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够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想起了两句诗“______________”;《石灰吟》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泊船瓜洲》中最能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需要我们的保护,因为“我们这个地球____,同时_____”。为此,我在生活中是这样做的:_________________。请为地球妈妈设计一条公益标语: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同音字。
jùn (__________)工 (__________)马 英(__________)
dǔ (__________)车 目(__________) (__________)气
3、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照例子再写两个;还会选择其中的2-3个词语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7分)
自( )自( ) 自( )自( ):__________________
( )( )私语 ( )( )不绝: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1.鸭嘴兽最终被列为____类,被称为______。这样称呼的原因是鸭嘴兽同时具备______和______的特点。
2.文段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至少写1种)
5、把下面古诗、文句补充完整。
(1)春天是什么?她是杜甫笔下的“随风潜入夜,_________”;也是杜牧笔下的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红花绿树。
(2)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_______________。
(4)苟利于民,________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____。
(5)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_。
(6)《石灰吟》中,“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写了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石灰的态度。
6、课内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前两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雨下得很急。
【2】诗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3】“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两个形象的比喻,既写出了天气骤然变化时的________气氛,也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______心情。
【4】简述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
【5】小敏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的每一句都看成一幅画,并为它们各拟写了一个标题,请你选一选。
①大雨倾盆图 ②乌云密布图 ③水天一色图 ④风起云涌图
(1)黑云翻墨未遮山( ) (2)白雨跳珠乱入船( )
(3)卷地风来忽吹散( ) (4)望湖楼下水如天( )
7、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______________三军: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红军怎样的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
【4】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是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中抒发了作者郁闷彷徨、孤独失望的思想感情。
9、阅读。
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做如下选择: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略)。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逢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bīn pín)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xiǎng shǎng)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给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缺标点的地方补上标点符号。
【2】用“ ”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文中“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写着‘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数第二自然段中母亲的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母亲的纯净水
一瓶普通的纯净水,两块钱;一瓶名牌的纯净水,三块钱。真的不贵。每逢体育课的时候,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备在激烈的运动之后,可以酣畅地解渴。
她也有。她一直喝同一种牌子的纯净水。瓶子绿色的商标上,一位大名鼎鼎的明星身着白衣——那大概也是名牌,笑嘻嘻地,好像在说:“这水味道不错。”周二和周五下午有体育课,吃过午饭,母亲就拿出一瓶,递给她。她接过瓶子的时候,心里隐隐有点不安。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怎么好,母亲几年前就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父亲厂子不景气,工资也不高。家里除了必备的几件家具——还是父母结婚时的,什么也没有,什么冰箱啦、电视啦都没有。但是,她还是为那瓶纯净水高兴。因为拿着它,在班里那些时髦同学面前,自己就不再觉得很丢脸。
一次体育课后,同桌没有带纯净水。她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
“喂,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啊。”同学喝了一口,皱皱眉,咂咂舌说。
“怎么不是?”她的心跳得急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
“瞧,生产日期都看不见了。”
“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
一个同学拿起来尝了一口:“咦,像是凉白开呀!”
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是的,是像凉白开。一瞬间,她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喝了这么长时间的纯净水,确实有可能是凉白开。要不然,一向节俭的母亲怎么会单单在这件事上大方起来呢?她当即扔掉了那瓶水。
“你给我的纯净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家门,她就问母亲。
“是。”母亲说,“外面的假纯净水太多,我怕你喝坏肚子,就给你灌进了凉白开。”母亲看了她一眼,问:“有人说什么了吗?”
她不做声。“虚伪,”她想,“明明是为了省钱,还说是为我好。”
“当然,这么做也能省钱。”母亲仿佛看透了她的心思,又说,“你知道吗?要是给你买纯净水,一星期两次体育课,就得四块钱,够我们家一个月的水费了,一年就是一百多块钱。”
她不得不在心里对自己说,母亲是对的。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纯消费者,没有能力挣钱,总有义务省钱。再说,喝凉白开、喝纯净水,对身体的确没什么区别。可是想到同学们一张张嘲笑的脸,她还是感到莫名的委屈和酸楚。
“有同学笑话你吗?”母亲又问。
她点点头。
“那你听听我是怎么想的。”母亲说,“我们是穷。但是穷有什么错?富也罢,穷也罢,都是日子的一种过法。穷人不见得可怜,富人也不一定高贵。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那可就真穷了。”
她点点头。那天晚上,她想明白了母亲的话: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比较而言的生活状态,是她需要认识和改变的一种现状。如果把它看做是一件丑陋的衣衫,那么它就可能遮住了心灵的光芒。如果把它看做是一块宽大的布料,那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件温暖的新衣——甚至,还可以把它当做魔术师手中的那种幕布,用它变幻出绚丽多姿的未来。
就是这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也有同学故意问她:“里面是凉白开吗?”她沉静地看着问话的人,轻松地说:“是。”
再后来,她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喝各种名贵的饮料,更不用说纯净水了。可是,她还是喜欢喝凉白开。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饮料比得上母亲的“纯净水”。
【1】请根据短文内容,梳理故事的情节发展,用简要语言概括,并写出“她”心情变化,完成下面的表格。
事情的发展 | “她”的心情 |
____ | 不安、高兴 |
同学揭穿了她的纯净水只是凉白开。 | ____ |
____ | 释然 |
体育课依然带凉白开,并一直喜欢 | ____ |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描写方法:_______
表达作用:_______
【3】阅读短文,关注描写母亲语言的句段,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_
【4】题目是《母亲的纯净水》,读了短文我们知道“纯净水”指的是凉白开,为什么不加引号?
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然后答题。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①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②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盼》片段)
【1】仿照“厚墩墩”写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
【2】①句用的是________修辞方法;②句表示动作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围绕着中心意思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请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 。
12、课外阅读
妈妈的额头
蒋 平
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额头,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1】文中1至4自然段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断,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字数不超过15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母亲轻拍额头缓解疲劳。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的额头会老吗?为什么,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赏析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你分别体会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片段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换一种方式成功
他从小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每次考试,他都是最后一名。老师不想叫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
每天早上,他醒来后都害怕上学,害怕被嘲笑。周末,他坐在自家门前,看着草地上喜笑颜开的孩子们,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
父亲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个笨到家的人。
接下来的这天,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父亲要带他去波士顿。他们坐上汽车,可在中途的一个小站,父亲下车买东西忘记了汽车出发的时间。就这样,他一个人随汽车呼啸而去。他害怕不已,心想这下父亲怎么能到波士顿呢?
波士顿汽车站到了,他下车却看到父亲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他快速跑了过去,扑进父亲的怀抱,诉说一路的忐忑不安,并问父亲是如何到达波士顿的。
父亲说,我是骑马来的。
他惊讶不已。父亲说,只要能到达目的地,管它用什么方式呢。孩子,就像你学业不能成功,并不能代表你在其他方面不能成功,换一种方式吧!此时,他恍然大悟。
随后,他开始对魔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跟随一些魔术大师学习魔术。
教他魔术的老师发现他在这方面有很高的悟性。很快,老师的技巧全被他学会了,他不得不换老师。就这样,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换了四个魔术老师。
后来他才知道,这一切是父亲安排好的,其实那个小站离波士顿很近,骑马抄近路比坐汽车还快。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腼腆: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下车买东西”真的“忘记了汽车出发的时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觉得大卫·科波菲尔的父亲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
【4】从大卫·科波菲尔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专练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1】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2】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3】有遮阳蔽日之处,【4】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
【4】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_________,理由有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吐鲁番人用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_
15、请你体会以下句子的特点,照样子写一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那是何等惊心动魄的气概呀!(照样子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黄河飞旋而下。(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一条忽明忽暗的长长的带子蜿蜒盘旋在茫茫的大地之上。(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这情景真让人惊叹。(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蜥蜴参观住宅。(扩句)
2. 迷路的小黑虫左冲右撞,像 (写比喻句)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改写成肯定句:
(2)剧场坐着的每个角落里都是人。
修改病句:
(3)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扩句:
(4)太阳早已下落。暑气并没有收敛。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19、改为直接引述句。
1.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还有日晷(guǐ)、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读名著时,我们都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请你评价一下鲁滨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写句子)小学的时光如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选择一个,写一两句话。
坐在教室里 上学路上 跑步 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以“钥匙”为话题完成习作,可参考以下题目:奇特的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我的钥匙丢了、打开心灵的钥匙等,也可自己拟题。
注意:(1)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如需修改,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