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揭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是人民艺术家__________第一次访问内蒙古时所写的一篇文质皆美的_________(体裁)。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草原优美的_________,还写了非常_________的草原人民。课文最后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蒙汉人民之间的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是_________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落日、__________________、清江、_________等景物,衬托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写的。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日的雨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能通过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

    纷至沓来  

    奄奄一息  

     

  • 3、读《草原》中的优美语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做批注。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比一比,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下面带点词语的意思。

    (1)鞠躬尽瘁,死而后______

    (2)明月别枝鹊。______

    (3)待到重阳日,来就菊花。______

    (4)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太山。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习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是一首写西湖的七言绝句,作者是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中的“翻墨”的意思是__________

    【3】本诗写了四幅图画,写出了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正确排序是________

    A.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

    B.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

    C.雨过天晴图、狂风吹散图、白雨跳珠图、黑云翻墨图

    D.黑云翻墨图、白雨跳珠图、狂风吹散图、雨过天晴图

  • 7、阅读理解

    自学古诗《金缕衣》,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惜取:珍惜着。:可以,能够。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点。莫待:不要等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抒情写意,首联中一个( )字把“好雨”拟人化了。

    【2】颔联中“潜”和“细”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读文章,完成练习。

    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节选)

    莫言

           记得我邻村同学家里有一本绘图版的《封神演义》,我为了读到这本书,经常要去那个同学家中替他推磨。推磨是让孩子痛苦不堪的一种劳动,因为它非常单调,没有任何趣味。

           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小学老师,他收藏了十几本革命小说,比如《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这些书被我借到之后,都是用最快的时间读完。当时我们家养了两只羊,放羊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肩上。但借到书后,我往往钻到草垛里以最快的速度把书看完。书读完了,天也黑了,羊饿得咩咩直叫,回到家难免要受到家长的惩罚,即便这样心里也不后悔。

           现在回忆起来,像我刚才提到的红色经典小说,它们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甚至主要人物讲过的一向非常重要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这说明童年确实是一个人读书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人的记忆力特别强,读书的热情特别高,读过了也能够记得住。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得来一本书确实不易,因此,对得来的机会格外珍惜。

           让我收益最大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我大哥家中留下很多中学语文教材。每逢雨天无法下地,我便躲到磨房里去读这些课本。当时的语文课本分为汉语和文学两种教材,汉语教材主要讲逻辑、语法、文言文;文学教材主要选录了古今中外名著的片段,比如《林家铺子》《骆驼祥子》《说岳全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等。

           这些教材虽然很薄,但它们打开了我这个农村少年的眼界。茅盾的《林家铺子》使我知道了民族资本家和民族资本走过的艰难道路,《雷雨》让我知道了话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老舍的《骆驼样子》让我知道了北京车夫的艰苦生活以及生动活泼的北京方言。

    【1】“我”为了读到《封神演义》这本书,做了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本文的中心意思,作者叙述了哪些具体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看戏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下落,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地,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一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力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分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丝绣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⑤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要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他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⑥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

    【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④自然段中“铿锵”的意思。

    铿锵: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文章内容用恰达的词语概括观众情绪的变化。

    安静等待——( )——( )——仰慕崇拜

    【3】文章用“//”分成了三部分,请你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段从(        )、(        )、(        )、(          )这四个方面描写了梅兰芳的表演。本段还多次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请你找出两处,用“ ”画出来,并写写有什么好处。

    【5】短文既然主要写人,为什么开头还要写天气的闷热和剧场的安静,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才点明这位艺术家是梅兰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我在原野上 ,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 ,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画出这段话中写花的作用的句子。

  • 12、   为母亲洗手

    一位研究生去应聘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职位。他名牌高校毕业,学习成绩优异,专业基础(踏实  扎实),所以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进入最后一关。这最后一关公司总裁要亲自对他进行面试。

    总裁问:“你上学的学费是你父亲付的吗?”

    研究生答:“我的父亲在我一岁时就去世了,是我的母亲为我付的学费。”

    总裁又问:“你的母亲是干什么工作的?”

    研究生答:“她是一个洗衣工。”

    总裁要求研究生伸出双手。这是一双柔软、光滑的手。

    总裁接着问:“你以前帮你的母亲洗过衣服么?”

    研究生答:“没有。母亲总是让我好好学习多读书。还有,她洗衣服比我快。”

    总裁说:“我有一个要求,回去后,请为你的母亲洗一洗手,明天上午再来见我。”

    研究生感到自己获得经理职位的可能性很大,心中高兴,回到家后要求母亲把手让他洗一洗。母亲感到(异样  诧异),但还是犹犹豫豫地伸出了手,眼神里流露出幸福的同时还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

    研究生给母亲轻轻地洗着手的时候,眼眶里慢慢地盈满了泪水。这是他第一次仔细关注母亲的手。这双手粗糙,干燥,脱皮,多皱甚至有好几处皮肤磨破的地方,这些磨破的地方一被触及,整双手就会一颤,他的心也就随之一颤。他第一次意识到,正是这双手为他支付了学费,让他能够读了大学又读研究生,为他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条件,为他将来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在为母亲洗过手之后,研究生又开始替母亲洗掉了所有待洗的衣服。那天晚上,母子俩在一起谈了很久。

    第二天上午,研究生走进了总裁的办公室。在得知研究生为母亲洗了手还洗了衣服之后,总裁询问他的感想。

    研究生说:“我懂得了什么是感恩。没有母亲,就没有我的进步。在替母亲洗衣服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她工作的不易。我还认识到家庭关系的重要及价值。”

    总裁笑着说:“这才是我要寻找的部门经理。一个部门经理应该是一个对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的人,是一个能理解别人工作难处的人,是一个不把追求金钱视为惟一目的的人。你被录用了。”

    1选出短文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上“√”

    2研究生的手是什么样子的,母亲的手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对比来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裁为什么让研究生为母亲洗一洗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有两个一颤,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裁为什么录用了这位研究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穷人》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餐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画着十字。

    睡觉还早。桑娜站起身来,把一块很厚的围巾包在头上,点亮马灯,走出门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她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她病了,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她侧着耳朵听,没有人答应。“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

    桑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仍旧没有人答应。

    “喂,西蒙!”桑娜喊了一声,心想,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她猛地推开门。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放着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只有死人才是这副模样。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些,不错,是西蒙。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胖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回到家里,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她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门突然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了的渔网,一边走进来,一边说:“嘿,我回来了,桑娜。”

    “哦,是你”桑娜站起来,不敢抬起眼睛看他。

    “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哦,鱼打得怎么样?”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感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死的,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恩,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恩,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竹节人(节选)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②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③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着扯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惯   贯)注,(忘   望)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④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   )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③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   )丧化为乌有

    【1】在括号里用“√”选择正确的字,并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念念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两个自然段都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描写老师玩竹节人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先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再仿照句子描写一个人物入迷的样子。

    【6】最后一段“怨恨”指什么?为什么“沮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把内容写具体。”(改为转述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京剧发展、继承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变换语序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练习句子。

    1.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

    这句话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实,妈妈的眼睛似乎实在是太昏花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扑向敌人,势不可挡。

    这是一个________句,我能换一种喻体,不改变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句子广场。

    (1)2013年联合会杯足球赛上,巴西队击败了西班牙队。(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要有机会,你要甩开我的手,摇摇晃晃地走你自己的路。(用加点词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今天晚上我有应酬,你和爸爸先吃饭。”(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位老华侨十分酷爱音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表达。

    题目:我最_______ 的一个人。 

    写一个人,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你对他的感激、钦佩、怀念、愧疚……先想好写谁,写他(她)的什么事,然后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