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古诗三首》内容填空。
(1)《江南春》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趣盎然的__________图,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_______ 的情感。
(2)《江南春》中“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讽刺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
2、读拼音,写词语。
chún shú yáo lán lǜ tǎn nínɡ shì sù jìnɡ xǐ yuè
( ) ( ) ( ) ( ) ( ) ( )
3、课本透视
1.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视着__________________。
2.采访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采访的注意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荆请罪”中“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出自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负荆请罪”造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语境填诗句。
小明要参加学校足球队的选拔考试,但是他得知参加选拔的同学有很多,而且有一些同学还经过了专业的训练,小明有些担心,怕自己选不上。作为他最好的朋友,你准备用《七律·长征》中的“__________”来鼓励他。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的天空 (_______)的圆月 (_______)的西瓜
(________)的圆脸 (_______)的项圈 (_______)的事
(_______)的故事 (_______)的碎影 (_______)的情节
(_______)的美 (_______)的脸 (_______)的表情
6、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展开的。
【3】读画波浪线的诗句,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B.这句话写的是红军翻越五岭、乌蒙等大山的情景。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细浪”“泥丸”把巍峨绵延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而“逶迤”“磅礴”又把山写得高大无比。这种艺术化的缩小或夸大,是诗人伟大的胸怀及奇特想象的自然流露。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第一幅是过五岭,请照样子写出另外四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人认为能改变清政府腐朽现状的诗句是:_________。
【3】《己亥杂诗》中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公”这样具有壮伟特征的词语来展现大中国的磅礴气势
【4】其中对“九州生气恃风雷”“生气”一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气愤
B. 生机勃勃的局面
C. 发怒
8、课内阅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 )店社林边,路转( )溪桥忽见。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景物,从_____、_____中可以判断出来。
【3】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解释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
【3】选段主要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表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最后说“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象,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沉思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想象丰富,把___比喻成“___”,把___比喻成“___”。由小丘线条的“___”,作者又联想到___的中国画。
【3】用横线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这种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写法的好处是( )。
A.赋予景物人的思想感情,生动鲜活
B.情景交融,把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4】这段话是围绕“_____”来写的。这使我联想到了诗句“_____”所展现的画面。
11、阅读“走遍天下书为友”系列阅读活动材料1,回答问题。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走遍天下书为友”系列阅读活动。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书的类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比如《科学家故事100个》属于人物传记,《草房子》属于长篇小说。
请给这两本书,选择合适的阅读小贴士。(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阅读《科学家故事100个》的方法可以是( )
②阅读《草房子》的方法可以是( )
A.阅读小贴士:反复品读精彩的语段,想象书中描述的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B.阅读小贴士:标注作者描述的事例,圈画作者评论的语言,思考对我们的启示。
12、阅读小说《桥》选段,回答问题。
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怒吼_______ 惊恐________ 奸笑________ 爱戴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势不可当:__________你拥我挤: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拟人句(至少两处)。
【4】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这句话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5】村民们惊慌失措时,老支书表现怎样(原句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微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的语句。
【3】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材料一的图片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①他嘴里嚼着东西,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②“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③“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文中①③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①( )③( )。
A. 动作描写 B. 肖像描写 C. 语言描写
【2】文中②处画线句子体现了鲁迅( )的精神。
A. 幽默、乐观 B. 坦诚、谦虚
【3】“四周黑洞洞的”指的是( )
A. 晚上,没有亮光,看不清楚
B. 生活环境、整个社会很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
【4】句子②中所说的“碰壁”,表面上指_______________,实际指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
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18、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把“说”换个词语表达,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20、把这句话改写成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请你以“最 的一天”(激动、欣慰、愧疚、惧怕……)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