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茂名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填空。

    1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诸葛亮)

    2_________________,视死忽如归。(曹植)

    3)《狼牙山五壮士》依次写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跳下悬崖。

    4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

    5)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孟浩然)

  • 2、我会填。

    ①郝副营长的死让我想起了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让我想起了诸葛亮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少选之间而______,锺子期又曰:“______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少选”的意思是______,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时常穿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寸把长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登着,浓密的胡须好像一个隶体的“一”字,他就是______。这学期我们学过他的《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________》《________》等作品。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毁坏—( )       容易—( )       

    精心—( )       美丽—( )

  • 4、按要求写词语。

    表示团结一心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发奋图强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勇敢顽强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音绕____   别________   ________

    ____俗共____   独____)(____心   ____)(____如生

    (1)只要你能拿出切实可行、__________的解决方案给我们看,大家当然会支持你。

    (2)曲终人散,可__________,那优美的旋律还在我的耳畔久久回响。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 8、阅读与理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根据原文补全诗文。

    2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清平乐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意,解释下列词语。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

    4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快乐阅读。

        的草莓

    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

    退休了好几年的父亲一时兴起,在窗外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种上草莓。从此,父亲便时常往女儿家跑——送草莓。草莓并不多,哪一回也满不了一大碗,可父亲送草莓的积极性,却非常高涨。女儿看着一碗碗草莓,心里热乎乎的,都给自己的女儿吃了。但父亲却不依,非要女儿尝尝不可,而且,只有亲眼看见女儿吃下了草莓,才会满意地离去。

    谁知几次过后,女儿就不再那么感动了。草莓满大街都是,并且很便宜,何苦大老远的送个没完。女儿告诉父亲,别再来送了,好好呆在家里养病吧!父亲嘴里应着,可过后一切照旧。

    这一天,父亲又送来了,女儿故意生气地说:“若再送,我就回去把草莓拔了。”父亲只是嘿嘿一笑。

    送父亲出门的时候,女儿发现父亲的右腿一拐一拐的,忙叫住了父亲,问是怎么回事。父亲摇摇手,说,碰破点皮儿,没事的。女儿非要看看不可,父亲极不情愿地挽起裤管,打开了简单的包扎,小腿上有一个很大的创面,已经溃烂了。女儿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出来了。怎么弄的?去郊区驮牛粪摔的。驮牛粪干什么?给草莓施肥。

    女儿忍不住责怪了父亲一顿,这草莓种着玩倒行,怎么下这么大力气啊。父亲一声不吭,由着女儿的性子。父亲有糖尿病,当医生的女儿深知其中的厉害,不容分说拉着父亲去了医院。

    果然,父亲住进了医院,病情日趋严重。去世之前,父亲含笑喃喃地说:“你小时候,有一回,看见卖草莓的,吵着要买……那会儿,草莓是个稀罕物,贵得很……我到底没给你买……”

    1根据短文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2“父亲住在城北,女儿住在城南”这句话在文中起(   )作用。

    A. 点明中心   B. 总起全文   C. 烘托   D. 承上启下

    3在第二自然段中,用“   ”画出与“女儿就不再那么感动了”相照应的句子。

    4“这一天,父亲又来了,女儿故意生气地说”,女儿为什么要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②段中第一句,父亲真的是一时兴起吗?他为什么种草莓,送草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引文的省略   B. 表说话断断续续   C. 表列举的省略

    7请从父亲、女儿两方面理解“愧疚”的含义。

    (1)父亲愧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愧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呵护世界

    文/林润翰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近一座花坛时,一个像鲜花般美丽的小女孩挡住了我。她轻轻地说“叔叔,请您不要走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您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更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世界。

    在面对自己时时触摸的生活时,在面对每天打交道的人们时,我们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小心呵护,给以关爱呢?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一声斥责、一片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伤害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假若任凭这些情绪到处流泻感染,无疑会使眼里的世界变得灰暗,没有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这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绅士路过橱窗,叫店员将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位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点儿。”这位绅士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之心,为他人,也为自己保护这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怕压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地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

    【1】读画线句子,作者呵护和关爱的对象是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列举的两个事例。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材料二:有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但也有2015年的调查显示,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供养约3.5亿人一年的需要。

    (1)从给出的材料中我们发现的问题是:【1】

    (2)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2】

  • 12、课外阅读。

    蜻蜓

    提到蜻蜓,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是烈日下翩翩起舞的优美身姿?看!在前方不远处,有一只蜻蜓正扇动着晶莹透亮的翅膀,自如地在水面上飞行,就像一位优雅的空中舞者。

    如果仔细观察蜻蜓的翅膀,你会发现每一片翅膀前端都有一个小斑点,它们被称为翅痣。翅痣较重,可以在蜻蜓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如果缺少翅痣,空气阻力就会使蜻蜓的翅膀向后弯曲,蜻蜓便会失去平衡。蜻蜓能够成为捕猎高手,这些翅痣功不可没!

    “嗡嗡”有一只苍蝇飞入了蜻蜓的视线范围内,此时此刻,苍蝇还毫无察觉。突然,优雅的舞者化身“绝命飞行员”,只见它快速地扇动翅膀垂直起飞,以每秒20米的速度快速冲向猎物。与此同时,苍蝇发现敌情,然而自带雷达的“飞行员”早已锁定了它。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苍蝇打算改变航向的时候,“飞行员”将其擒获。一场狩猎圆满成功,“飞行员”降落在一根草茎上,开始享用美食。它们经常在飞行过程中用餐,不过偶尔也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停下来细细品尝。

    你是不是注意到了蜻蜓漂亮的大眼睛了?蜻蜓可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它一共有3只单眼和2只复眼,而每只复眼都由2万到3万只“小眼”组成。借助复眼,蜻蜓可以上、下、左、右无死角巡视。任何猎物只要进入它的视线范围内,就会被它锁定。不仅如此,蜻蜓的复眼还是天生的测速仪,眼前有猎物移动时,每只小眼都会捕捉一幅画面传给大脑,经过信息处理,蜻蜓能准确判断猎物的运动速度,并预测它的运动轨迹。正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能准确地把握猎物的动向,是蜻蜓成为捕猎高手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小小的蜻蜓拥有高超的捕猎水平,几乎是天生的害虫“收割机”,它们专门吃蚊子、苍蝇及其他的小昆虫,并且食量惊人。一只蜻蜓平均每天能捕食1000多只小昆虫,捕猎成功率超过95%,是大白鲨的两倍,是草原之王狮子的四倍,真让人惊叹!就这方面而言,科学家称它们是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是自然界里最成功的捕食者是毫不夸张的。

    1下列对本文的中心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绝命飞行员—蜻蜓

    B.地球上最致命的猎手—蜻蜓

    C.食量惊人的捕食者—蜻蜓

    D.捕猎高手—蜻蜓

    2下列素材中,没有紧密围绕中心意思来说明的一项是( )

    A.蜻蜓能够快速、平稳地飞行

    B.蜻蜓能无死角巡视,准确把握猎物的动向

    C.蜻蜓能在飞行过程中用餐

    D.蜻蜓捕食昆虫量大、成功率高

    3以下关于蜻蜓用复眼锁定猎物的描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捕捉画面 ②猎物移动 ③信息处理 ④判断速度 ⑤预测轨迹

    A.②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①④⑤②③

    4短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就这方面而言”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________

    5作者为蜻蜓取了不少有趣的别称:“优雅的空中舞者”“绝命飞行员”“天生的害虫‘收割机’”……请选择其中一种,说说这样写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

    ________

  • 13、为你,我说过多少颠三倒四的话

    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

    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究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企图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担心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形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一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不断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怨责道:“别给他那么多!”

    ——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我又说:“别走太快,路上注意安全!”希望你永远不是那个在安静的教室外面嗫嚅地喊“报告——”的孩子,希望你无论与谁相约都为永远先他(她)一步到达。但是,一旦你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就开始用种种可怕的虛拟场景惊吓自己,担心你遇到不长眼的车,担心你只顾匆匆赶路没注意到前面的一道沟坎。我派自己的心追踪你,告诉你说:“孩子,别急,慢慢走。”

    ——我说:“你一定要做完了各科作业再睡!”我又说:“别熬到太晚,早点休息吧。”我多么怕你把学习当成儿戏,我多么怕你成为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啊!面对着“抄写八遍课文”这样的作业,我想说:“别做了!”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抄八遍就抄八遍吧”这样没心肝的句子。我好害怕你在抗议中滋长了对知识的轻慢不恭,所以,我宁愿选择暂时站在谬误的一边,看你平静地完成一份份作业。在大考将至的日子里,你埋头题海,懂事地克扣掉了自己的睡眠。你知道吗?当我说“孩子,睡吧”时,我心里却盼着你回答:“妈妈,我再学会儿。”

    ……

    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会昧,才会惑,才会颠三倒四,才会出尔反尔。孩子,你可知道?当你走得太快,我祈盼着用爱截住你;当你走得太慢,我祈盼着用爱赶上你。所以,无论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无论这些话让你觉得多么无所适从,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嗫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颠三倒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用不同的与“说”有关的词语来表达“说”的意思。

    ①我说:“你一定要做完了各科作业再睡!”

    _________:“你一定要做完了各科作业再睡!”

    ②我又说:“别熬到太晚,早点休息吧。”

    __________:“别熬到太晚,早点休息吧。”

    3选文中列举的“我”说话自相矛盾的具体事例有_______(多选)

    A.儿子说“我”好多话自相矛盾,“我”却毫无察觉,感到十分惊讶。

    B.让孩子快点走别迟到,又让孩子别走太快,担心孩子的安全。

    C.让孩子多吃一些,又说可别吃得太多,担心孩子吃坏了身形吃坏了胃。

    D.让孩子一定做完作业再睡觉,又让孩子别睡太晚。

    4列举的一个事例中,妈妈刚说过“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这句话,为什么紧接着又说“别走太快,路上注意安全”?用“_____”在文中画出最能说明原因的一句话。仔细品读这句话,我读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中的“出发点与归宿”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还会觉得妈妈自相矛盾的话让你无所适从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雕像

    ①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②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③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④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儿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⑤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⑥娘!娘——少年哭喊道。

    ⑦母亲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的棉絮里……母亲话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⑧后来少年chuò zhuì)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⑨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yān   )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⑩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场景总缠绕在脑子里。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的创作与雕刻。

    雕像揭   )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儿雨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带chàn zhàn)动着,眼睛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用“√”给文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咆哮:_______

    (2)颇有名气:________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想这尊雕像表现出了怎样的深刻意义。_______

    【4】读文中画“_____”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 ______

    【5】请你简要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特点。

    企业家:________

    雕塑家:________

    母亲: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万花筒。

    (1)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大家一窝蜂地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改为字句:

    2.奶奶带着微笑。奶奶掩不住她的疲劳。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3.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 18、(1)这个怪人是谁呢?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这是一个 句,我来仿写一个:(3分)

     

    (2)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1分)

    蜗牛不是爬行。 蜗牛是滑行。

     

    (3)说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并用其中一个作用写一个句子。(5分)

    破折号的作用:1解释说明 2表示递进 3表示延长 4表示转折

    西里克已经能够吞下整条鱼了——但是得靠卡特琳帮忙才行。(  

    研究一种蓝黑色的甲虫——地胆,花了二十五年。  

    我们————自己的——祖国。  

     

     

  • 19、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字句: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

  • 20、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写一个人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音乐家瓦格纳说:“快乐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快乐其实很简单:多一些付出, 少一些索取;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沟通,少一些封闭;多一些坚强乐观,少一些软弱自卑;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质攀比……

    1.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提示:(1)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