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拼音,写字词。
我向往pà( )米尔高原,也曾到过世界屋jǐ( )上的布达拉宫,我欣赏景德zhèn( )cí( )器的巧夺天工,也喜爱江南丝绸的轻滑柔软,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结出的shuò( )果。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兴________采________ 舍已________
________割舍 省________俭________
闪闪________ ________不安
3、读一读,完成填空与仿写练习。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1)这句话是作者在描写后面的同学看“我们” 玩竹节人投入的表现,其中“伸长脖子”是________描写,“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是通过写旁观者当时的________来表现人物当时入迷的状态。
(2)你在什么时候看见过某个(些)人做事非常投入、入迷的状态吗?试着仿写一句话来表现其投入。除了用上例句所用的方法外,你还可以用上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________时发现的由衷赞叹,他当时可能会想________!第二次是________时自言自语,他当时可能会想________!第三次是________跟________谈话时说的,他当时可能会想________。
(2)课文采用________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使得文章________,结构紧凑,课文表现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生活的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诗词句。
(1)________,日暮客愁新,________,江清月近人。
(2)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引用诸葛亮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
(3)五岭_________,乌蒙________________。
6、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用横线画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十种景物。
2.这两首小令都描写了秋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
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是 。白朴
的《天净沙•秋》却没有悲凉情绪,“ , ”
一句色彩鲜明地描绘出了秋天的美景。
3.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
了烘托人。
D.从此曲题目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念之情。
7、古诗阅读。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
百川东到海, ?
少壮不努力, !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朝露:___________。 常恐:___________。 百川: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
【3】《长歌行》出自《____________》,诗中勉励少壮要抓紧时间,及时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表达相同意思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赏析。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浪淘沙”是_____。
【2】解释词语。
九曲:______。 簸:_____。
【3】请写出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作者借______的景象,抒发自己______。
9、阅读。
从心所欲不逾矩
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
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詩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于是众人刮目相看。
我这先祖,有一年去青州为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个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后,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果然在家中写的第四个字,与另外三个字风韵、气势、大小丝毫无差。
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统一?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靠’死了!”“靠”是我故乡的土语,大意是 。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了,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
【1】文章回忆了两件事,其中略写__________________(事) ,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事)。
【2】第二自然段写到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联系上下文描述先祖当时的心理活动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回忆了先祖的两件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书法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B.为了说服我们父亲举过很多例子,这句话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C.先祖却礼数次,还不愿意坐车到青州补血一致,真是傲慢无礼
D.结合上下文推断,第四节中靠的意思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
【4】联系上下文,注意带点部分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联系结合生活实际,请从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谈谈你对本文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万丈。它们本来位于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有个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岁了。他家正面对着两座大山,交通被阻隔,出入总要绕很大的圈子。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说:“我想同你们一起尽全力搬掉门前的两座大山,这样就能打通一条通往豫州南部的路,直达汉水南面,你们说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只有他的老伴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丘都运不走,更何况太行、王屋那样的大山呢?又把挖出来的土石放在何处呢?”大家说:“这没什么难的,把土石扔到渤海的尽头和隐土的北边去嘛!”
于是,愚公就率领子孙开始搬运太行、王屋二山。他们邻家有个刚长奶牙的小孩,也像个小男子汉一样,高高兴兴地来帮忙。大家勤勤恳恳地劳动,从冬天到夏天,才仅仅回家一次。
黄河边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对愚公说:“你怎么这么傻呢!像你这种年老体衰的人,连山上的茅草都拔不掉了,还能搬得动太行、王屋的石块和泥土吗?”
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是我傻还是你死心眼儿呢?我看你真不如那位刚长乳牙的小孩啊!要知道,就是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了,怎么就挖不平呢?”智叟无言以对,惭愧地走了。
山神听到这件事,害怕愚公没完没了地干下去,就去报告上帝。上帝被愚公的虔诚和毅力所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这两座山背走了。从此,冀州和汉水以南,再也没有突起的高山阻塞了。
【1】按要求从文中找词语。
(1)表示山的名称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地域名称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空。
(1)形容“一个人年龄大,身体衰弱”可以用(_____)一词;而形容“一个人年纪虽老,志向高远,劲头儿更大”可用(_____)一词。
(2) “愚公移山”是一个神话传说。比喻做事有(_____),不怕(_____)。
【3】读文章,回答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是怎样与子孙搬这两座大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与智叟对搬这两座大山的看法相同吗?他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回答问题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阅读短文,说说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________和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① ;
② ;
③ 。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讽刺和否定
D. 表示突出强调
【5】针对这种现象,你想对广大农民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心阅读。
我爱漓江
我的故乡在广西,我爱故乡的漓江。
春天,原野上的春色,把漓江打扮得更美丽。绵绵细雨,增加了漓江的水量,催开了两岸鲜艳的野花。随着气候转暖,来漓江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
夏天,漓江的水更清了。人们有的在江中游泳,有的在江中划船,有的玩水球------漓江洗去了人们的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秋天,桂花开了,漓江两案飘着醉人的桂花香。我们放学后,荡着小舟在漓江上游玩。那两岸的青峰分明地站在我们面前,同学们兴奋地抢着划桨。
冬天,漓江因为旱季到来水变浅了,但是那么清,山是那么绿。江畔的柑橘树已挂满了累累果实,人们开始紧张地收获。
漓江一年四季都很好。我喝漓江的水长大,一定要把漓江建设得更加美好
(1)这篇短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给文章分段,写出各段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漓江像一条友谊的带子把祖国和世界人民连在一起。”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微小说阅读。
在柏林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chī)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读课文。根据内容填一填。
【2】找出文中修饰“老妇人”的词语,补写词语。
(__________)的老妇人 (___________)的老妇人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
(1)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_____)
(2)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_____)
【4】“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此时老头的心理活动。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说结尾为什么说“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样的环境描写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红岩(节选)
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星光黯淡了,已经是雄鸡报晓的时刻,在那斑斑血迹的墙壁上,映着的江姐的身影消失了,大概她从倒吊着的屋梁上,被松了下来……“现在愿意说了吧?”魔影狂乱地移动着。
“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没有回答。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黑色阴影。“钉!”
人们仿佛看见绳子紧紧地绑着她的双手,一根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没有回答。“不说?拔出来!再钉!”
江姐没有声音了。人们感到连心的痛苦,像竹签钉在每一个人心上……
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把她泼醒!再钉!”徐鹏飞那绝望的咆哮使人相信,敌人从老许身上得不到的东西,在江姐-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身上,同样得不到。尽管他们从叛徒口里,知道她做过沙磁区委书记,下乡以后可能担任更重要的工作,了解许许多多他们渴望知道的地下党线索,可是毒刑拷打丝毫也不能使江姐开口。
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一阵,又一阵泼水的声音……已经听不见徐鹏飞的咆哮。可是,也听不到江姐的一丝丝呻吟。
【1】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挨过”换成“度过”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平静。”这是对江姐的什么描写?表现了江姐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钉”“不说?拔出来!再钉!”“把她泼醒!再钉!”这些语句反映了敌人什么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短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红岩》中这样写道:人们静坐在黑暗中,却像在阳光照耀下一样,背诵着江姐信中光芒四射的词句:____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______做的!
15、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芳草为我优美的舞姿鼓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不同的词代替“说”。
______________:“别过来,危险!”
(2)围绕下面的关键句写一段话。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内心是复杂多样的,写出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轮到我上场了。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请另附纸)
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诗歌的殿堂。通过学习和活动,你都有哪些收获?请你好好总结一下,再写一写,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