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黄南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出句子中的词语,注意书写端正。

    dǒu qiào shè jì miǎn lì   qīnɡ tīnɡ   yōu lǜ  

         

    zī yuán juàn liàn sù liào   jiāo zào táo zuì

       

  • 2、根据意思把鲁迅先生的名言填在横线上。

    1.多数英雄在大义与亲情之间选择了前者,成就了义,正如“_________________”虽然看似无情,但这是无情的多情。

    2.体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启发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开创美好未来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想要发展,前提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而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们从古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5.我还知道鲁迅先生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

    诸暨的五泄景区最为壮观的当属第三泄——千姿百态。宽阔平缓的pù bù(_______)在shān jiàn(_____)中飞奔而下,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在岩石中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_______),发出巨大的hōng míng(______)声,周围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烟雾,让人táo zuì(______)其中,不得不jīng tàn(_____)大自然的神奇。

  • 4、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2)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   ,挤出来的是

    (3) 时间就是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   的。

     

  • 5、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抗日战争时期,刘______政委带领一批八路军战士______河,过铁suŏ______桥,过草地,在______中平原不______不挠地展开游击战,消灭了大量日kòu______

    2.国庆节时期,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英雄们站在新式tăn kè______上,参加了lóng ______重的jiăn yuè_____仪式。

    3.站在xuán yá_____边上的五壮士lūn ______shŏu liú dàn______,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向山jiàn______里的敌人扔去,只听见bào______炸声、shè______击声,响成一片。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阅读

    浪淘沙(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注释】①澄洲:江中清新秀丽的小洲。②江隈:江湾。

    【1】“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词阅读。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被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

    【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在不同的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A.乐于奉献

    B.刚正不阿

    C.虚心

    D.坚韧

    ①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_____

    ②因竹四季青翠,做雪凌霜,可形容人 _____

    ③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_____

    ④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_____

    【3】这首诗赞美了竹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物来赞颂人的美好品格的古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在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诗句。

    【2】这首词中描述的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南方地区

    B.青藏地区

    C.北方地区

    D.西北地区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路转溪桥忽见”的是什么?流露出夜行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里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您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一天可以长出几寸;您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会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绿蔓__________ __________ 苞蕾__________ 苔藓__________

    __________ 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处暑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所提到的俗语或谚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划出文中的中心句。

    【4】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句谚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这句话有何深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流凌的黄河(节选)

    ①站在数九寒天的黄土高原上,站在大雪纷飞的穹宇下,我看黄河。黄河,像一条蛇蜒浩荡的银色巨龙,正静静地、静静地流动着,在雪花无声无息里流动,在冰凌悠悠漂浮中流动。

    ②没有浮躁的xuān huá          ),没有烦嚣的不安,没有轻薄的浪花,甚至连一点儿脚步声都没有。有的,只是雄浑磅礴的气势,泰然自若的风骨,沉着稳健的向前,战胜一切的自信!

    ③满河满河的冰凌,一块又一块,或大或小,或薄或厚,挤挤挨挨、满满当当,镶着深冬的凛冽,披着大雪的晶莹。铺天盖地,浩浩荡荡。冷流暗卷,冰水回湍。深不可测,清冽无底。没有鸟鸣虫吟、红尘碎语,没有争锋斗狠、狂放泼野,唯有静静地流动。漂浮着满河满河浩阔壮观的北方冬天。满河的冬天在满河冰凌如朵朵莲花般的簇拥中,仿佛停止了季节呼吸,收敛起三九风霜,好像是一条蛰伏入眠的巨龙。

    ④啊,雪落黄河静无声。

    ⑤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一直向前蠕动。huǎng rán          ),唰地彻底醒来,鼓起排山倒海般巨大膂力,腾空飞旋,以四两拔千斤的手臂,轻轻一揽,迅疾带走一大堆一大堆企图阻遏她前进的冰坝。这不,远远地,咔嚓一声,犹如霹雳横空、巨崖崩塌,令人惊心动魄、寒毛悚立。严寒精心高垒起的一座冰山訇然碎裂,没入宽阔深邃的河水中。冬天顷刻惊飞四散,朔风黯然销声匿迹,一切的寒冷已不叫凛冽的寒冷,所有的冬天不再宣称自己是冬天。唯有流凌的黄河,包容天地,包容山川,包容冷暖,包容这壁立千仞的峡谷,再一次沉浸在那xuán guà          )高天的沉沉静默中。

    ⑥看流凌的黄河,我shùn jiān          )强大,生活中所有的艰难险阻、荣辱得失、恩怨不平,竟然轻盈得像一绺飞散的冷雾,在黄河吞越天地冰霜的宏大气势中,沧海一粟般飞进这流凌的河水中,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此时此刻,灵魂骤然震颤,心海更加páo xiào          ),仿佛站在黄河与高原交响曲那最震撼天地的音符上,由不得要往远看、往大看。我想,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被这样一条裹挟着黄土,磅礴浩荡、摧枯拉朽、势不可当的大河哺育的民族,一定有着与她同样的优秀基因,同样的精神力量和胆魂气魄!我分明一下子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敢于争胜的始祖精神。我敬仰黄河,虔诚地跪在黄河冰冻铁硬的滩头,深深地磕了一个响头。

    ⑦就在我抬头的刹那,太阳拨破云海,红彤形、圆润润、热腾腾的,带着新的春天的勃勃生机,在流动的冰凌上折射出万道金光。远远望去,寥廓的黄河滩上,飞起一圈又一圈绚丽耀眼的彩虹!

    【1】读拼音写词语

    xuān huá     huǎng rán     xuán guà     páo xiào     shùn jiān

    ( )   ( )   ( )   ( )   ( )

    【2】根据上下文写出成语的意思。

    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_       勇往直前: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五自然段,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通过这段文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感觉到了__________。古代诗人是这样借助想象写黄河的:“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饱含深情地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认真阅读文章,你觉得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如果去掉画线的词句是否可以,为什么?

    静无声的黄河蓄积着体能,储存着力量,淬炼着胆魄,又慢慢苏醒,慢慢在蛰伏中蠕动,一直向前蠕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心朗读第六自然段,我们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请把下面的名人名言补充完整,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位卑未敢____________”“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一件小事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儿,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但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你怎么啦?”

    “我摔坏了。”

    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办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活,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停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不敢想到我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熬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使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1】给画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件小事”的起因和结果。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捞写了______个人物,其中运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

    【4】文章环境描写精当,请你找到文中第四处环境描写,说说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鲁迅宽容文盲保姆

    在上海时,鲁迅家里用了一个善良而又淳朴的老女工。凡工人有错误,鲁迅是不加呵斥的。老女工对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很慈祥,鲁迅要海婴叫她姆妈,从来不许直呼其名。

    每逢鲁迅和许广平去饭厅吃饭的时候,姆妈就来到鲁迅写作兼卧室的一间房间里,做清洁工作,或带着海婴在这里玩耍。有一天,鲁迅吃完饭到房里一看,她和海婴玩得正欢,在朝马路的三楼阳台上和海婴一页页地吹纸片,说是放风筝。海婴看到纸片飞舞,忽上忽下,高兴极了,总是要求再来一个。看到二人如此欢乐,鲁迅走了过来。可走近了,却发现那纸片正是自己书架内的一本书,被撕去大半本做蝴蝶和风筝放飞。鲁迅连忙拦阻,才把后小半本收回。姆妈是文盲,不懂得鲁迅视书如命的脾气,又想博得小海婴的欢喜,就没顾得那么多。但鲁迅体谅她,没有加以责备,只告诫以后不可再做了。

    另一次,鲁迅写完稿子还没来得及收起就去吃饭了,稿子就摊放在桌子上。姆妈来打扫房间,擦桌子时顺手把稿子扫到地下,当废物扫掉了。鲁迅回到房间一看:稿子为什么不见了?追问起来,才知是当废物扫掉,倒在楼外放垃级的箱里了。许广平赶紧跑到楼下,打开垃圾箱的门拾了回来。鲁迅也是笑笑,叹息了事。

    不过,不认字的姆妈也曾帮鲁迅找到过一本好书。1931年某天,鲁迅邻居搬走了,姆妈照往常习惯,仍然领着小海婴去玩,回来手内带着一本人家遗下不要的破书,准备给海婴玩。鲁迅接过来一看,被那精美的莱勒孚50多幅插图和原作者马克·吐温迷住了,爱不择手地翻了又翻。后来,鲁迅又托人翻译了全书,那就是《夏娃日记》。

    【1】选文主要围绕“____”词,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件事。

    【2】当鲁迅看到飞舞的纸片是他的书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段画线句子是对鲁迅的______描写,写出了鲁迅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海婴叫女工姆妈,不直呼其名,看出鲁迅对女工的尊重。

    B.许广平“赶紧”下楼去找,写出了鲁迅非常节约,一点纸都要留着。

    C.别人遗留的破书,鲁迅视如珍宝,表现出他对书的极端热爱。

    【5】文章题目是“鲁迅宽容文盲保姆”,为何多次写鲁迅视书如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五一是几号

    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第一次,爹送我报到,走到学校门口,然停下来,咳嗽了声,冲地上重重地吐一口痰,用他山里人的嗓门儿冲我吼道:老丫头,给爹念念,这木牌子上写的是啥玩意儿?我看见好多道复杂的目光,全都落在我和爹的身上,好像我们是怪物。这些目光烤得我脸红心跳。我跺跺脚,没理爹,逃似的跑进了校园里。

    爹根本没发现我已经不高兴,迈着大步从后面追上来。走向宿舍的一路上,爹非常兴奋,只要遇到人,不管人家理没理他,他都扯着嗓门儿,用手指着身边的我,说我是他的老丫头,考上了某某大学,这小家伙有了大出息!

    爹第二次来是在一年前,正是五一节前夕。同宿舍的姐妹们都在说假期计划去哪里旅游。爹没有敲门,咣当一声推开宿舍门就闯了进来。惹得姐妹们顿时一阵惊呼,慌作一团——天气热,她们都穿得很少。爹一点儿也没意识到,一进门就喊我老ㄚ头,问我带的野菜吃没吃光,妈让他给我又送一袋子来。我看看姐妹们,再看看爹,脸上一阵发烧。爹打开口袋,妮子妮子地叫着,用他的两只大手,从袋子里捧出一把把野菜,自作主张地放在姐妹们的床上,不厌其烦地说,菜已经用盐腌好了,拿热水泡一泡,就能下饭吃。

    爹送完了物品,卷一支烟,毫不理会姐妹们捂住了嘴鼻,坐在我床上有滋有味地吸了几口。听见姐妹们说黄金周旅游的事,他站起身,问她们,黄金周是什么意思?一个姐妹憋住笑告诉他,黄金周就是7天的长假,可以不用上课。爹就更加纳闷儿,问,好端端的,学校干啥要放长假?那个姐妹轻声地笑了,另有两个姐妹也笑出了声。一个姐妹忍住笑说,因为要到节日,五一劳动节,所以学校才放假。爹又问,劳动节是什么节?

    我无法忍受爹再这样问下去,抢着告诉他,劳动节就是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也叫五一节。爹似乎明白了,点着头,反复念叨着劳动节和五一,从嘴里吐出一口浓浓的烟,突然又问了一句:劳动者是些啥人呢?谁答应让他们过节的?

    爹这句话说完后,宿舍里的姐妹们再也忍不住,一齐发出了响亮的笑声。爹也咧开嘴笑了笑,摸着自己的脑袋问我:老丫头那个劳动节五一是几号呢?我羞愧得满脸通红,眼泪就流了下来。爹没看到我的泪水,接着问姐妹们,旅一次游得花多少钱?

    爹离开学校五天后,我收到了他寄来的30元钱,在附言里写着旅游两个字。我没想到,暑假回到家时,竟然看见爹瘸了一条腿。妈告诉我,爹的腿是在崖上采野菜时摔断的,那面崖很陡,但长的野菜很新鲜,一看就知道能卖好价钱。妈还说,你爹盼着多采些野菜,好快点还上那300元钱的债。

    爹从此再没来过我的学校。

    1文中的老丫头指的是( )。

    A.作者 B. C.宿舍的姐妹们 D.一位年纪较大的女性

    2关于文章标题五一是几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看下去

    B.通过这个特写镜头,展示父爱的伟大

    C.以夸张的手法表现父亲的愚昧无知

    D.通过这个特写镜头,诠释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文中用大量的篇幅写老土的一面,有损父亲的形象

    B.父辈身上固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对儿女付出的爱是真诚的

    C.文中所写的,是生活中众多平凡朴实的父亲形象的一个典型

    D.通过先抑后扬的人物刻画,使的形象显得真实可信,父爱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4下列关于第⑨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紧凑

    B.未经同意,不敢擅自去学校

    C.不想让的同学见到他瘸腿的样子,表现父爱

    D.用客观的叙述引发读者思考内心的复杂感情

    5在学校的哪些言行让我丢尽了脸面?(至少写出2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文中的老丫头,你会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在十六七岁时学会握手

    出发前夕,我将班里56名不过十六七岁的学生分成了28组。我告诉他们,这次外出游玩,只能有28人跟队而行,剩下的一半,必须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里自习。

    狭小的空间里顿时一片哗然。他们觉得我的安排严重不公,因为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主动放弃这次机会,而甘愿待在闷热乏味的教室里。他们决定用沉默来抵抗我的不公,他们想用这种非暴力的手段迫使我就范,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台下开始窃窃私语,我在讲台上严肃地说,我绝不可能改变主意,但你们之间,是同学,是友谊,不管我把你们56人分成了几组,带走了几个人,你们的情谊仍旧不会改变。对于你们的搭档,你真就如此吝啬?连一次小小的机会都不肯让给他?

    这番话,再度使他们陷入沉默。在他们未出结果之前,我转身离开了教室……

    清早,旅行社的大巴开进了校园,班长将最后的名单递给了我,不多不少,整整28人,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他们的谦让,令我肃然起敬——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家庭拮据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机会让给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强者让给了弱者,男生让给了女生。名单上有多处涂改的痕迹,不难看出,他们曾发生过激烈的争执。

    临行前,我要求外出游玩的学生主动握一握那些让出机会、甘愿留在教室里的同学。于是,感人的一幕出现了,56只十六七岁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相互寒暄,微笑叮咛,没有半点火药味儿。

    旅行的途中,我给了他们一个小小的建议,写一篇简单的游记,送给这28组里的另外一个人,让他们也充分感受到你的快乐以及这沿途的美景。

    回程之后,没有一人欠交游记。不管是多么顽劣、多么厌学成性的孩子,他们都极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作业。甚至有的人,还在游记的背后附上了一张鲜艳的彩笔画。当他们把游记主动送给留在教室里的同学时,阳光忽然灿烂起来,我让他们再次握手,感谢胸怀宽广的同学,他们的右手,又紧紧交织在一起。没有谁因错失了这样的良机而沮丧,也没有谁后悔当初的抉择。

    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些什么。我相信,他们一定都学到了……

    【1】请你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2】第二、三自然段中同学们的表现在变化,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哗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惊奇地发现,这份名单的成员,竟是如此特别。”名单的成员“特别”之处在哪里? 请在文中用浪线画出来。

    【4】第三自然段中,老师离开教室后,假如你是其中一名学生,请补写你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实,我想让他们见识的,并不是一次短途旅行中的见闻,而是让他们在如此不公的条件下学会些什么。我相信,他们一定都学到了……”你觉得他们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

    1.妈妈对小东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 17、仿照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王老师宣布了“校园戏剧节”各班可以报三个节目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我和同桌____________

  • 18、句式变换,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1)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不能算偷。(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改写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乡美,是一个世外桃源。(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 20、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用带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小练笔。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钢笔字的知识,提高写钢笔字的水平,六(1)班准备开展“走进硬笔(钢笔)书法”的主题活动。

    活动一:宣传为了帮助同学们明确练习硬笔(钢笔)书法的意义,营造人人参与活动的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分享 如果同学们推荐你为本次活动的发言人,你打算怎样介绍自己练习钢笔字的方法或经验?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