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商丘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语境填名言。

    (1)普通人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正如陆游所说:“_______________ 。”

    (2)无数的革命先烈“_______________ ,视死忽如归”,他们的丰功伟绩和献身精神我们怎能忘记?

    (3)敬爱的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_______________”,人民对他仰之弥高。

    (4)“_______________,当以死守,_______________”是宋朝名臣李纲说的,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

  • 2、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活生生(ABB式结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不热不长(ABAC式结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句。

    (1)夏洛蒂三姐妹 地写作着,很快她们就   ,震动了世界文坛。

    (2)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在依依不舍地话别,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 !”

    (3)好曲不厌百回唱, 。初读好书,如 重读好书,如  

    (4)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丛鲜花,就吐露一片芬芳;如果你是 ,就  

  • 4、听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粽子是__________节里特有的食物,母亲包的粽子有很多,而给乞丐的叫__________粽。

  • 5、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biān   kēng yǎ   dǐng

    快马加(   )  一声不(   )  优(   )自在 革故(   )新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外阅读。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水中,

    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①[残阳]将要落山的太阳。②[铺]太阳的斜射。③[半]一半江水。④[瑟瑟]碧绿色。⑤[怜]爱。⑥[真珠]即珍珠。

    通过阅读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想一想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并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浪淘沙(其一)》,并完成后面的问题。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想象前面两句描写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风簸”中“簸”的意思是“颠簸”。____

    ②“九曲黄河”中“曲”读“qǔ”。____

    ③这首诗表现了对牛郎和织女的美好祝愿。____

    ④这首诗表现出作者逆流而上,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站牌示意图,首班车发车的时间是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

    ①小明家在水南社区,他从道县一中东门上车,坐这路车,只需6个站就可以到家了。(______

    ②乘客坐这路车时,票价需要两元钱。(______

  • 10、相关链接

    贝多芬的小故事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克。当时17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拿了一段音乐让贝多芬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氛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轻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贝多芬演奏刚完毕,莫扎特便大声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轻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找出文中两个描写“绿”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3】“无边的绿毯”“白色的大花”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画出表现作者感受的句子。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ー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居高临下________

    (2)粉身碎骨________

    【2】用“ ”画出选段中的比喻句。

    【3】从“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砸”这几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下图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

    【1】我能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它们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笔走龙蛇            B.妙笔生花          C.点睛之笔            D.行云流水

    【2】这首诗中,我最喜欢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着这幅作品,我感慨万千,我要把想到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江保卫战(节选)

    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门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1】“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这个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战士们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战士们__________的精神。

    【3】“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九江人民,你想对子弟兵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如果,你是湖水,我乐意是堤岸环绕。(仿写句子)

    如果,你是___________,我乐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比喻句补充完整)

    (3)报告厅内很安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国像天空,我们就像天空里的小鸟;祖国像_____________,我们就像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 17、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这一提示改写句子。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答

    1)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巨的任

    修改病句:  

    2)我战胜了他却战胜你

    根据意思加点:

    最后了大家:  

    我和了:  

    3)厚厚的松脂在太光里闪闪出金的光彩。

    句:

    4受到损伤时就急地跳

    改成比句:

    5)表演吸引着观众

    句:

     

  • 19、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用加点的词写句子)

    描写雪后的景色:________

  • 20、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乐园

    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写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吧!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