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表示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_______)
2、水和天连接在一起。(_______)
3、时而中断时而继续。(_______)
2、根据所写内容填空。
“绿树村边合,________”的田园风光,“开轩面场圃,________”的田园生活是孟浩然笔下的美好境界;“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是朱熹笔下“寻芳”所得,春意蓬勃,万物皆春;“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__”是贺知章离乡五十余年的沧桑感慨。
3、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三月,到处春光míng mèi__________,春姑娘què hū_________来了。小红一家来到江边踏青,这几天她天天niàn dao_________着要放风筝,今天总算如愿以偿了。跑累了,她便在cǎo cóng_________边坐下来,yī wēi_________在妈妈的怀里,让wēi fēng_________qīn wěn________她的脸颊,bō nòng________她的头发,别提有多惬意!这时太阳轻轻悄悄地nuó yí________了,他们jué chá________后便立刻起身回家。
4、修辞方法我知道。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
2.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
3.“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4.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 )
5、识记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痱子( ) 嘟囔( ) 蒜薹( ) 瞟( )
焖米饭( ) 腥( ) 玛瑙( )( )
窸窸窣窣( )( )
6、阅读宋代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表现夏天的天气瞬息万变,刚刚还是月朗星稀,一刹那下雨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景要抓住事物特点,请从词里找出两个表现夏季特点的词语。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描绘江南春天之景,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氛围。
B.前两句诗中所选的景物色彩明朗绚丽,花鸟山水相互映衬。
C.后两句诗中的“烟雨”将前两句诗中的所有景象融化其中。
D.后两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为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①凉月如眉挂柳湾。(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②越中山色镜中看。(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③兰溪三日桃花雨。(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①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
②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①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
②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
③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
④“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
9、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每年仲夏时,就会有卖蝈蝈的出现在巷口。那蝈蝈装在一只橘子大小的笼子里,笼是用竹篾(miè)编的,没有门,我们曾琢磨好久,也没弄明白,这蝈蝈是怎么装进去的。
②卖蝈蝈的跟卖别的东西的人不一样,他将穿在一起像两座小矮塔的蝈蝈担子往那一放,就悠哉地倚在电线杆上,自顾自吸他的烟杆,从来也不吆喝一声。而那些蝈蝈呢,却一齐兴致勃勃地叫起来了。那声音像一团腾腾的火,又像一团神奇的看不见的烟雾,渐渐升腾、膨胀、扩散,弥漫、渗透,钻进了一个个门缝窗隙,撩得小巷子里的孩子们都激动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奔出来,簇拥在担子周围,俯着身子瞪着眼睛,看得忘乎所以。而卖蝈蝈的呢,则在一边装那么自得、那么惬意,甚至带着些狡黠(xiá)地微笑着。
③那时候,一个蝈蝈连同笼子,只要五分钱。只要手心里亮出一枚硬币,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在担子跟前长久地挑着拣着,最终找到一只长得最俊的,欢天喜地拎回家,将它挂在窗口,支着下巴,不眨眼地望着它。命令它吩咐它:叫!叫!
④可那蝈蝈浑然不买你的账,那圆而亮,像镶着一对绿珍珠的眼睛眈眈地瞅着你,一声也不吭。
⑤恳求它:你叫吧,听话,叫吧!可它依然不理不睬,冷冷地自顾自擦着肚皮上的痒痒,那矜持傲慢,活脱脱一副穿绿色燕尾服的英国绅士派头。
⑥好不容易弄来些茭白丁、青豆子,小心翼翼用牙签穿着,心想那滋味那魅力一定不输街上卖的正宗羊肉串。塞进去,恭恭敬敬地送到它嘴边,可它竟不盾一顾,别过头去,依然不叫。这时,心中怏怏不乐,倒霉,拣了半天,买了一只哑巴!
⑦晚上,带着满肚懊丧睡了,恍惚中,来到一片绿色的旷野,有柳林草丛小溪,更有那清亮的虫鸣,那声音分明也是绿色的。在快意中猛然醒来,方知是一场梦,赶紧伸出手想抓住梦的尾巴,哪里抓得住!可再仔细一听,那清亮的虫鸣却没有随梦而去,它仍在耳畔,它是真的,它就在窗檐下,兴奋得一下子踢掉小被子跳了起来。
⑧就这样,年年夏天都是在烟蝈的鸣叫声中度过的。它那清清亮亮的声音,给我们这深幽的小巷,给我的梦里带来了多少田野上的凉风,柳林里的绿意啊!
【1】根据短文内容,把“我”的心情变化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挑选蝈蝈时→买到蝈蝈后→夜里蝈鸣叫
(开心、激动) ( ) ( )
【2】文中画“﹏﹏﹏”的句子写出了孩子们对蝈蝈入迷的样子,请你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把你想到的类似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描写了蝈蝈,你最喜欢哪一处描写?请你用“ ”画出来,并在相应处把你喜欢的理由写下来。
【4】读下面的题目,从中给短文选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写出选择它的理由,
蝈蝈 卖蝈蝈 蝈蝈鸣叫记
我选:________
理由: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漫步占今
【材料一】《孟子·离娄上》: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成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材料二】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赵威后很热情地接待来访的使臣。使臣在献上齐王准备的礼物后,又呈上一封齐王写的信。赵威后收下了信,并没有马上拆开来看。她请使臣坐下,亲切地问道:“久未问候,今年收成还可以吧?百姓安乐吗?你们大王还好吧?”使臣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奉了敞国国君之名前来问候您的,可是您不先问候敞国国君,反倒先问起庄稼,这分明是先贱而后贵。难道说,一个治理万民的君王,会比不上庄稼和百姓吗?”
赵威后听了并没有生气,反倒笑着对使臣说:“这你就错了!如果没有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岂有舍本问末的道理?”这不是贵贱之分,而是本末之别啊!难道说要先舍根本,去问那些末节吗?”
齐国使臣对赵威后的这一番话非常佩服,并且为自己刚才无礼的态度感到惭愧。
【1】这个故事包含的成语是__________,现在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
【2】这学期我们在日积月累中还阅读了另一个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一中找到与材料二中画线相对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威后的思想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意思基本一致,请你谈谈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雪中送炭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河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了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
“被子,送给我?这哪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不管我怎么说,警卫员还是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暖气从手上直流到全身。我越想心里越温暖,就好像太阳晒在我身上一样暖和。
1、“这下可糟了!”“遭”表现在
2、将“毛主席也只有一条毯子,怎么能抵严寒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3、仿照画线句子的写作方法也写一句。
4、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雪中送炭》的“雪”在文中指
;“炭”指
5、请你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毛主席。
13、句子理解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1】“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个句子写得前后矛盾,不合常理。
B. 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孩子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14、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把画线句子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话详细描述了“我”感到的深深寒意,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
(2)三黑看见自己种的养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仿写比喻句)
_____
(3)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伤写一个感叹句)
_____
(4)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我们的安全和事故就有了保障。(修改病句)
_____
(5)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熙样子,写句子)
春雨中的竹笋,昨天 _____,今天 _____,明天 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写句子。
例: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问盲姑娘:“你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脂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苍蝇拂拭圆脑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快活地叫起来:“爸爸,你看!这是什么?”(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词序颠倒的病句。
跟我学: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修改方法:找出位置错误的词语,然后调整过来。
5.它们终于不动了,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革命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过了几天,表妹和小姨开车带着妮妮去办理身份证。工作人员先要给妮妮拍一张照片。它还挺会摆姿势的,摄像机对准了它,它就把身子扭到镜头前,摆出了一个自己认为最美的样子,可爱得无法形容啦!可是当摄影师要按下快门的时候,它忽地转过身去,在照片里留下的是它圆溜溜的小屁股。没办法,得重拍啊,表妹在前面逗引着它,可它那两个乌黑发亮的大眼睛朝表妹眨了一下眼,就再也不朝这边看了,依然给摄影师一个圆溜溜的小屁股。唉,只能麻烦摄影师转到妮妮的对面去了,这下应该能顺利拍摄了吧。谁知,摄影师刚在它对面位置安置好摄像机,它又转身了,一副就是不给你拍的样子。实在没办法,只好让表妺抱着它拍喽,这下它高兴了,眼睛骨碌转了几圈,像是在说:“我就是这样想的。”真拿妮妮没办法。
写文章要做到结构曲折多变,情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时而山重水复,时而柳暗花明,悬念迭出,跌宕起伏,妙趣横生。上面给小狗妮妮拍照的过程真可谓曲折,你也给自己这次习作中的情节制造一点小曲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