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汕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照样子,各写2个词语。

    (1)与戏曲有关的词(字数不限):唱白脸 _________ __________

    (2)“AABB式”的成语:跌跌撞撞 _________ __________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罗斯福总统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   )下命令消灭狼。

    (2)(   )吃鹿,(   )它能维护鹿群的种群稳定。

    (3)(   )鹿的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   )会被破坏。

  •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4、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中秋夜,仰望圆月,人们常想“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___”呢?

    (2)对一个人的品行不要过早下定论,因为“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告诉我们在艰苦环境中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4)“月亮”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如《宿建德江》一诗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夜时诗人的寂寞惆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鹊惊蝉鸣的月夜之景。

    (5)六年来老师的精心教导就像春雨滋润幼苗,“随风____________________,润物____________________

  • 5、知识回顾。

    (1)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佳节,漂泊的游子不禁起了思乡之情,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引用这句话,是为了树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死观。

    (4)我知道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必背古诗词考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与理解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 尔:_________

    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先补全这首诗,再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期盼变革现实、振兴国家、抵抗外敌的意愿,充满了强烈的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姓名),诗句“日暮客愁新”中“客”是_____

    2诗人所在的地点是“_____”,时间是“_____”。(用原文回答)

    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表达羁旅愁思的五言绝句。

    B.一二两句直接抒发日暮无归的惆怅。

    C.三四两句由近观到远眺,寓情于景。

    D.统领全诗的是一个“愁”字。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选段分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过去的日子,形象地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__的特点。

    【2】加点的两个“赤裸裸”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中的“痕迹”指的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作者暗示自己的生活、工作都___________,从中可以感受到他的____________甚至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作者一连六问,把这些句子改为陈述句,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原因可以促使夏天生物“飞快地长”?在下面相关的原因后面打“√”。

    (1)雨水充沛( )(2)气温适宜( )

    (3)施肥适当( )(4)阳光充足( )

    3对选文画“ ”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三天时间即开花结果”来体现生物成长快速

    B. 夏天虽然生物成长速度快,但“三天时间即开花结果”显然不符合事实

    C. 句中的“昨天、今天、明天”指具体时间,形象地表现了生物成长的快速

    4请在选文最后再续写一句话,表现生物成长的快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认真阅读下边书的封面完成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这本书的书名是:( )

    A.《一只》

    B.《想飞的猫》

    C.《一只想飞的猫》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

    (1)这本书的作者是陈伯吹。( )

    (2)这本书有标注拼音。( )

    (3)这本书是“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中的一本。( )

    (4)这本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

  • 12、课外阅读练习。

    田野里的哭声

    东方欲晓,晨曦初露,我坐在田野里,同大自然倾心交谈。在那归真返璞、美不可言的时刻,正值人们或酣梦未醒,或睡眼朦胧之际,我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曲肱而枕,向我看到的一切探询什么是美的真谛,让眼前的一切告诉我,什么是真实的美。

    当想象把我同人世隔绝开来,幻觉揭掉了遮蔽住我主观意识的物质破布时,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致使我与大自然相亲相近,它为我阐释大自然的奥秘,让我通晓自然界万物的语言。

    我正在此情此景中,树丛枝叶间,一阵微风徐徐而来,它像一个贫苦无助的孤儿在长吁短叹。我问道:“习习的微风啊,你为什么叹息?”它答道:“炎炎烈日迫使我逃进了城里,我那纯洁的躯体却沾满了病菌,人类那有毒的气息也死缠着我不放。因此,我才这样忧伤。”

    我回眸向万紫千红的花儿望去,只见它们簌簌滴下的不是露珠,而是泪水。我问道:“美丽的花儿呀,你们为什么要哭?”其中一朵花儿抬起它那俏丽的脸,说:“我们哭,是因为人们将来到这里,掐断我们的粉颈,把我们带进城里。我们是自由的,他们却要把我们像奴隶一样卖掉。晚上我们蔫了,他们就会把我们丢进垃圾堆里去。人类残酷的手将使我们离开故土田野,我们怎能不哭泣?”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于是我问道:“甘美的溪水呀,你为什么哭泣?”它答道:“因为我不得不流进城里,但在那里,人们却鄙视我,他们用葡萄酒代替我饮用,而用我去为他们洗涤污垢。不久,我这冰清玉洁的身体就会变成污泥浊水。我怎能不号哭?”

    随后,我侧耳细听,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我就问道:“漂亮的鸟儿呀!你们在为谁号丧唱挽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类将带着一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我们正在相互诀别,因为大家都不如道谁会幸免于难。我们走到哪里,死神就跟到哪里。我们怎么能不号丧唱挽歌呢?

    旭日从山后冉冉升起,为树丛戴上了一顶顶金冠,我不由得想∶人类为什么要破坏大自然创建的东西呢?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 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__________

    【2】“微风”“ 花儿”“ 小溪”“ 鸟儿”悲伤痛苦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创建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与“微风”“ 花儿”“ 小溪”“ 鸟儿”"的交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完成练习。(21分)

    难忘的体罚

    (1)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而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呆了30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

    (2)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3)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4)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5)这次作弊的代价是整整一个周末的痛苦煎熬晚上,又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6)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不做这种事了,(没说出口的是请你宽恕

    (7)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做零分计,而且......

    (8)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地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9)她吩咐我们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对方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10)________(A抖抖索索   B慢吞吞)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是感觉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11)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流出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12)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

    (13)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然红着脸说你说什么 是你在挨打呀!怎么疑惑中,我们看见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打啊,原来如此!

    (14)――这便是我们经受的体罚,虽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这次作弊,付出的代价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画线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下文给第(10)小节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结合语境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最后揭示了弗洛斯特并没有真正体罚我们,这在前文中有伏笔,请用波浪线画出来(3分)

    从全文看,弗罗斯特女士采用这种体罚方式,是希望学生真正记住哪些东西?(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弗洛斯特女士对我们::体罚为什么会令我们难忘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穷人(节选)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这段话的作者是俄国作家_____,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屋外的环境用一个词语概括应该是________,而屋内的环境用一个词语概括应该是__________,桑娜的心情可以用_________来概括。从屋内的环境描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桑娜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3】本段中作者描写屋外和屋内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

    (2)改成第三者转述:

    例:老师说:我们明天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老师说,他们明天去社区参加公益活动。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3)分别改写成反问句、感叹句和双重否定句

    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利的回击。

    反问句:

    感叹句:

    双重否定句: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 18、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 20、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题目:一段______的时光

    提示:1.请从“温暖、快乐、伤心,悲伤……”等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中,然后围绕中心

    意思来写一件事情或两件事情;2.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3.字数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