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4)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
(5)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你自己积累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弄巧成( ) 暴露无( )
别出心( ) 技高一( )
念念有( ) 津津有( )
( )风凛凛 ( )视眈眈
得( )洋洋 大步流( )
( )气冲冲 全神( )注
3、内容感知。
1.本文围绕“___”这一主题,按照“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叙述,其中详写的是____。
2.课文围绕“盼”写了“我”的哪些表现?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全神( ) ( )高( )筹 ( )倒海 大步( )
5、拼写乐园。
kāng kǎi pí juàn kū jié wēi fēng lǐn lǐn
( ) ( ) ( ) ( )
shòu xuē dàng yàng páo xiào yī wàng wú jì
( ) ( ) ( ) ( )
6、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洛阳城, ②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是离情别绪。
【1】这首诗是在什么季节的什么时间所写?
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的诗句的意思,并写下来。回忆《泊船瓜洲》写出和这句诗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阅读。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在诗中“____”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不然。想想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方法)?
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 弃 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将本词补充完整。
【2】“西江月”是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__。
【3】本词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来。看到这些景物,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词人由___________联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描写了鹊、蝉等物,看似热闹,实则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
B.词的下片写星星而不写乌云,只用星星暗示云,反而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C.词人描摹了一幅夏季江南山村月夜图,充满了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
D.“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是“出现”的意思。前面“路转”,后面“忽见”,既写出词人骤然看到临近旧屋的惊喜,又表达了对未来路途遥远的焦虑。
9、阅读
蜡烛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对我的疑问,店主懒得解释,只淡淡地说:“利润太小,不划算。”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我家也没有,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⑤老阿婆乐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大家生活多么不方便……”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⑥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在屋里待腻了,到街上散步。
⑦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石板路也镀上了一层柔柔的光,有一种梦境般的美。
⑧我来到先前的那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⑨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日子太过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______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
【2】联系上文内容,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3】第⑤自然段主要是对老阿婆的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位老人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4】第⑦自然段是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
A.表达了作者对石板镇美丽夜景的赞美。
B.说明石板镇非常偏僻落后,夜晚行人很少。
C.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的美好心灵,赞美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D.表现了老阿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谐美好的境界。
【5】短文最后才点明蜡烛的秘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
10、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7句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高歌一曲”和“一碧千里”中的“一”意思相同。(_______)
(2)这段话中,作者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观察草原的。(_______)
11、课外阅读
草原野花
当我的双脚踏在草原上,目光所及一片辽阔。哪里都不是路,但哪里又都可以走;哪里都不是床,但哪里又都可以躺。规矩惯了的人,到了这里往往会茫然,像在鸟笼里关久了的鸟儿,即使你把整个天空给它,它也不知道怎么飞翔。
面对蓝天、碧草、白云,我像个孩子打开了一本奇妙的书,但是什么也看不懂,只好静下心来,品读草原上盛开的野花。
野花虽然细小,可是每一朵都那么骄傲地仰着笑脸,没有任何一朵花嫌自己不够美丽而拒绝开放。淡紫的摇对对花,浅黄的蒿娥,绯红的野菊通通自由自在地开着,理直气壮地开着,它们都坚信自己是最美的。
一路上到处都是花朵,大片大片燃烧着的野花排山倒海呼啸而来,就像一个人把一生的热情全给了这个季节。
我在草原腹地眺望远方,前面缓坡上浮起一层紫色的雾,走近才看清那里开满了紫色的野花。这不知名的野花每一朵都是由无数细小如米粒的花聚合而成,像一个紫色绒球,十分可爱。
我折了一枝下来,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过了一天,到晚上收拾行李时,我发现它居然还很鲜活。过了一夜起来,看见花还是和昨天一模一样。我忍不住拿起来仔细端详,每一朵米粒大小的花仍然倔强地绽开着。
一连四天,我一直带着它旅行,它淡淡的紫色一点一点消失,但形状还是一点儿也没有变,细小如笔尖的花瓣还是充满期待地张开着,希冀与蝴蝶、蜜蜂有一次邂逅。
我终于意识到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如此轻易地折下了它,使它离开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草场。尽管它枯萎得那么慢,那么不甘心,可还是失去了传播花粉、孕育种子、繁衍后代的机会。
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1】在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再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
【2】初到草原时,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我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指的是( )
A.“我”来到草原旅游。
B.“我”折了一枝花,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
C.“我”爱美,折花插在我的手提袋上作为装饰。
D.“我”不听同事劝告折花。
【4】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
【5】你对文中“我以爱的名义占有了它,却又毁灭了它”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给文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擎( qíng jìng)奔( bēn bèn)更( gēng gāng)倒(dǎo dào)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汇集——_______ 出现——_______ 爆发——_______
【3】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后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_____”。
【4】用“[ ]”标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和______比作______和______。
【5】如果把文段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驿马河公园二期概况
驿马河公园二期北起环湖南路,衔接大运会东安湖片区,南至龙工北路,紧邻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东接董朗路,西至桃源路,将老城区的烟火生活与东安新城的品质生活有效串联了起来。行走于驿马河公园二期,生态修复的手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公园采取河湖分离,改善水形态与河床的同时保留园区内原有的塘堰,进行深潭浅滩打造,让公园水生态更加多样自然,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滨水空间。
材料二:驿马河公园二期游园攻略
亲子游 亲子游当然首选靠近桃源街区域的“童趣里”儿童乐园,这里也是开园后最为热闹的地方。摇摇船、滑梯、秋千……演示水流原理的压水机、小水车,玩沙池里面还贴心地准备了小男生们最爱的挖挖机操作臂……区域内也设置了不少可以坐的地方,便于看护孩子的家长们休息。
拍照族对于喜欢拍照的人而言,这个公园处处美景,都可以拍照打卡。其中全球最长的高分子材料3D打印桥-“流云桥”尤其不容错过。桥型灵动,优美,如舞动的彩练铺展于碧水之上,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驿马河自由奔腾的形态以及舞动的丝绸。除了这座“网红桥”,公园内同时对16座人行桥进行了“一桥一景”的设计,突显了新旧文化的碰撞,也是非常适合拍照的景点。
文化迷 驿马河公园二期以“古驿道”为文化主题,以“三道九驿”,即驿道、商道、文道三条特色游路线,灵池忆、卧云泽、沁秀苑、络驿场、耕读园、云汉台、白鹤滩、石桥井、博翠岭九大“驿文化”特色主题园区,绘制出底蕴厚重、源远流长的古驿画卷,让市民、游客能够感受到独特的“驿文化”,领略蜀风雅韵的独特魅力,成为“很成都”的文旅载体。
材料三:驿马河公园二期游园温馨指南
【开园时间】7:00—22:00 【游客中心服务时间】8:30—18:00
【如何入园】
该公园为免费开敞式公园,东西南北四个方法均设有大小不等的入口十余个,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园区,都十分方便。
【1】以上关于驿马河公园二期的材料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方面。
【2】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驿马河公园二期运用生态修复的手法,采取河湖分离,进行深潭浅滩打造。( )
(2)驿马河公园二期为免费公园,需要从指定的入口进入。( )
(3)流云桥是全球最长的高分子材料3D打印桥,是根据天上流云的形态设计的。( )
(4)喜欢古驿文化的爷爷可以前往“三道九驿”特色主题园区去领略蜀风雅韵的独特魅力。( )
【3】驿马河公园二期开放以后,许多游客涌入公园,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请你为驿马河公园管理处完善下边这则倡议书。
【4】假如你和小伙伴约好周末要去新开放的驿马河公园二期游玩,你将怎样跟父母交流?请结合材料内容,先表达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获得父母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位战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战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理解“粉身碎骨”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是_______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____。
【3】给这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
【4】石头“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你知道日寇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哪些罪恶滔天的事吗?列举几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有人都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全部完成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作文题目: ________难忘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上“真情”、“瞬间”、“师恩”、“友情”、“往事”、“童年”等词语;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
3.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4.书写规范、整洁,字数在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