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济宁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句子补充完整。

    1.俗话说:“多吃五谷杂粮,有利身体健康。”这“五谷”是指________、黍、菽、稷。

    2.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中以“____________”描绘出黄河裹挟泥沙从天边奔腾而来的画面。

    3.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中,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

  • 2、根据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结构上的特点,写出类似的两句诗。

    _____       _____

  • 3、古文、名言填空。

    1.古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改也。

    2.方鼓琴而____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而_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

    3.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 4、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翻箱倒____ ____知非福 千____万凿

    ____知著 别出心____ 无独有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xiàn tiáo     róu měi     jīng tàn     huí wèi     měng gǔ bāo

    ( )( ) ( ) ( ) ( ) ( )

    lè qù     sǎ tuō     bō li     yī shang     cǎi hóng     mǎ tí

    ( ) ( ) ( ) ( ) ( ) ( )

    mù dì dì     lǐ mào     jū shù     jǔ bēi     gǎn rén     huì xīn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下列词语。

    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气概。

    【3】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曲折蜿蜒、气势磅礴的特点。

    B.“浪淘风簸自天涯”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黄河风浪急猛、浩瀚绵长的特点。

    C.“如今直上银河去”一句,通过想象,表现了诗人厌世避世的愿望。

    D.“同到牵牛织女家”一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浪漫主义情怀。

  • 7、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 8、读一读,做一做。

    雨过山村

    []王建

    两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根据解释,从诗中找出对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小溪旁长着翠竹。 _________

    (2)互相呼唤。 _________

    (3)庭院中间。 _________

    【2】本诗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________图景。

    【3】本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第三句写___________,第四句通过写作者的“闲看”来反衬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自己对______________的喜爱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做一个有中国心的人

    我的书桌前,摆着一个活灵活现的泥人——“猪八戒背媳妇”。每当我看到这个栩栩如生的泥人时,就会想起那个捏泥人的老爷爷。

    去年夏天,在热闹的市场上,来了一个捏泥人的老爷爷。他刚一落座,我们就一起挤上去。只见他手下妙“泥”生花,几种颜色的泥不知怎么就被捏成了一条色彩斑斓的披风;一点红泥,一点白泥,不知怎么就被搓成了一个白里透红的脸蛋儿;一双柳叶眉,一对吊眼晴,只用了一点儿黑泥就捏出来了,而且恰到好处地贴在脸上。只见老爷爷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捏和几下,一个身穿铠甲、头戴帽盔的女英雄穆桂英出现了,帽盔上还插上两根鸡毛,令人拍手叫绝。(        )老爷爷(        )我要一个(        )我要一个(        )我大声喊着(        )“老爷爷,我先来的,我要。”我们争先恐后地挤上去,生怕漏了自己。(        )别急别急(        )老爷爷笑呵呵地答应着(        )谁都有(        )谁都有(        )只用了半个小时,“孙悟空”“刘备”“曹操”“宋江”便先后“问世”了。

    这时,来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他被那活灵活现的泥人吸引住了,便走了过来,用生硬的中文问道:“先——生,这个怎么——卖?“哦,九——九。”老爷爷的意思就是九角。可老外没听懂,连比划带叫,老爷爷没弄懂,也跟着比划。老外急了,掏出一张50元的人民币递给老爷爷,拿起一个泥人转身走了。我们七嘴八舌地说:“老爷爷,留下吧,你挣钱不容易,他们有的是钱,留下吧!”可老爷爷摇了摇头,从商店里换了零钱,气喘吁吁地追上老外,把49元1毛钱递给他。老外惊异得张大了嘴巴,连说(        OK        OK        )中国人良心OK        )老爷爷回来之后,对我们讲:“小朋友们,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哪!”

    是呀!难道我们不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吗?

    【1】“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泥人穆桂英的外貌。

    【3】在文中“(        )”处加上标点符号。

    【4】将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①每当我看到这个栩栩如生的泥人时,就会想起那个捏泥人的老爷爷。(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难道我们不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被那活灵活现的泥人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对“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因森林火灾、人类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1】资料中主要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针对环境破坏的问题,有人主张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环境;有人主张多开展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与道德水平。那么,保护环境,应该以法律手段为主,还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如果以此为题展开辩论,请写出你的观点和辩词。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

  • 11、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5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立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坚 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 瞻)下,8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8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6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qín qíng)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èn)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选择正确的字或注音。

    【2】文中画“----”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②自然段,并作如下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文字,在写法上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重点写了 。 “直奔”用词准确,反映出人们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片段记叙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入场的场面。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B.大典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写出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C.第二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会场的设置和布局。

    D.以上都正确。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穷人》(节选)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和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歇后语有______________

    2这个片段选自《______》一课,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等。

    3文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__,“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片段主要对桑娜进行了____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

    6本学期必读书目《草房子》的作者曹文轩也写过一本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________》。

  • 13、阅读感悟。

    网上有人问:让孩子们背诵他们根本不懂的古诗词有什么意义呢?

    网友冬日暖阳:我们儿时背诵的古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但它已存在于我们的心里。等到将来某一天,我们遇到了某个风景,某种心情,就忽然明白了那句诗,那首词,并能很自然地吟诵出来,而不是只会说:“哇,太美了!”“啊,真好呀!”

    网友诗与远方:说得对!比如,春天微风拂面、鲜花盛开,就会想起“等闲识得东风面, ”。夏天,看到骤雨奇景,就会想到“黑云翻墨未遮山, 。”秋天,看到枫叶变红,就会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 ”。冬天,看到雪中梅花,就会想起“梅须逊雪三分白, ”。

    网友相信明天:由此可见,孩子们背诵古典诗词是有积极意义的。

    【1】结合语境,在材料中填入积累过的诗句。

    【2】根据材料和生活实际,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生活中的自然风景常常能激发人的诗情。( )

    (2)生活和诗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

    (3)这则材料的主要观点是:背诵古诗词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

    (4)背古诗词不仅仅是为了现在用,更是为了以后用。( )

    【3】请用一段话表达“小学生背诵古诗词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一观点。(先总说观点,再逐条说明理由,理由最少写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按要求完成下题。

    (1)虽然天山这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这是一个 句。请把这个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2)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阴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 ,又把

      比作   ,说明了雪山的   ,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观看这鲜艳的国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情景,在横线上填入表示“说”的词语或短语。

    大街上,一群人围在一起__________:“小姑娘真是善良啊!”

  • 16、按要求改写句式。

    1)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我们要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练习。

    1.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用关联词改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种多么坚强的精神。(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8分)

    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缩句:

    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4)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请以《我的小伙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小伙伴。

    要求:1、用一两件事,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2、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4、400字左右

    5、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可以用小明、小红、小刚等代替)一旦出现真实校名视为0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