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区别字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访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仿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2、古诗词积累运用。

    (1)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体裁是( )( )是词牌名,( )是题目,作者是宋代的( ),从这个标题中我明白了这首词写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事件是夜行。

    (4)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__________________

  • 3、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h__开   __ē瘩   d____t____

    __ān___í石   ___ào窃   冷m____

  • 4、请你为“肖”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填写在括号里。

    胜利的( )

    弥漫的( )

    ( )的姑娘

    ( )的悬崖

    ( )的商品

    ( )好的苹果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翻箱( )             心平气( )             ( )于事

    别出心( )             垂头( )            ( )然不同

    (1)妈妈( ),想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裙子。

    (2)小明犯了错,妈妈没有严厉的指责他,而是( )的规劝他。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先补全这首诗,再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三句点题,“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

    C.第四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3诗中的“__”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_”字,把诗人约客久等不至,内心十分焦躁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 8、阅读与理解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 尔:_________

    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现代文阅读

    战地钟声(节选)

    海明威

    罗伯特·乔丹听到枪声,而且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

    回声。现在枪声逼近了,但是公路转弯处还是看不见车辆、坦克或者人。他朝桥头走了一半路,公路上还是没动静;走了三分之二路程,仍然没有动静。他手里的线也放得很顺利,没有缠上任何东西。当他手拿电线远远伸出桥外以免电线缠上桥架时,那边公路上还是没动静。他上了公路,对岸公路上还是没动静。接着他顺着公路内侧一条山洪冲刷出来的小沟迅速地退着走,同时把电线轻轻地绷紧;他的动作就像棒球场上外野手退着接飞球一样。这时,他快到安塞莫藏身的路标石碑对面了。然而对岸还是没有动静。

    后来他听见卡车沿公路开下来。他扭头一看,卡车已经驶上桥头长坡。他一甩手,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了一圈,对安塞莫大喊一声:“炸桥!”他双脚一蹬,又把电线往手腕上绕一圈,同时往后一靠,把电线拉紧。卡车声继续从后面传来,前面是公路、打死的哨兵、长桥和对岸一段没有动静的公路。接着,轰然一声,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他把脸埋在布满鹅卵石的山沟里,两手紧抱着头,这时候才感到爆炸的气浪向他冲过来。他把脸贴着鹅卵石的时候,桥梁落了下来,就落在原来桥架的地方。一股熟悉的黄烟夹着辛辣的气味向他滚过来,接着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钢铁碎片下完以后,他还活着。他抬头往桥上看去,桥梁中段已经没有了。桥上和公路上散了一地缺缺凹凹的钢条铁片;由于是新炸断的,边子和头子都发亮。那辆卡车离桥一百码左右停住了,驾驶员和同车的两个人朝着一条排水沟奔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______ 迅速——______ 熟悉——______

    【2】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下桥时觉得枪声直达心窝,好像在自己的横膈膜上发出了回声。

    B.桥的中段凌空升起,就像海浪打岸一样。

    C.钢铁碎片像雨点一样落下。

    【3】从文中找出罗伯特·乔丹布线的路径,用“ ”画出来。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提优

    自由与生命

    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捉一只小画眉,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她为我一人歌唱。果然,我成功了。她先是拍打新生的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她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她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知道这样比我喂她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发现她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可怜儿那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美洲画眉发现她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她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迷惑不解:  

    皆大欢喜:  

    2)文中作者认为哪件事是皆大欢喜的事?又是什么让作者迷惑不解?

     

       

    3)小画眉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仔细读画“  ”的句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自由和生命哪个更重要?请谈谈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11、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①30年前,为了祖国的强大,他抛家舍业,隐姓埋名地秘密工作;30年后,祖国褒奖他,他的事迹令人们肃然起敬,感慨万千、他,就是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93岁的中国核潜架之父——黄旭华。

    ②1958年,为打破美苏等国的垄断,我国在耗资巨大、技术领域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批准立即成立代号为“19”的研究所,研制导弹核潜艇,年轻的黄旭华成为核潜艇研制总工程师。因为机密和危险,黄旭华带着29位舰船方面的专门人才,来到只有编号而没有名字,且在地图上查不到的小岛上进行研究。为了保密,这里不通邮,也不通电话,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信箱。从此,黄旭华一家就在父母面前“消失”了(后妻子李世英也被调到北京,但对黄旭华所从事的工作一概不知)。

    ③“荒岛上的条件非常艰苦,整年都是风沙弥漫。比环境更艰难的是一切核潜艇的研发都得从零开始!因为所有的人根本就没见过核潜艇!直到有人从国外带回两只儿童核潜艇玩具模型,团队才总算有了实物参数。正是靠着拆解这两个核潜艇模型,科研队伍才坐实了资料内容。为了一个数据,他们争分夺秒不停地计算。玩具模型与他们搜集到的媒体资料数据吻合,都是通过计算,对比完成的。

    在研究核潜艇的十多个春秋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甚至特殊时期对黄旭华和一些技术骨干精神的打击,都没有阻挡研究的步伐。核潜艇是一个三千多吨重、像鲸鱼一样在几百米深的海底遨游的钢铁圆筒。它是在深水中运动的武器库和战斗堡垒,发电量需要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艇内仅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各种仪表达到几千个。其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必须集成航海、导弹、计算机及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才能将它制造出来。当时没有电脑,所有数据只能靠算盘和计算尺。起早贪黑工作是研究人员习以为常的事情。在黄旭华带领下,经过所有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⑤从1958年组建团队到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试航,不到13年的时间,对于科技落后、经验全无的中国,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⑥1988年4月29日,新型号的潜水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试验的风险很大,任何一条焊缝、一条管道、一个阀门,若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62岁的黄旭华不顾大家阻拦,毅然决定亲自下潜300米。当核潜艇快到300米时,潜艇顶壳多个位置“咔咔”作响,令人毛骨悚(sǒng)然。黄旭华因承受压力过大,致使眼底、耳朵和牙龈都渗出了血。他全然不顾,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⑦自此至今,中国核潜艇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的大洋之中,为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释放出巨大的震慑(shè)力。

    ⑧黄旭华,让中国人的脊梁挺得更直了!

    (根据相关报道改编)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肃然起敬:_____

    ②镇定自若:_____

    2下面能比较全面概括文章第②~⑤自然段主要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1958年,黄旭华隐姓埋名,在条件艰苦和我国核潜艇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用十多年时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B.1958年,黄旭华带领团队,在条件艰苦和我国核潜艇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用十多年时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C.1958年,黄旭华带领团隐姓埋名,在条件艰苦和我国核潜艇技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克服多重困难,用十多年时间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创造了奇迹。

    3用“ ”在第③自然段画出“比环境更艰难的是一切核潜艇的研发都得从零开始“原因的句子。

    4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是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5给第⑥自然段做简单批注。

    6黄旭华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说明理由。

    _____

    7在我国,像黄旭华这样的楷模人物还有很多。如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黄大年等,选你了解的一位,用一两句话写写你对他(她)的了解。

    _____

  • 12、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①我国安徽省宣城泾县小岭一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青檀树和长杆水稻生长。远在唐代,这里就开始生产一种特殊的纸——宣纸。它以青檀树皮为主料,按比例配入沙田稻草浆,经过140多道复杂的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②宣纸作为中国传统书画用纸,具有一些显著的特性。首先它有很强的湿染性、吸墨性。运用在国画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在书法创作中,字体饱满且刚柔并济,水墨线条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A)

    ③其次,宣纸的柔韧性十分突出。将宣纸揉成一团后展平,经过熨烫,依旧可以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即使作品皱痕起伏,经过装裱,也会平展如新。(B)

    ④自古以来,在生产宣纸的过程中,工人最大程度剔除了性质不稳定的元素,保留相对稳定的纤维,不易招惹虫蛀。另外,绝大多数宣纸的pH值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能够抵御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纸内纤维不易发生化学变化。(C)和普通纸相比,宣纸的寿命至少有1050年,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⑤据考证,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代画家韩滉(huànɡ)所绘《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用宣纸作画的作品,距今已超过1200年,但画中的牛依然惟妙惟肖,可见宣纸的耐久性功不可没。

    ⑥“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宣纸特有的手工制作工艺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不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1宣纸显著的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宣纸的特性,你认为下面这句话放在文章中字母____处最恰当。

    “所以,文物工作者经常把薄薄的宣纸贴在凹凸不平的碑文、器皿表面,用沾了墨汁的扑子反复敲打,宣纸依然能够伸缩自如,裂而不断。”

    3“宣纸的寿命至少有1050年,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这句话中“至少”“大约”两个词语能不能删去?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宣纸的寿命会远远超过普通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本透视

    《有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因此这首诗的副标

    题为____________,诗歌批判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歌颂了鲁迅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号召人们做大写的

    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伯父的话中包含着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你想,四周__________,还不容易________吗?很多人认为,伯父所说的黑洞洞的暗指________________碰壁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伯父”“叹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拓展阅读

    我爱乡村的夜晚

    6月里的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里的山川原野冲洗的(yī  chén  bù  rǎn)。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夜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遐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田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地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shī  qínɡ  huà  yì)的乡村晚景,哞哞地长叫几声,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 16、把画线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明天星期六,我带你去书城看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都想听贝多芬弹奏这首优美的《月光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18、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 19、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奔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天地。

    题目: 的力量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书写工整,标点正确;3.语句流畅,有真情实感;4.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