句中说的正式的书籍是指(   )

    A. 具有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竹片或木片。

    B. 写有文字的”。

    C. 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

    D. 用绳子或皮条串编起来的”。

    2第①段最后一句话引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这里引用孔子勤奋读书的传说,主要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中而且有的越来越小一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 承上启下   B. 提起下文   C. 总括说明   D. 提示中心

    5选文②③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 10、一幅名画的诞生

    天气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开得很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列宾发现迎面来了一只大船,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脚,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着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

    根据这些素描,他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3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3)

    穿(zháo zhuó)    赤(kē luǒ)

    (lǚ lǒu)   (qiàn xiān)

    (xiāo xiào)    别(yě sh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

    褴褛——(   )  蠕动——(   )

    注视——(   )  蕴藏——(   )

    3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句中,这情景”是指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此时的列宾一定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呢?(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5)面对纤夫的生活情景,结合我们的生活情况,你会想到什么?请说说你的心里话。(4分)

     

     

     

     

  •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③(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写皮鞋匠听着琴声引发联想的句子是______(填序号)

    3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脑海里浮现出三幅奇丽的画面,请你各取一个名字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致命的母爱

    ①敌兵冲进民宅,以枪口对准男主人的胸膛,命令女主人拿出仅存的食物,并占据了他们唯一的房间。

    ②夜深了,精疲力竭的敌兵纷纷睡去,月光洒进窗口,照在浑身泥沙、满脸倦容的敌兵身上。

    ③“都是人子啊!才十七八岁,还不全懂事呢!在家恐怕还要母亲提醒他多穿衣服的孩子,只为了别人争权夺利,被强迫远离家乡,多么可怜。”瑟缩在墙角的女主人突然想起自己离家的孩子,一股母爱和同情油然从心底升起,“夜里多冷,那孩子的军毯居然滑落了!”女主人缓缓站起,轻步走到敌兵身边,唯恐自己的脚步会惊醒那年轻人的故乡梦。

    ④“你的梦里或许正有着疼爱你的母亲呢!”女主人弯下身,拾起军毯为年轻人盖上。

    ⑤突然,那敌兵张开双眼,吃惊地浑身震动,如同野兽般怒吼,明晃晃的刺刀穿透了女主人的胸膛,滴血的刀尖在月色下闪着寒光。

    ⑥“这女人居然想暗算我!”年轻的敌兵抽出了刺刀。

    ⑦敌兵一边收回刺刀,一边喃喃自语着:“亲爱的妈妈啊!幸亏您在梦中护佑,我被惊醒了,否则我就再也看不见您了!”

    【1】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从文章体裁与主题看,这篇文章和本学期学过的课文《________》最为接近。

    (2)这篇文章写到了两位母亲:一位是________,另一位是________;也写到了两个儿子:一个是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

    (3)文章两次写到月光:第一次营造了宁静的氛围,第二次却带给读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觉。

    【3】文章第⑤⑥段已经交代了事情的结果,作者为什么还要再写第⑦段敌兵的喃喃自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写女主人因给敌兵盖军毯招来杀身之祸,而是写女主人仇恨侵略者,趁敌兵熟睡之际,不声不响地杀死敌兵,艺术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外阅读

    死也不倒下

    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死了他,把他逮捕了。

    吉鸿昌从天津被押解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了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刻处决”四个字,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大声说:“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勾勾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何应钦被骂得张口结舌,恼羞成怒。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直到临死前一夜,吉鸿昌还在狱中宣传抗日。有人劝他休息一下,他说:“我就要永远‘休息’了,你让我多宣传几句吧!”

    就义那一天,吉鸿昌像出门散步一样,从容不迫地出发了,在刑场上,他对特务说:“告诉你们,我为抗日而死,可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你说怎么办?”特务们有些害怕了。“给我拿把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椅子拿来了,吉鸿昌厉声对那个拿枪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那你说怎么办?”那特务发抖地问。

    “你就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

    那特务愣了一下,只好走到前面,发抖地举起枪。吉鸿昌瞪起两只大眼,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枪响了,吉鸿昌同志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那“死也不倒下”的英雄形象,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捕(dǎi  dài)决(chù  chǔ)枪(āi  ái)

    【2】写出画线词的近义词。

    (1)(敌人)妄图吓唬他。(__________

    (2)他们用尽毒刑,把吉鸿昌打得遍体鳞伤。(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或害怕。(__________

    (2)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__________

    (3)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语段,然后答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少年闰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语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2】节选文段画线句子中的“好容易”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节选文段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直述句。

    爸爸说,到了那边,我就要学习西班牙文,他担心我会渐渐忘记了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句)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 17、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面句子改写为转述句。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孩马上跑到猫跟前:“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这幅图的情景你也曾遇到过吧,其中的滋味是紧张、气愤、害怕……,你学完本单元后想说些什么呢?快快写下来吧!注意语句通顺,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