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钱能买来书本,但买不来知识;钱能买来_____________,但买不来_______________;钱能买来_______________,但买不来_____________。
2.徜徉在古诗词中,美无处不在。山河湖泊、日月星辰成了人们的寄托,如《宿建德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月夜中诗人的寂寞惆怅;孟浩然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田园景物的清新恬静。
3.开国大典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________周年。
2、根据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 shēn yín zāo gāo zhòu méi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课文回顾。
从语文课本中我们认识了很多人物:鞠躬尽瘁,______的诸葛亮;______的桑娜;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的少年闰土。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俗话说:“不热不长,____________。”北方农家的谚语说:“六月六,____________。”又说:“处暑不出头,_________。”
2.《浪淘沙》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____。诗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的《江南春》。
4.《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的最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5、说说下列加点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读诗句,体会美丽的江南春景。
,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由此我们不禁想到了另一首描写江南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
②此诗运用了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 )
③有人认为把诗句中的“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因为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 )
【4】展开合理的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前两句诗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
7、读《浪淘沙》,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默写《浪淘沙》。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判断对错。
①诗人以浪漫的想像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在具体、生动、形象。(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______)
③这首诗以极大的热情,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精神。(_______)
8、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再买头小毛驴,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驮着老伴儿,
看闺女,上东庄。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笑嘻嘻 笑______ 笑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文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获得土地的三黑__________。
【3】从“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你体会到了三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到土地的三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美丽的谎言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写出下列词语正确的近义词。
惦念(__________) 敏锐(__________) 尊重(__________)
【2】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原文回答“我”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她是我的朋友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 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身向那个小男陔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解释词语“迫在眉睫”。
【3】找出文中表示“哭”的词语。
【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5】你认为怎样才叫朋友?
11、课外阅读
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
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岗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秀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令我们感到( )的是,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不管那棵树是参天高大的古柿树,还是并不高大的新树,在落光了叶子的树上,那些鲜红的柿果就像一个个高挑的红灯笼,红得( )而炫目。
有人说,可能每棵柿树就结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还没来得及采摘。有人说,肯定是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所以低处枝上的他们已全部摘下,而顶梢的那五六个柿子就留了下来。我们都( )第二种说法。
后来,我们在一个山脚下遇到一位打柴的老农,为了( )我们的结论,我们纷纷拥上前去对那位老农说:“是不是每棵树每年只能结三五个柿子呢?”老农笑着摇摇头说:“怎么会只结三五个呢?一棵树要结上许多的。”我们又吞吞吐吐问老农:“是不是因为顶梢太高太危险,人们不敢爬到顶梢去,所以每棵柿树顶梢的几个柿子现在还留着?”老农淡淡地说:“我们故意留的。”
故意留下的?我们更不解。
老农笑着说:“人们劳作了一年,收获了小麦、大豆、玉米什么的,可以安心在家里有吃有喝过冬天的生活了,而那些鸟儿也忙了一年了,大雪封山、封了地,它们吃什么?这是俺们留给鸟儿们的果实,也是俺们这地方的风俗, 谁要把树上的柿子摘光了,那大家 会瞧不起他,怎么和鸟儿争东西吃呢?”
我们一听,全愣了,老农看一眼我们说:“树上留的柿子,我们叫它‘老 柿’。”
不是摘不到,而是故意留下给鸟儿们吃的,想想我们刚才的匆忙猜测,想想我们给这里人下的“笨”字结论,我们的脸全红了。
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
【1】请给文章拟个贴切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文内容,在括号里依次填入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奇怪 鲜艳 赞同 验证
B.奇怪 艳丽 赞同 证明
C.奇怪 鲜艳 称赞 验证
D.古怪 鲜艳 赞同 证明
【3】请给文中画横线处选择合适的一组关联词( )
A.不是……而是……
B.不管……还是……
C.因为……所以……
D.如果……就……
【4】“我们”在伏牛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 )
A.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秀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B.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
C.每棵柿树就结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还没来得及采摘。
D.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
【5】“我们的脸全红了”。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我们脸红”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学类文本阅读。
罗圈腿的小猎狗
曹文轩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③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④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
⑤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⑥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⑦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游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⑧猎人没撤了,让它去看葵花田,说要看住这些葵花,不许它们跟着太阳转:
⑨所有葵花都跟着太阳转动。小猎狗来回跑动着,向它们“汪汪”叫个不停,但是它们根本不理睬它。小猎狗累坏了,不过,等它疲倦回家时,还是能吃上肉。
⑩又到了给村民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
(11)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12)众人发出“嘘——”声,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13)这时,小猎狗突然窜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14)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15)人们见了,都会“啧啧啧”地赞叹:“瞧啊,那四条罗圈腿,弯曲得多美啊!”
(16)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后面跟着那十条猎狗,学着小猎狗,一律走成罗圈腿。
(《意林》(少年版)2012年第10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一如既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面扫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体会下面语句中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13)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
【5】文中第①自然段“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害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自然段“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骄傲”,“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小说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①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②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选文以“______”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失望——期待——_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表现了“我”的_______的心理。
【3】“我”一心想穿上新雨衣,可因为天不下雨而不能够如愿,于是“我”怪起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这体现了儿童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选文第②自然段中,变天时路人的反应是__________,“我”的反应是__________。通过对比,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áng yǎng)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
“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yì jì)翼地跑下了楼梯。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雨点儿 ( )的四周 ( )地打开
【3】选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目睹这触目惊心的一幕幕,不能不令人心寒,感受最深刻的悲哀。(改为反问句)
2.人与山的关系密切,让我感到亲切,舒服。(改为双重否定句)
3.是一位耳聋的老人夸我,我很兴奋。(加合适的关联词)
4.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会了。(改为反问句)
5.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有这绿树。(加恰当的关联词)
6.在我的请求下,总算留住了一片洁白的雪地。(改为“被”字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为反问句)
18、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仿写例句,试着写一写“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被”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把”字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尼克,过冬的粮食不是都收藏好了吗?你还在忙什么啊?”其他老鼠问道。
(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尼克回答:“我在干活呀!”
(改为转述句)
(3)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到四季的可贵。(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你已经表了决心。你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1、妙笔生花。
有没有嘲笑过你,如果有,请你选取一件事,把你和别人当时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